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

中山[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

中山國(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曾長期與晉國等中原國家交戰,一度被視為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來,晉國魏文侯派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歷史沿革

誕生

中山國 錯金銀銅雙翼神獸 中山國 錯金銀銅雙翼神獸

中山國是嵌在燕趙之內(位於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一個由鮮虞人建立的國家,因城中 有山得國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同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魏滅中山和趙滅中山的階段。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鮮虞部落,為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

中山國 山字形青銅器 中山國 山字形青銅器

鮮虞之得名出自鮮虞水,鮮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於滹沱河的清水河,這一帶是鮮虞最早的發祥地。鮮虞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國語》一書中。該書記載,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鄭桓公問話時談到,成周雒陽四周有16個姬姓封國,6個異姓諸侯國,還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或部落集團,其中就有鮮虞。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石家莊市、靈壽、平山、晉州一帶的山區,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縣上三汲鄉附近)。出土的器物中有遊牧文化特點的雙耳銅釜、扁方壺、獸首青銅短劍和金腕飾、嵌松石金質虎形牌飾,充分反映了北方遊牧文化與華夏諸國文化交流與影響。

邢侯搏戎

春秋時期的鮮虞部落聯盟,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逐漸開始擴張勢力。最初實力薄弱,受到邢國的抗擊。史籍中多次記載邢國打敗戎狄的記載,有效地捍衛了西周的疆域和中原諸國。春秋初期,邢國衰弱,公元前652年春,鮮虞出擊邢國,次年又征伐衛國,邢君出逃,衛君被殺。齊桓公聯合宋、曹、邢、衛諸國的兵力挫敗鮮虞,才將邢、衛兩國從滅亡中挽救回來。

晉伐鮮虞

春秋中後期,鮮虞的主要敵人是晉國,晉國採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鮮虞屬國,最後消滅鮮虞的戰略。公元前530年,晉將荀吳借道鮮虞進入鼓都昔陽(今河北省晉縣西),但並未滅掉鼓。當年8月,晉滅肥(在今河北省藁城縣一帶),俘國君綿皋,肥國舊地歸屬晉國。第二年冬,晉昭公得知鮮虞邊境空虛,即以荀吳統率大軍進,破鮮虞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峭嶺)。公元前527年秋,荀吳率軍攻鼓,俘國君鳶鞮,使鼓成為晉的屬國。六年後,鼓被徹底毀滅。

公元前507年秋,鮮虞出兵晉國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勇士觀虎,報了晉滅肥、鼓,占領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粟山)建國。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於史書。《左傳》記載:公元前506年春天,晉國拒絕蔡侯伐楚的要求,準備專心對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晉國兩次進攻鮮虞中山,報“獲觀虎”之仇。此後對鮮虞中山國,史書中兼稱“鮮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晉國發生內訌後,中山從晉國的重壓下獲得喘息,開始介入列國紛爭。

公元前494年,中山與齊、魯、衛共同伐晉,取得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將之列入中山國版圖。前491年,晉大夫荀寅因晉內亂逃奔鮮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敵,但此時中山為了削弱晉國,將荀寅接納到新占領的晉國屬地柏人(今河北隆堯縣西)。為報復中山國,公元前489年春,晉大夫趙鞅“帥師伐鮮虞”,大破中山,這次進攻對鮮虞中山國的打擊極為沉重,以至此後20餘年間史籍對中山國沒有隻字記載。

其後,晉國又把矛頭指向中山國的最後一個屬國讎由,晉國的智伯(名荀瑤)詭計多端,唯恐仇由國路險難行,遂新鑄大鐘一口,詭稱送給仇由國君,使仇由國“斬岸堙溪”以迎鍾。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瑤的詭計,多次勸說國君,但仇由國君得鍾心切,不聽勸阻,七天之後仇由被滅。

外圍掃清後,晉國開始進攻中山國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間,“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在今河北易縣境內)。前457年,晉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領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縣境內),“一日下兩城”,中山國受到致命的打擊。

