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宅漁燈賽會

後宅漁燈賽會

後宅漁燈賽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及民間宗教活動。南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宅漁燈賽會始於清代,據“重建武廟碑記”的記載:我隆澳前江武廟相傳創自清雍正年間,……廣被十三鄉之子姓焉爾。

起源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立碑議定兩鄉神遊”碑記也記載了:“竊為該處地方系正月十六日兩鄉神遊必經之處。前有不肖子弟,屢因迓神相遇之時,籍此生端滋事。是以兩鄉衿耆齊到前江廟,帝君座前,焚香拈鬮,……”,由此可知在清初南澳已經有了游神活動。它起源於海島每年元宵祭祀廟會,體現漁民對過去一年豐收的喜悅,祈望來年海上生產“出入平安”、“海利第一”,生活更好的心裡追求。

在清時,由於生活限制,只有一些小型簡單的紙燈,巡遊隊伍兩邊舉著火把。解放後,由於各種原因,漁燈賽會一度被迫停止,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逐漸恢復了漁燈賽會。每年農曆正月初八開始,由前江武廟會長為首組織後宅等十三鄉各廟理事會會長,組成了元宵漁燈賽會理事會,籌備各項事宜。各鄉漁燈模型製作組在民間藝人的帶動和指導下,設計製作各種花燈、漁燈、彩船、海產品造型、標旗……,各種海產品造型漁燈用竹片、藤或木條做骨架,外裹白絨布,彩繪各種顏色,繪出眼、須、鱗等,製作成單人撐著和多人抬著的模型進行巡遊。

1990年山頂鄉吳振平(已故)、黃應坤(已故)製作了龍蝦、魷魚、石斑魚三件大型電動元宵漁燈,主體長220厘米,寬約80厘米。龍蝦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身軀為扁圓狀,用硬、軟五節布框銜接而成,須、腳屈伸自如;石斑魚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身與尾用硬、軟布框銜接而成,巡遊時擺動著魚尾,如魚遊動。而魷魚不僅觸角擺動自如,而且身體發出了螢光。它們惟妙惟肖地體現生長在南澳海域三大特色海產品的海洋生物形態與習性,又表現了海島漁民聰明、豁達的品性。當年由縣文化局選送參加汕頭市元宵漁燈展覽,獲得第二名。

現狀

每年正月十二日開始,各自然村就開始陸續舉行巡遊活動。直至十八日下午,十三鄉巡遊隊伍在前江武廟前集結,在漁燈賽會理事會統領下,各鄉漁燈隊在鼓樂隊、標旗隊、人物造型扮塗景隊等簇擁下,按順序在縣城大街小巷穿梭巡遊,至廣場或開闊地帶,便進行各類漁燈造型的表演。街巷兩側觀看的遊客、民眾,人頭涌動,指點評議;鋪頭商賈,鞭炮齊鳴,整個縣城一片祥和吉慶,把“年”的濃烈氣氛推向高潮。

後宅漁燈賽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熟悉製作漁燈的民間老藝人大都去世,瀕於失傳。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活動中,南澳縣文化部門對後宅漁燈賽會進行普查調研,舉辦研討會,對其進行整理,制訂保護措施,取其精華集中展示。繼承創新,更臻完美,成為融漁燈、造型扮景、舞蹈、音樂於一身,觀賞性強,場面壯觀,影響力大的大型民間巡遊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