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

電視新聞

所謂電視新聞,就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通過電視螢幕,形象地向觀眾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手段,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圖像。具體地講,它是通過電視攝像、記者採訪、鏡頭設計、拍攝、剪輯、寫解說詞、配音這幾個程式來完成。它可以系統地、形象地報導事物發展的過程。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導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台節目的骨幹和主體。

電視新聞概述

具體地講,它是通過電視攝像、記者採訪、鏡頭設計、拍攝、剪輯。寫解說詞、配音這幾個程式來完成。它可以系統地、形象地報導事物發展的過程。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導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台節目的骨幹和主體。

電視新聞的基本特點

電視新聞具有報導性、紀錄性、即興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時間上分割為連續性的片斷,還有“室內性”等交流特點。

(1)傳播迅速。電視的傳播速度同樣驚人,雖然它沒有廣播製作簡便,但它的迅速如今已不容忽視。

(2)形象生動。電視以圖像、聲音、文字等符號直接作用於聽眾的感知器官,在多數情況下,易為人們接受。

(3)立體作用的方式。圖、聲、字是電視傳播的三大元素。圖像與文字作用於眼睛,語言、音樂、音響則首先作用於耳朵。

(4)傳播內容豐富。電視具有最寬宏的度量,它兼容天下事,凡涉及人類應該了解而尚未知曉之事,一概納之無誤。

(5)空間無遠弗界。電視同樣可以使真實的視聽符碼跨山越水,翻山渡河,使之到達每一個空間。

(6)線性流程。電視傳播擁有與時間同一的流逝特徵,它也是順時序的“一次過”,缺乏貯藏性和復顯性,它“過時不候”,無法返回。

優勢、特點

共時空效應

這個特點最大限度的展示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獨特魅力。2003年世界關注的美伊戰爭,中央電視台在對其的直播報導中,採用了主持人、特約嘉賓、前線記者交叉播報。分析討論進行演播室,這個報導結合來自前方的現場報導的圖象,隨時介紹事態發展的最新進展,隨時連線中外記者報導各國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動態,第一時間同步現場直播有關國家政要人物的活動、講話。同時進行中文的同聲傳譯、分析伊拉克戰區,採用戰時地圖分析講解,螢幕經常出現雙視窗、多視窗、飛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號的傳遞現場的最新動態。轟動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央電視台亦是如此。

多元信息符號

電視的最大優勢在於它綜合了廣播、電視、影響傳播符號的所有的媒介的符號,就是這種多元符號,圍繞著主體信息的綜合性的優勢開發。電視的多元信息符號不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還有文字、報紙、圖示、圖表、電視擁有的多種信息符號,它不是不同媒體符號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著主體信息的多種要素的多邏輯、多線索的集成。各種要素自身的邏輯才能變得連貫,但是當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時候,卻能傳遞出去準確的信息。

時效性強

和廣播一樣,幾乎是同步的一種傳輸效果,此特點需要依託有同步或幾乎同步的傳輸的機製作為保證。觀眾希望得到第一時間的新聞資訊,電視台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硬體設施來最大限度的滿足觀眾這種需求。

家庭收視

家庭的收視,也是一個重要特點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它往往以家庭為單位。家庭是人們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環境。所以家庭式的傳播對傳播內容、傳播效果以及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都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

明星效應

電視新聞電視新聞

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個性鮮明的媒介特點使得電視記者、嘉賓逐漸深入人心,電視這種看得見的媒介因素,相當程度體現了人際傳播的優勢,使人和媒介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增加了認同感,所以我們要培養具個性化明星式的主持人,和記者式的主持人,以及著名的嘉賓。這樣對打造節目的品牌,提升收視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些公眾人物的社會地位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同,對於媒介的傳播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廣告效應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電視的廣告效應往往是處於媒介的前列的。2003年中央電視台電視廣告招標收入達到了33個億。儘管這幾年的電視廣告的增長比例比前幾年有所回落,因為它的基數大,所以它的百分點相對比較低。但是從整體的廣告收入來講,規模是相當顯赫的。這些都為電視提供了資本,保證節目的高品質製作播出。