魏滅中山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名存實亡。前403年,趙、韓、魏被封為諸侯,形成秦、齊、楚、燕、趙、韓、魏戰國七雄爭霸的局面。中山國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開始了復興。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他的部落離開山區,向東部平原遷徙,在顧(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華夏諸國的禮制,建立起中山國的政治軍事制度,對國家進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無知,不恤國政,因此遭到晉國的進攻。魏文侯派遣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魏文侯派太子擊為中山君,三年後又改派少子摯,後來擊被立為魏國國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國的殘餘退入太行山中。

趙滅中山

中山被滅後,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前後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復興後的中山國位於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趙國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兩次進攻中山國,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沒有成功。此後,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順平、唐縣等地發現了土石混築的戰國中山長城,長城高處約有3米,寬0.5-2.5米,做法是兩側挖地基,砌石塊做邊牆,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據專家推測,中山長城可能在中山國西北邊界,沿今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於邢台西北。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國,將王尚遷徙到膚施,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經過350餘年時間,宣告滅亡。

疆域

春秋時的鮮虞國,大致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 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

中山國是千乘之國,而中山國又有九千乘之國的記錄

其實這個千乘是指馬車。春秋時的鮮虞 國,大致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 ),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也就是5個百里,20個小都,每個25馬車,就是1000馬車,1萬半職業軍人,10萬民兵,總面積與《戰國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說吻合。

戰國中期,中山桓公復國後,領土進一步擴張。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鴟之塞約200公里,東西從井陘到扶柳約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上所標的長度比例推算,中山國疆土合戰國時中山國長度單位為南北距離606中山國里,東西距離454中山國里。

而鼎盛時期的九千乘是馬車加後勤牛車,根據藍永蔚的《春秋時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馬車,就是2250馬車,125馬車為一軍,就是18個軍,2萬2千5百半職業軍人,22萬5千民兵,也就是西周90個都,但是戰國開始國野不分,所以是45個小都,4個小都1個百里,也就是11個百里,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只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盂縣、井陘、平山、阜平、曲陽、行唐、靈壽、鹿泉、石家莊、正定、新樂、定州、無極、深澤、安平、欒城、藁城、晉州、辛集、寧晉、趙縣、柏鄉、臨城、高邑、元氏、贊皇、唐縣、望都、保定、滿城、順平、清苑、博野、安國、蠡縣),之所以縣多了有35個,是因為比如臨城耕地面積32萬畝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個西周男爵國350平方公里。

經濟

中山國文物:錯銀雙翼神獸 中山國文物:錯銀雙翼神獸

史稱“中山地薄人眾。”中山國受地理環境和鮮虞人傳統生活習俗的影響,牧業與農業生產並存發展。北部以牧業為主。南部以農耕為主。 中山國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其工匠製造的銅、玉、陶、金、銀、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藝術品,在數量、造型、工藝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對中山國手工匠人的工藝技巧和絢麗多姿的工藝品的讚嘆。

中山國也鑄造自己的錢幣。早期主要使用晉國的貨幣空首尖足布和燕國的貨幣尖首刀,後來,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成白”刀幣。在國都中,還有專門仿鑄燕、趙貨幣的作坊。

在軍力方面,大約有千輛戰車和幾萬兵力。早期1000馬車,1萬半職業軍人,10萬民兵,鼎盛期2250馬車,2萬2千5百半職業軍人,22萬5千民兵。

文化

中山國建立後,鮮虞部落在思想、文化、藝術上與漢文化逐漸融合,它的音樂舞蹈藝術既有遊牧民族剽悍雄健的傳統,又吸收了華夏藝術柔和婉麗的風格,陽剛與陰柔同存並濟,形成了中山藝術的獨有特色。 思想方面,“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接受了儒家文化,中山國君尊賢重士,在重大政治活動中發揮士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平山出土的銅器銘文中,大談天命、忠、孝、仁、義、禮、信等,具有濃厚的儒家思想色彩。

語言文字方面,中山國也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響,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長篇銘文,篆書文字全部為漢字,字型工整規矩。

遺址

中山國遺址 中山國遺址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後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群(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 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出土文物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據了解,中山王 “錯”的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記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長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槨室、東庫、西庫和東北庫。主室的後半周有陪葬墓六座,於前面和旁側有車馬坑二座、雜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雖被多次盜掘和破壞,但仍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包括銅器、鐵器、金銀器、陶器、玉石器、瑪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王陵及都城

