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聞影像指的是以影像作為表達形態的新聞報導,如以攝影影像、電影影像(早期的新聞電影)、電視影像、網路視頻影像、手機影像、DV影像等進行新聞信息的傳達。其中,又以電視新聞影像最為常見,屬於傳統的以影像傳達新聞的一種形態(通過網路視頻獲得新聞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生活方式,但迄今網路視頻中的新聞影像仍然主要來自電視新聞影像和個人發布的新聞影像)。正是基於影像自身展現時空並存的逼真性、以平面表現立體的空間邏輯性、對對象分解與重組的“可剝離性”等表征特性,以及以電視為代表的電子媒介建立在時空存在形態和聲畫表達形象之上的傳真性、擬全息的傳播內容與雜交整合的媒介形式構成的包容性、在傳受的共時態和對社會的滲透力基礎上的大眾化覆蓋性、提供目擊快感與置身現場體驗的現場性等傳播特性,才使得當今的新聞傳播如此迅速、形象、逼真,富於現場感與震撼力。
我國的發展現狀
攝影術誕生於1839年8月19日,成為19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它的威力得以顯現是在20世紀即電子影像和數字影像的先後出現,而且直到今天,它的威力還遠未充分發揮出來。今天,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利用攝影手段,從科技到文化,從政治、軍事、經濟、藝術到人類日常生活,攝影的作用無處不在。
大眾傳播無疑是最早藉助攝影技術來為信息傳播服務的領域之一。20世紀初,中國國內報刊上開始出現攝影圖片。但在數位技術還未套用到新聞攝影事業上的時代,攝影記者的工作狀態,圖像的編輯,圖像新聞的播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傳統的攝影技術,其整體特點是工作成本較高,前期圖片拍攝成功率低,發稿速度較慢,圖片後期處理難度較大等。所以90年代初期,我國傳媒採用組照或圖片故事還僅局限於畫報類的小雜誌,報紙刊登的新聞組照也僅局限於開闢個欄,登個3、4張照片。而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初期,數位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使得影像的產生方式,傳播特點,影像的品質特徵都迥異於傳統攝影的各種特點,同時數碼攝影在新聞攝影中的套用更為新聞攝影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再加上網際網路的全球性的傳輸,為信息的傳播,圖片的展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大大地提高了新聞攝影報導的時效性。在我國報界,“圖文並重,兩翼齊飛”的辦報指導方針已經深入人心,“幅大量多”的圖片刊用原則也已確立[3]。其他視覺傳媒,如電視和網際網路上的現場直播,使得影像傳播的效果如虎添翼。數碼影像技術與其他電子產品組合成具有記錄存儲影像功能的設備,以至於手機攝影圖片藉助網際網路傳輸技術已經能夠在新聞傳播中使用,使得影像新聞報導形式多元化。這樣一來,影像在傳播形象新聞方面就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樣化的形式。
就在我們歡呼視圖時代的到來,生活開始進入哀感頑艷的影像世界之中時,與影像繁榮同時並存的是影像的泛濫成災——對影像的濫用和對眼睛的欲望的不分青紅皂白的無休止的滿足。導致虛假、黃色、血腥暴力、踐踏隱私與人性冷漠的圖像充斥新聞版面,嚴重的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與客群的心理健康,也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於是,如何加強影像管理的問題自然進入了政府以及新聞學術界、新聞業界乃至整個社會關注的視線,對影像新聞倫理問題的討論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
倫理與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倫理的相關性
影像新聞倫理是在我國引入數碼攝影技術、電視廣泛普及、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後,傳統紙質媒體相繼上網,各種新聞網站紛紛建立,入口網站異軍突起,傳統紙質媒體躍進到讀圖時代之後,對利用攝影技術進行新聞傳播活動所應遵循的道德觀念、道德準則、行為規範以及社會責任與義務的理論化、系統化的闡述。
在數碼攝影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支持下,現代媒體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手段傳遞新聞信息,兼具了傳統紙質媒體的信息傳遞手段,是傳統紙質媒體在影像時代的延伸、融合與發展。影像新聞傳播技術手段、傳播渠道、訊息來源可能與傳統紙質媒體相比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傳統紙質媒體的新聞傳播活動還是影像新聞傳播活動其最終目的都是要為社會公眾提供新聞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促進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因此,無論是傳統紙質媒體還是現代媒體在進行新聞傳播活動時都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都要接受社會監督,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規範。從這個意義上講,影像新聞倫理與傳統紙質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倫理存在歷史上的承繼性和邏輯上的相關性。因此影像新聞倫理建設可以批判地繼承、吸收和借鑑傳統紙質媒體環境下新聞倫理建設的有益成果。
倫理和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倫理的區別
雖然現代媒體對傳統紙質媒體具有高度兼容性,雖然影像新聞傳播活動和傳統紙質媒體的新聞傳播活動的長遠目標和最終目標都是為公眾提供新聞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促進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但現代媒體畢竟不同於傳統紙質媒體,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決定了影像新聞倫理和傳統紙質媒體環境下新聞倫理存在一定的區別。