電視新聞的自身缺陷

電視新聞節目也存在著些許方面的局限,這些是由電視媒介自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

首先,轉瞬即逝,不易保存

這是電視一產生就注定的遺憾。電視是視聽兼備的多元符號,多元符號在電視節目的播放中間轉瞬即逝,很難保留,所以這樣和報紙相比,和網路相比,保留新聞資料要困難和複雜。

其次,線性傳播,選擇性差

電視新聞節目的安排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它是由媒介主動、客群被動,同時在整個傳播過程缺少反饋環節。所以電視也應該特別注意做好新聞的預告、重複以及觀眾群體調查。

最後,社會的負面影響更為直接

電視是當今社會的第一媒介,它的社會影響超過了其它的任何媒介。世界傳播大師麥克盧漢著名的傳播理論“媒介即信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由於電視具有直觀化、形象化和直接傳播的特點,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比其它地媒介來得更為直接和深刻。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電視節目給社會的負面影響更為直接。

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

1958年北京電視台開播,我國電視新聞誕生了。回顧我國電視新聞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有許多力量,如政治、經濟和技術等,交織著推動了她的發展。從技術的角度講,電視新聞傳播主要由採制、播出、傳輸復蓋、接收幾個環節組成,這些環節的技術發展水平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電視技術是一個複雜龐大的體系,其中,有的技術對電視新聞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會極大地改變電視新聞傳播的面貌。而有的技術,只是起一種修修補補的作用。以電視新聞重大技術為標誌,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電視階段

電視技術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研發製造,此時的電視還不足以稱得上是大眾傳播媒介,電視新聞傳播只能是小眾傳播。

1、電視新聞採制

用於新聞採制的設備主要有超正析象管攝像機,體積大,笨重。後來使用16毫米電影攝影機拍攝新聞。這種攝影機拍攝時間短,拍攝的素材還必須經過沖洗、剪接後才能使用,很難提高新聞的時效性。當時大多數節目都是採用現場直播或實況轉播的方式播出,為此,1958年8月,我國研製出第一輛電視轉播車。1959年在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又建立了一個電視轉播中心。當年的國慶大典以及後來的許多重大活動,都是由這個轉播中心完成的。20世紀60年代為了

電視新聞電視新聞

保存和交換某些電視新聞節目,還使用過電視螢幕攝像機。因記錄質量不高,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北京電視台1966年初已經開始使用電視錄像設備製作節目。

2、電視新聞播出

此時電視發射和播出系統設備,除某些關鍵器件外,都是我國自己研製設計生產的。主要包括:1千瓦黑白電視圖像發射機1部,500瓦伴音發射機1部。

3、電視新聞傳輸復蓋

北京台開播後,各地也相繼開辦電視廣播。到1970年,除西藏和北京市外,大陸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建立了電視台。當時,每個電視台只有一個發射台,在省會城市才能看到電視節目。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省大都建立了高山調頻廣播發射台用來傳送廣播節目。只要給這些高山調頻發射台加設電視發射機和天線,就可以將它們改造成電視轉播台。各省利用這種方法迅速建立了一批電視轉播台,擴大了電視復蓋範圍。至1971年,全國的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總計已達80座。起初,北京台和地方台、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電視台間的節目交流主要是採用人工乘坐交通工具或郵寄交換電視片的方式進行的。國家公用通訊網路微波中繼幹線發展起來後,微波幹線成為傳送電視節目的主要通道。1971年,廣播電視局正式租用郵電部微波幹線傳送電視節目。70年代末,我國開始加快建設大、中型發射台和轉播台,同時在農村大量建設50瓦以下的轉播台(差轉台)。

4、電視新聞接收

北京台開播後,為解決收看問題,從蘇聯進口了200部黑白電視機應急。不久,天津很快生產出了第一批“北京牌”電視機投放市場。1960年,上海開始批量生產由進口零件組裝的“上海”牌電視機。此時電視機售價昂貴,普通百姓購買不起。1975年底,全國有電視機46.3萬架。按當時八億人口計算,每1600人才擁有一架。

第二階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電視階段

先進的電視新聞採制和傳輸技術和設備開始出現,電視接收機成為熱銷的家電產品。電視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眾傳播媒介。這一階段電視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彩色電視的發展上。早在1959年,我國就開始了彩電的研製工作。1960年,試製出全套國產彩電演播設備和發射機並在北京建成了彩電試播台。後因經濟困難,研製工作被迫終止。1972