墓葬所在地————平山縣三汲鄉

中山王三器 中山王三器

上世紀70年代,中山國的王陵被發掘後,絢爛的中山國終於呈現在考古學家面前了。雄偉的城牆,夯土厚達50多米,突顯出中山國的輝煌繁盛。宏大的“山”字形大墓、豪華的車馬坑、新奇的葬船坑、華美的青銅器……出土的器物之繁多之華美之奇崛,令世人震驚不已。雖然在當時7個“萬乘之國”各建霸業的局面中,中山這個夾在燕趙之間、東西只有500多里的國家,只是一個“千乘之國”的小國,然而它卻在其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堪稱“中華輝煌”的燦爛文化。比如構思拙樸、結體宏大的山字形禮器,顯示出中山文化的粗獷線條。奇想巧變、設幻詭異的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虎噬鹿屏風座”、“雙翼神獸”、“犀牛器座”等閃爍著鑄造工藝的炫目華美。最令人驚喜的是“中山王三器”——大銅鼎、方壺、圓壺,上面刻滿了長篇銘文,讓今人看到了嚴整規矩、悠長秀麗、刀法洗鍊的戰國文字,其中鐵足大銅鼎上刻銘469字,是國內已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

中山國都城所在地————靈壽縣故城村

鮮虞國:《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5年北京》春秋時國名,戰國時為中山國,國都故城,址在今河北省新樂縣西南新市故城。(辭源1911頁)。
又辭源1822頁靈壽註解:靈壽縣名,屬河北省。本戰國中山國也。漢置縣屬恆山郡,明清置直 棣正定府。
再看石家莊地圖(2007年5月出版河北省製圖院編制):河北省旅遊圖、石家莊地圖、石家莊地勢圖。地圖上都標著,中山古城遺址在靈壽境內故城。

興亡警示

戰國時期,中山國在二百多年的崢嶸歲月之中,為燕趙的歷史抒寫了絢麗的篇章。中山國生於患難之中,被大國所欺而變強,為強國占領又復生,其不屈不撓、頑強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見。在強國包圍之中發展經濟、壯大自己,幾乎躋身強國之列,其經濟和文化之輝煌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在秦統一中國之前的70多年,就被趙國所滅,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中山國滅亡的深層原因,並不僅僅在於其小。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小國是可以利用強國之間的矛盾,爭取時機,謀得生存,並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中山國一開始也正是這樣落而後起、死而復生的。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前後,中山成為趙的傀儡政權。然而中山人並沒有屈服,於公元前414年乘趙地內亂,在顧(今定州市)重建獨立政權。但為時不久,經過改革而強大的魏在先後擊敗齊楚並占領秦西河之地後,派樂羊、吳起於公元前406年滅掉中山。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國之辱,於公元前381年在齊國的支持下重新復國,遷都靈壽(今平山縣三汲)。這次領導復國的桓公很有作為,幾次打敗趙國的進攻,疆土擴展至五百里,並修築長城抵禦外侵。從桓公開始,中山兩代君主“身勤社稷”、“憂勞邦家”,自強自立,富國強兵。當時,列國以戰車數量衡量國力,中山國被稱為僅次於戰國七強的“千乘之國”。這些史實足以證明,中山人具有強大的族凝聚力。如果以桓公時期的勢頭髮展下去,中山國是足以以弱勝強、弱而後強的。列國之天時並非先滅中山。

