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鍾

甬鍾

甬鍾,周代青銅樂器,屬打擊樂器類,合瓦形結構,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區別於舞部上立有懸鈕的鈕鍾而得名。

簡介

甬鍾甬鍾
甬鍾,西周時期的青銅樂器,屬打擊樂器類,合瓦形結構,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區別於舞部上立有懸鈕的鈕鍾而得名

詳細介紹

甬鍾主要分成以下幾部分,舞部,篆部,鉦部,鼓部,枚,銑.分別指甬鍾最上端的平面,甬鍾立面中部狹長條狀區域,鉦部兩側,篆部下方,和鐘面上的乳釘狀突起.西周甬鍾五音缺商,表現出周人對殷商的否定態度,甬鍾按大小,從音樂性能上考慮,大鐘發出的聲音震盪時間長,因此不專設敲擊點,而小鍾則往往在鼓部設定敲擊點,因此甬鍾往往有音高準確的正鼓音和側鼓音.其前身是商鐃.甬鍾我國已經發現多套,西周甬鍾知名的有柞鍾,晉侯蘇鍾,虢季鍾,虢仲鍾,尤其是晉侯蘇鍾,有銘文,證明此鐘的確是代代相傳,其鑄造年代從西周早期一直延續到西周晚期.甬鍾這一器形在西周滅亡以後並未隨之消失,在春秋戰國時期繼續沿用發展,後來著名的秦公鍾,曾侯乙鍾裡面還有還有甬鍾。

春秋時甬鍾

(圖)甬鍾

春秋。甬鍾23件,勾2件,共25件。甬鍾鐘體較長,作合瓦形,正面飾較粗花紋,反面僅有枚。現藏於武穴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