電視新聞電視新聞

年尼克森訪華後我國決定從國外引進先進的電視技術和設備。1972年,中央廣播事業局“進口彩電設備”的請求獲國務院批准,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面向首都觀眾的彩色電視正式播出。同年,上海台、天津台和成都台也先後開辦了彩色電視。不久,北京電視台的彩色電視可以通過微波線路向外地傳送。至1975年初,北京台向外地傳送的節目已由黑白、彩色交替改為全部彩色。1977年,北京台、上海台的第一套節目全部改為彩色電視節目,標誌著中國電視已經開始從黑白向彩色演變。

1、電視新聞採制

中央電視台自1978年12月起,開始使用ENG電子新聞採集設備,錄製的新聞節目兩到三個小時後即可播出,大大提高了新聞時效。當時中央電視台只有兩部ENG攝像機。1979年上海電視台進口的第一部ENG攝像機首先分配給新聞部使用。1981年中央電視台又購置了電子現場節目製作設備EFP。此外,體育比賽中的即錄重放慢鏡頭、演播室的燈光自動控制、攝像機的自動調焦、各種特技效果開始陸續採用電腦技術,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的表現力。

2、電視新聞播出

1982年中央台開始使用電腦自動控制系統,改善了播出方式。

3、電視新聞傳輸復蓋

以微波傳送為主,衛星傳輸復蓋開始萌芽。1976年底,中央台的彩色電視節目已經可以通過微波線路傳至全國除西藏、新疆、內蒙古3個自治區以及台灣省以外的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7月,上海、廣州等八個電視台可以向北京回傳節目,一個全國性的電視廣播網逐步形成。1980年10月20日,《新聞聯播》開始播出通過微波幹線收錄的地方台的回傳新聞,從此中央台和地方台開始通過微波線路定期互傳新聞。1981年中央廣播事業局在青島召開了全國電視新聞座談會,討論了“全國一盤棋、共同辦好《新聞聯播》”的問題。會後,各地加快了微波通信網的建設。1980年4月1日,維斯新聞社和合眾國際電視新聞社開始通過衛星向中央台傳送新聞錄像,大大提高了國際新聞的時效性。從1982年開始,我國開始利用德、法兩國聯合研製的“交響樂”通信試驗衛星,進行電視傳輸試驗。

4、電視新聞接收

1979年後,進口電視機成批湧入,成為最搶手的家電商品。電視機生產流水線開始引進,經消化吸收,生產出大批高質量的國產電視機。1979年全國只有485萬台電視機,1982年達到2761萬台。

第三階段(1984年至20世紀末)電視新聞立體傳輸階段

電視已經成為大眾傳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電視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一階段,電視技術的發展突出表現在電視新聞傳輸復蓋方面,開始形成衛星、微波和有線電纜光纜相結合的立體傳輸復蓋網路。

1、電視新聞採制

ENG設備已經在我國

電視新聞電視新聞

大多數電視台普及,極大地提高了新聞時效。同時,ENG開始在社會上普及,使電視新聞擁有了龐大的業餘通訊員網。

2、電視新聞播出

1984年7月中央台從日本引進的電視節目播出程式自動控制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播出自動化。