中山國所占的地利,雖不比秦國“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晉之咽喉,憑滹沱河(史稱“小黃河”)之天塹,戰守遷之便利優於趙國之邯鄲而不亞於燕國之幽薊。而且,石家莊和保定一帶兼有太行山川和華北平原之利,發展農牧業生產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在石家莊地區及其以南一帶,自殷商以來就是華夏族經營農業的地方,當時已經有了相當的在平原淺山發展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對此,中山人來到之後便兼收並包,並且注意學習、吸收中原地區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更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國統治者已經認識到“賦斂平則庶民附”,注意減輕農民負擔而調動其積極性。同時,中山國還注重發展交通,陸路大道可以南接邯鄲,北通燕涿,東到齊國國都,西北可到代國。境內河流眾多,水運可通齊國。商貿發達,糧食貿易規模可觀。《史記》稱中山人“仰機利而食”,商業活動已相當普遍。交通和商貿帶來活力,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此外,制陶業、木製業、絲麻業等均為中山國的重要經濟部門,手工業以“多美物”著稱,釀酒業已有相當發展。銅器冶鑄和鐵器冶鑄工藝進步,技術水平很高。中山王墓出土的長方形鑄鐵大盆,重達126.4公斤,其鑄件之大、用鐵之多在國內發現的戰國鐵器中絕無僅有。在石家莊市區內市莊戰國文化遺址(今省文化廳院內)出土的一批鐵制工具,其中有的斧子是用高溫液體還原法煉出的鐵水澆鑄的,有兩件鐵斧還經過淬火柔化處理。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較早使用退火柔化技術製造的鐵質工具。更令世人驚嘆的是精美絕倫的絲麻織品。在兩座中山王墓出土的紡織品中,其紡織、刺繡工藝之精美,品種之豐富,在中國先秦遺址考古發掘史上首屈一指。刻立於公元前四世紀的中山守丘石碣,是中國碑碣文化的開山鼻祖;在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錯金銅版“兆域圖”,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築平面設計圖,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築圖。中山王墓出土的大批精美錯金銀青銅器及器物上鏤刻工整的長篇銘文,反映了中山文化的華麗風韻。

一個區區小國,承受燕趙等四面包圍的強大政治軍事壓力,邊境戰爭不斷,負擔巨大的軍費開支,在短短几十年之中,經濟社會得到如此發展,技術獲得如此進步,令人難以想像。這足以說明,即使是小國,只要堅韌自立,勵精圖治,是能夠富國強兵、由弱變強的。

正如列國主要由於自身原因而被秦國所滅一樣,中山國被趙國所滅的主要原因也在於其自身,在於中山國統治者治國、治軍、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誤,在於思想衰退和政治腐敗。這裡,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這個本來生於憂患的小國,面臨敵國虎視眈眈、隨時入侵的危機,卻丟掉了憂患意識。桓公復國之後主政近四十年,其繼承者成王后期,不是韜光養晦,吸取教訓,卻忘乎所以,自我膨脹。公元前323年,魏、趙、韓、燕為了對抗秦、齊、楚三個大國,互相稱王,同時為了離間中山國與齊國的關係,鼓動中山稱王。中山成王頭腦發昏,不顧齊國反對,非要稱王不可。結果,圖虛名而招實禍,失去了齊國這個比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到了中山王,簡直驕橫起來。公元前314年,忘記趙國在後,竟然趁齊國出兵干預燕國內亂之機,大舉進攻燕國。中山在這場戰爭中,“辟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甚至占領了燕下都。這樣一來,中山國更是得意忘形。其實際“戰果”,首先把燕國推向對立面,死敵增加了一個大國。而且,這種有利的形勢並沒能維持多久,由於各大國出面干涉,施加壓力,齊軍很快撤出燕國。中山以傾國之力奪取的大片土地又為燕國收回。

中山國不能居安思危,當然無改革進取之心。當時,秦、趙、魏等國推行變法,改革弊政。趙武靈王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學習北方少數民族之長處,實行胡服騎射;為了對付秦國,曾裝扮成使者,冒著風險去秦國探聽虛實。而中山國在這樣的嚴峻形勢面前,不是臥薪嘗膽,卻醉心於孔墨學說。儒家和墨家思想是為拯救當時戰亂頻仍、生靈塗炭的社會苦難所開的藥方。由於它不適應諸侯間所進行的兼併戰爭的需要,所以在列國中沒有市場。而中山國卻奉為治國之術。真正的法家治國之才不能引進,本國的智慧型之士被排擠出去,重用的“士”也多是平庸之輩,以致造成國內人才匱乏。列國都在獎勵耕戰,中山國卻推行“貴儒學賤壯士”政策,致使“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于田”,很快出現“兵弱於敵,國貧於內”的局面。這種狀況,能不加快亡國的步伐嗎?

