後李春秋車馬坑

後李春秋車馬坑

“後李春秋車馬坑”是春秋時期楚國的車馬坑。1989年該坑於淄博市臨淄區後李村被發掘,堪稱為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現,乃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車馬坑。這座車馬坑整體風格粗獷,十分壯觀。坑內可見完整的馬骨骼,這些馬四肢彎曲,頭朝西,呈明顯擺放姿態,且其前胸發現了一柄箭,推斷這些馬是在墓主人葬禮之後殺死殉葬的。

後李春秋車馬坑山東後李春秋車馬坑和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

概述

時代:春秋戰國
發掘地點:山東省淄博臨淄齊陵後李
發掘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後李春秋車馬坑位於淄博市臨淄區後李村。其中,1號車馬坑南北長31米,東西寬3.6-4米,深1.2-1.7米。坑內出土10輛車,32匹馬。車馬配套,擺放整齊,馬在車前,馬首向西。車輛木頭已朽,但痕跡清晰,馬骨架保存完好。其中6輛車前每車4匹馬,另4輛車前每車2匹馬。車分戰車、輜重車兩類,戰車車輿、車輪較小,4號戰車前有銅戈、矛出土。車輛有銅構件,馬身、馬頭有銅、角、骨、貝質飾件,馬飾精美,各具特色。2號車馬坑南北長7.6米,東西寬3米,深2.1米。殉馬6匹,葬式與1號坑不同,車、馬上下分葬,馬上、車下。根據出土器物及地層推斷,當為春秋中期或略早,國王或貴族之殉葬坑。
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位於淄博市臨淄區齊陵鎮齊王陵附近,發現於齊國王陵區,擁有封土堆的“甲”字形大墓。雖多次被盜,仍出土相當數量的仿銅陶禮器和銅、石樂器。出土銅器、陶器百餘件。陶禮器組合完好,七鼎六簋配置。銅、石樂器成編相配,編鐘58件,有甬鍾鈕鍾三類五種組合,石編磬每8件一組,共三組,24件。兵器有、鏃等,並有一件有銘銅戈。墓室內發現20餘輛獨轅馬車,更是發掘的重大收穫,根據車輿結構與用途,大致分為三類:兵車(輕車)、安車、役車(棧車)。特別是在挖掘時用石膏灌注出的許多原型標本,為研究古代獨轅車的構造和戰國車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墓室北側並發現一座大型殉馬坑,殉馬數量多達69匹,是已發掘的齊國大墓中保存隨葬品最多的墓葬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