3、電視新聞傳輸復蓋

1984年4月8日,中國第一顆實驗通信衛星(STW-1)發射成功,定位於赤道上空東經125度。當年國慶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儀式就是通過它轉發全國的。1985年,中央台開始長期租用位於東經57度印度洋赤道上空第一代國際衛星轉發器傳送第一套節目,從此改變了電視傳輸只依靠微波的局面。1990年,中國的電視復蓋面升至78%。1986年2月,我國發射第二顆實用通信衛星,定點於東經103度的赤道上空。當年衛星地面站增至2000多個。1988年3月,發射第三顆通信衛星,有四個轉發器,三個用於傳送廣播電視節目,定點精度和穩定度都大大提高,且工作壽命長、通信容量大、輻射功率強。1990年2月,我國又發射了第五顆實用通信衛星,此時,中央電視台一、二、三套節目全由國內衛星傳送,而教育電視一、二套節目由租用的國際通信衛星傳送,衛星成為電視廣播的主要媒介。80年代,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衛星地面站,1991年底達20000餘座。1992年10月,中央電視台第四套節目上天,成為中國第一個國際衛星電視頻道,復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90年代,省級台陸續上星,至1998年秋有26個省級電視台建立了衛星電視頻道。我國從60年代初開始研究有線電視技術,1964年建成了第一個共用天線套用系統,安裝在北京飯店。1989年,我國已有較大規模的“有線電視台”500多個。1992年國內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台開始聯網。第四階段(20世紀末至今)高新科技數位技術、衛星技術給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翻天復地的變化,特別是數位技術,對電視新聞傳播各個環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進入90年代後,世界上出現了一股衛星電視技術、數位技術、網路技術等高新技術占領電視新聞傳播領域的浪潮。電視直播衛星、數位電視、移動電視、數字式轉播車、高清晰度電視、多聲道立體聲伴音電視、各種音像記錄器材以及圖文電視紛紛從實驗室步入社會生活,給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新興的數位技術給電視新聞採制、播出、傳輸復蓋和接收帶來了翻天復地的變化。數位技術使新聞的采攝設備更加輕便化、小型化,數位訊號在反覆複製、轉錄、傳輸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大大提高了節目製作和傳輸的質量和效率。在此期間,DNG、SNG等信息採集設備、數碼特技技術、非線性編輯設備等開始大量使用。原來一個特定的只能傳送一套節目的模擬頻道,使用數字數據壓縮後,就可以傳送8-10套節目。這將徹底改變微波頻率不足、廣播頻道不多的歷史,使電視頻道和節目的數量增加。數位技術還使得電視信號在傳送和複製的過程中幾乎不受損失。數位技術還將改變客群的收看方式,可以滿足客群隨時收看特定節目的願望,可以“重播”,可以打破節目的先後順序,可以“跳”著看。觀眾將擁有更多的信息主動權。在2001年的中國衛星套用大會上,國家廣電總局負責人透露,2005年底前,電視的衛星傳輸全部實現全數字;2010年,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播出及衛星、有線傳輸實現數位化,地面電視基本實現數位化,數位電視接收機得到普及;到2015年全面實現數位化,最終完成模擬向數字的過渡。隨著網路技術的興起,我國的電視新聞開始利用國際網際網路進行節目的傳播。1994年4月我國正式開通了國際INTERNET的64KBIT/S專線連線,實現了真正的TCP/IP連線,標誌著中國正式加入INTERNET。1995年當時的郵電部也開通了面向社會公眾的中國公用INTERNET網。我國電視新聞的傳播日益網路化。

電視新聞的發展趨勢

1.第一時間

新聞發布必須及時、快速。如果來不及配畫面,就進行口播,口播來不及就先上字幕。總之,不管採取什麼樣的形式,目的只有一個:搶在第一時間把新聞報導出去。

2.第一現場

強調來自新聞現場的畫面、聲音和報導。如果現場無法進行視像衛星傳送,就進行現場電話連線報導。鳳凰新聞部有一個七人組成的"新聞別動隊",隊員隨時待命,保證全球最重大的新聞發生時,立即奔赴現場。

3.信息完整

不曲解刪改、不斷章取義或添油加醋;儘可能為新聞事件增加必要的背景介紹,幫助客群了解歷史情況,追溯問題的源頭。

4.聲音多元

嚴守新聞報導的"平衡性"原則,反對單一訊息源和單一觀點,儘可能從不同角度報導新聞,提供不同觀點,供觀眾選擇。

5.重視直播

直播是最能完整、生動、準確的展現新聞事件連續性和複雜性的報導方式。如果一個新聞發生後,有可能也有必要直播,鳳凰會果斷的取消原定播出計畫,立即投入直播。鳳凰新聞的好名聲,就是靠一次次現場直播積累起來的。

6.國際視野

作為一個面向全球華人提供資訊服務的新聞媒體,新聞取材首先著眼全球;新聞報導,必須具有開放、開闊的思維和國際化意識。鳳凰重視員工的外語能力和海外教育背景。在新聞事實的報導之外,鳳凰也專注於為觀眾提供多元的、負責任的、有深度的新聞評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