中山王不思進取,還表現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虛幻體面和奢侈享樂的生活。諸如,不顧國家的安危,恣意行歡作樂,大修宮殿,大造陵墓。從對中山墓葬的發掘情況看,都設有墓道、積石、積炭,多層棺槨,內葬珍寶,外葬車馬,並仿效趙、魏、燕大國的陵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君王貪圖享受,必然親近重用阿諛奉承之輩,造成政治腐敗。中山王最寵信的是相邦司馬喜,在陪葬之物上還刻有他的功績。而司馬喜擅政弄權,善搞陰謀詭計。季辛得罪了他,他令人暗殺季辛的仇人爰騫,卻栽贓於季辛。中山王誅殺季辛,為他排除了異己。陰姬與江姬爭奪王后之位。陰姬便重賄司馬喜,求其幫忙。司馬喜親自跑到趙國,極力誇讚陰姬的美麗,誘勸趙王向中山索要陰姬;再跑回中山,又勸中山王趕快立陰姬為後,以絕趙王之望。中山王遂立陰姬。《韓非子》說,司馬喜“善於趙,嘗以中山之謀微告趙王”。如果真是這樣,司馬喜還是一個大內奸。內奸為相,豈不亡國!

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國民間也颳起嚴重的腐朽之風。《史記》說中山國“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為倡優。女子則鼓鳴瑟,跕屣,游媚富貴,入後宮,遍諸侯。”其中,“跕屣”是一種足尖著地的舞步。能歌善舞,喜好聚會娛樂,不能說是不好的民風。但是與農夫“惰于田”、“戰士怠於行陣”聯繫起來,可見好逸惡勞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王公大臣之家,無不行樂,民間好事之徒動輒殺人越貨,挖墳盜墓,誰還思治國之事?當時的有識之士,從中山國的腐朽民風看到其政治腐敗,斷言中山即將亡國。

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見條件成熟,便發動了吞兼中山的戰役。腐敗無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嚇破了膽,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殘喘。兩年後,趙軍再次進逼。前296年,中山國都靈壽陷落。當然,國家有難,必有忠臣。在抵抗趙軍過程中,中山人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沖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呂氏春秋》),抵抗是十分頑強的。然而,大勢去矣,中山國軍民的鮮血再不能使中山國死而復生。趙國吞併中山之初,曾扶持了傀儡中山王勝,公元前295年又把他廢掉並遷到膚施(今陝西省榆林之南),中山國最後滅亡。

中山國在歷史上逝去已經兩千多年了。但其興衰一直在昭示後人:一個國家不論大小,統治者勤政憂民,奮發向上,國家就興旺發達;昏暗弄權,奢靡淫樂,國家就衰落敗亡。這也可以說是一條規律,值得後人深思。

歷史記載

史籍記載

在戰國七雄秦、楚、齊、燕、韓、趙、魏之後,還有一個第八雄,即中山國。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戰國中山國這朵奇葩一直閃爍著神秘的光彩,史冊上關於它的記載很多,首次出現在公元前506年,直至公元前295年趙國滅中山國的二百多年間,都依稀可見。比如《史記》、《左傳》、《竹書紀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關於中山國的記載。西漢末年劉向的《戰國策》“待遇”最高,不但專門設有《中山策》,還把中山國和戰國七雄同等對待。不過,所有這些記載都比較零亂,不但零零星星的,加起來總共也就一萬多字,還缺乏準確的和正面的描述,以至於使中山國披上了模糊的外衣。到了當代,文化大師郭沫若也一直苦苦尋覓中山國的蹤跡,直到他去世之前,還在深深惦念這個歷史上的“藝術王國”。