首先,影像新聞倫理與傳統紙質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倫理約束的行為主體不同。傳統紙質媒體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記者、編輯都是經過嚴格選拔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覺悟、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的職業新聞傳播者。新聞信息的採集、選擇、加工、傳遞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職業。影像新聞傳播的行為主體構成比傳統紙質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活動行為主體構成更加複雜和多元。影像新聞傳播行為主體構成大致如下:
(1)經國家批准建立的各新聞單位的新聞傳播從業人員。國家批准建立的各新聞單位大都由自己成立新聞攝影部,依託其主辦媒體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進行影像新聞信息的發布和傳遞。其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攝影記者有的是從主辦媒體新聞從業人員中分離出來的,有的是從社會中經過嚴格選拔聘用的。因此,這部分新聞傳播行為主體可以看作是專門從事影像新聞傳播的職業傳播者。
(2)經國家批准從事登載圖片業務的商務網站新聞網頁工作人員。國家批准一些商業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等入口網站可以從事登載新聞和轉發圖片的業務。但只允許其轉載傳統紙質媒體或經國家批准建立的其他新聞網站的新聞,不得自行采寫新聞。新聞網頁工作人員負責從傳統紙質媒體或經國家批准建立的其他新聞網站發布的新聞信息中加以選擇,然後進行簡單的編輯如重新擬定標題、刪減(不能增加或修改)內容、刊發圖片、配發評論等。這部分人只能看作是新聞網頁工作人員,不能看作是職業新聞攝影傳播者。
(3)泛化的影像新聞傳播行為主體。同傳統紙質媒體相比,現代媒體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突破了點對面的單一傳播模式——大眾傳播,網路論壇(BBS)、聊天室(ChatRoom)、數位電視直播互動、電子信箱(E-Mail)等形式讓通過現代網路技術進行的人際傳播和組織傳播異常活躍和發達。每一個進入網路論壇、聊天室或電視直播節目互動的用戶,都可以就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其他人交流信息、傳遞信息、交換意見。在這裡,每一個人不分年齡、性別、職業、身份、地位,隨時隨地都可能成為影像新聞的傳播者或接受者,或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或在兩種角色之間隨時轉換,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傳播中傳播者與接受者角色相對固定的局面被徹底顛覆。從這個意義上講影像新聞傳播行為主體是泛化的。
共時性再現
希區柯克曾經這樣說:拍一部電影,首先意味著講一個故事。套用這句話,我們也可以說:拍一條新聞,首先意味著講一個故事。敘事性是新聞影像最基本的屬性之一即敘事性是新聞影像表達的核心因素,影像的敘事邏輯制約著影像的生成邏輯。電視是日常生活中最傳統、最主流的新聞影像敘事和傳播媒介。可以說,電視傳播的本質就在於敘事。影像、聲音和文字是電視敘事符號的三大系統,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敘事功能:影像著重於描寫與再現、聲音側重於敘述和表現、文字則傾向於說明和解釋,三者之間相互聯繫,互為補充。正是基於對多種敘事媒介特性的整合,電視新聞才能實現“全面”(在此尤指感官多重體驗的實現)、生動的敘事和有效傳播。
影像在新聞敘事中發揮著重要的共時性再現與描寫的功能,它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一度被描述為“以現實反映現實”。譬如巴爾特曾稱照片是“一種近乎恆等式的陳述”,是一種“無代碼訊息”,代碼的不在場成就了關於照片“自然狀態”的神話,即它以機器的、非人性的方式捕捉現場信息,而這一方式正是客觀記錄的一種保證。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A·Bazin,1918-1958)對攝影影像的客觀性也發表過觀點:“在原物體與它的再現物之間只有另一個實物發生作用,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預、參與創造”。[6]如果說照片之類靜態的影像所呈現的是時間上的過去進行時態或完成時態,那么,影視則以時間上的現在進行時態或完成時態,實現了對現實的即時敘述,換言之,它與現實之間具有一種更為親密而直接的關係,電視甚至被認為是“人類目前所掌握的最佳敘事媒介”。
再現現實,召喚與控制
新聞影像的共時性再現與描寫大大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與真實感。然而,新聞影像的媒介現實真的與現實世界的客觀現實零距離嗎?新聞影像的再現究竟離客觀現實有多遠?
概括地講,新聞影像的基本社會功能與存在價值主要是在於通過形象逼真的新聞信息傳播,消除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幫助社會成員採取環境適應行為。蒙太奇(Montage)是新聞影像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目前在愈來愈多的新聞影像中,敘事蒙太奇和表現蒙太奇的綜合運用已經十分普遍。基於“用事實說話”的根本原則,不僅要讓新聞“講得明白”,還要讓新聞“講得好”,好看、有意思,這既是新聞影像發揮媒介敘事傳播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客群本位”新聞傳播理念的體現,是媒介在所謂“圖像時代”的語境下理所應當確認的一種競爭策略。蒙太奇的這種功能是以影像語言的兩層表意為依託的:第一層是被攝物的自身表意,立足於“敘述”,即“講什麼”的語義層;第二層是文本的建構表征,以被攝物的表意為基礎,包含、修飾前者,重在“表現”,即“講得好”、“講得有意思”的意味層。第一層表意是基礎,是實在,是感覺;第二層表意是深發,是意味,是領悟——至此,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出現了—— 毋庸置疑,即便是相對意義上較為客觀、逼真的新聞影像,也不過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再現(representation),即“再次呈現”,是以媒介為轉述者的對客觀存在的一種近似的反映,是一個人為的選擇和建構的過程,是意識形態介入與權力操縱的產物。也就是說,蒙太奇的運用過程其實是人的思維物化的技術過程。
新聞影像的共時性再現與描寫大大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與真實感。然而,影像現實並不等同於本真現實,新聞影像所具有的對社會成員進行召喚與控制的意識形態屬性往往會令高度依賴媒介的客群產生對現實的認知偏差,進而影響其現實行為。
新聞學名詞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係,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規律,新聞事業的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