文字記載

《故國中山》落實在文字上也是十分成功的。格局大,觀古照今;氣象大,縱橫歷史;境界大,國家利益;完全不似小女子筆墨,具有立馬橫刀、鼓角悲鳴的激越之氣。這就要說到近年來勢衰的“歷史文化大散文”:自從余秋雨先生《文明的碎片》大受讀者追捧以後,也跟著出現了一批“大歷史隨筆”寫家,寫得好的自然有,但後來泛濫以後,就逐漸被讀者冷眼,原因是有的文章完全沒有生命的激情,只是資料的堆砌;更惡劣的是拿來別人的研究資料,用幾個形容詞一“文學”,就成了“歷史文化大散文”了。其實好的散文隨筆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一生命的激情,二詩意的審美,三哲學的光芒,而凌駕於其上的綱領是思想的力量,也即獨特的見解,被張中行先生強調為“思想最重要”。這些優點,在《故國中山》中一一都見到了,所以它才被譽為一本奇書。

古中山國都城遺址 王墓在靈壽、平山清朝縣誌有記載

近年來從報刊上看到由於古中山國都城遺址究竟是在靈壽故城村還是在平山三汲鄉一帶,目前學界與民間都存在很大爭議。2010年10月間燕趙晚報刊登“古城村頭尋古蹟 夢縈中山傳薪火”省會40餘名博友前來我縣故城村,探究古中山國遺址。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又召開了中山國歷史文化研討會。博友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古中山國歷史縮影……。資深報人洛釗說:“古中山國都城和王陵兩個慨念需要搞清,現在基本可以肯定,王陵在平山三汲村一帶,都城在靈壽故城村”。同時他還提出保護挖掘古中山國文化的希望和建議等。博友們尊重科學、尊重歷史,注重考古證據,求真務實的精神,使我們土生土長的靈壽公民深受感動,激發起我們尋找國家級古中山國都城遺址的決心,更是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於是,在近幾年收集到有關資料,特別是清朝年間靈壽、平山縣誌,進行認真查閱之後,得知有關古中山國都城遺址和王陵縣誌上都有記載和註解。今將摘錄如下:

一. 靈壽舊縣誌 古中山國都城遺址記載

(一) 重修縣署碑銘記:“溯自中山建國,逮及前明代產偉人載在至乘……。”

註解:中山國,古國名,春秋時建立,又稱鮮虞,至戰國時期仍存在,曾以靈壽為國都。

(二)沿革:“靈壽 禹貢冀州之城,春秋時屬鮮虞國,威烈王時建中山國,屬中山。魏樂羊伐中山,取之。文侯封樂羊於靈壽。中山復國。桓公徙都靈壽,其後不恤政,為趙武靈王所滅。”

(三)古蹟:“趙王城在縣西十五里。頹垣尚存,周十里。唐章懷太子注後漢書,邳彤傳云:靈壽故城在今恆洲,靈壽縣西北即此城也。土人每於雨得銅刀、銅鏃、古錢等物。趙王台在故城內,周百餘步,高五、六丈。世傳為趙武靈王所築,上有武靈王廟。養魚池在故城內,趙王台東里許。八角井在趙王台下,今湮。相傳池、井俱武靈王遺蹟。”

(四) 戰國名臣:“樂毅者,其先祖曰樂羊。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文侯封樂羊於靈壽。樂羊死,葬於靈壽。其後,子孫因家焉。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復滅中山。”

(五) 靈壽新縣誌也有古中山國都城遺址記載:“故城古城遺址,位在縣城西北7.5公里處,傾井鄉故城村(村在古城內)包括古城牆、趙王台、八角井、養魚池、三教殿等。城牆土築,南北長1400米,東西寬1300米,高3至7米,厚約40米。該城世傳為趙武靈王所築,故名“趙王城”。舊志還載,自漢初置靈壽至晉,治所在此城,今村名“故城”即緣於此。史籍多稱中山桓公復國,徙都靈壽。爾後史家多以靈壽故城曾是中山國都邑。而今考古學家根據平山三汲鄉出土文物資料考證,提出作為中山國都邑的靈壽城在今平山縣三汲鄉,目前定論尚未形成。

二 .平山舊縣誌古中山國王墓記載

(一)藝文志:《徙建平山縣學記》,今摘錄其中一段:“平山正定屬邑,邑宰,韓公實丞相魏國公獻公諸孫也。丞昔之日,夙夜究心,求其所以建學之材與力,講請於公,公或不足以給,取於民,民將病焉。乃廢縣北之林山道宮盡得其才,糾集工徒徙建縣之隅……。”

註解:林山,本縣三級鄉境內分東林山,西林山,東林山西山腳有道宮,西林山南面有中山國王墓。(見597頁)

(二)沿革:“平山為禹貢冀州地。後分九州為十二州,而平山則屬并州。春秋時為晉蒲邑,因蒲水出中山蒲陰古名。戰國為番吾郡,地屬趙……”。

(三)冢墓:

1.唐天壽太子墓,在林山下,土坑尚在。

2.潘河二丞相墓,在天壽太子墓右,碑記尚在,有“蕭蕭雙冢林山下,徒使英雄淚滿襟”之句。

(四)賊寇盜墓紀事:

“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冬,礦賊樂師庫寇河北,百戶伸死之,縣北林山下有古冢,土人耕種有得金銀、古銅者。礦賊樂師庫率賊千餘人,持刀鳴金伐冢,逼民響,不與者殺之,掘數丈,堅不可入。百戶屈伸奉檄糾往捕,戰不勝,死之。知縣李從今督眾奮擊,賊乃遁去。”

(五) 林山寨:“在縣北二十里,滹沱河北岸。”

(六) 支鍋石和雌雄柏

1.支鍋石:在縣西六十里。文都河中有巨石如鍋形,下支三小石,河水從石下流去。

2.雌雄柏:在縣北林山寺內。二株東西對立皆大數圍,蒼蔚可觀。

以上所摘錄支鍋石、雌雄柏似於古中山國毫無關聯,其實有很大關係,此可見平山縣誌寫的慎至又慎,一塊奇石、一顆奇樹都寫在縣誌,那么為何不提平山三汲鄉古中山國都城靈壽城,平山靈壽縣誌都未記載,這是為何?

墓葬所在地平山三汲鄉

1974年冬,平山縣三汲鄉農民開始大規模平整農田,不斷到附近一些被懷疑是古墓的大土丘上取土,被農民刨開的封土下,到處埋著戰國時期宮殿建築用的大瓦。面對這一情況,河北省文化局很快批准了古墓發掘計畫。

當地農民向考古隊長陳應祺講起一件往事:30多年前,村裡有個叫劉西梅的老人曾挖出一塊刻有文字的石頭。考古人員隨後在劉西梅家看到這塊石頭,雖然當時不能解讀這些戰國時代的文字,但他們意識到,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個神秘王國與今人不期而遇了。

公元前5世紀,周王朝統治日漸衰落,中國進入戰國時代。一個在北方大山深處逐步壯大起來的古老部落———鮮虞,建立起中山國。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子民向東越過太行山,定都在諸侯國勢力薄弱地帶。這個弱小的國家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強敵的不斷侵擾,終於在公元前407年被魏國所滅。逃避於大山之中的中山國桓公勵精圖治,經過20多年抗爭,再度出山復興了自己的國家。此後,中山國逐漸國富兵強,開疆拓土。然而公元前296年,國力日衰的中山國抵擋不住強敵進攻而陷落,一代強國至此滅亡。

對於這個幾經起落的國度,人們只能從史書零星的記載里,粗略判斷出它的發展脈絡和地理方位,但從未有任何考古發現能夠證實這些記載。

陳應祺把石頭上古老神秘的文字描摹下來,寄給了古文字專家李學勤。經過研究,李學勤肯定了這塊石頭屬於戰國時代的遺物,並對文字進行了翻譯。“監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舊將曼敢謁後俶賢者”,這些古文字是戰國時代叫“公乘得”和叫“舊將曼”的人留給後人的,意思是:告訴後來的君子們,我們兩個給國王看守園囿、給他捕魚,又給他看守陵墓。

2000多年前兩個守墓人留下的這段話,證明了這裡是戰國時代一個王家園陵的所在地。

君主世系

稱號姓名在位年數在位年份
中山文公 姬?約36前450年-前415年
中山武公 姬窟 約8 前414年-前406年
中山桓公 姬恆 約39 前406年
前378年-前340年
中山成公 姬? 約20 前340年-前321年
中山釁王 姬厝 約15 前321年-前307年
中山姿王 姬姿 約9 前307年-前299年
中山王尚 姬尚 約3 前298年-前296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