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人民法院

彭州法院是最高法院告訴申訴試點法院、全省法院網路建設試點法院、全省裁判文書法條引用試點法院、全市證人出庭作證試點法院。現有工作人員109人,其中研究生2人(在讀1人),本科生51人,大專生49人,其他學歷的人員3人。全院幹警平均年齡36歲。

簡介

彭州位於天府之國腹地,歷來被譽為“蜀中膏腴之地”、“英靈秀出之鄉”,境內有名聞遐邇的九峰山風景區、中國西南最大的牡丹觀賞基地和世界地質史上罕見的冰川飄礫奇觀。豐富的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鑄就了彭州的輝煌,彭州正朝“工業富市,城建活市,旅遊興市”邁進。輝煌的彭州因為彭州法院的公平和正義而無限風采,彭州法院因為推出符合審判規律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和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彭州法院的審判工作因注重兩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得到了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彭州法院因走科技強院之路,行信息化建設之道,提升了法院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層次。

審判工作 成效顯著

近幾年來,彭州法院收案數、結案率、案件質量、結案率連年都名列成都市各基層法院前列。2003年共受理各類案件3693件,審結案件3547件,審結率為96.04%。共執結各類案件1038件,執結率為86.78%。彭州法院堅持審判工作為中心工作服務,追求良好的社會效果,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維護穩定作出的成績受到了黨委和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人民民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滿意度也大大提高,在萬人問卷調查中,法院滿意率達到94.7%,位居公檢法司四家之首。 審理好重點案件,突出兩個效果。2003年,彭州法院在人員減少11%、案件增加3%的情況下,審結各類案件3547件,圓滿完成了各項審判任務。依法受理了成都市區(市)縣破產金額最大、集資戶上萬戶的彭州鳳鳴電業發展有限公司破產案件。在審理該案中,採取先租賃後拍賣的方式處理破產財產,電站拍出了高出預想價數千萬的價格,市委、政府十分滿意。這樣,既保證了破產案件的順利審理,又確保企業正常生產,還實現了破產財產價值的最大化,提高了清償率。 堅持司法為民,追求最佳的社會效果。彭州法院堅持民眾利益無小事、法院審判無小案的原則,牢固樹立民眾觀念,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司法為民,拉近人民法院與社會公眾的距離。出台了36條司法為民的具體舉措,改建了立案接待廳,設定利民便民設施,三個人民法庭把贍養案件的庭開到當事人家裡,實現了司法便民。免收贍養、扶養、撫養及其他弱勢群體的訴訟費用200多萬元,確保當事人打得起官司,實現司法利民。特事特辦,開設農民工追討工資“綠色訴訟通道”,實現司法保民。10天審結了86名民工工資案,8天執結300多名民工工資案。兩次召開民工工資兌現大會,現場發放工資70多萬元,及時維護民工的合法權益。四川內江市的農民工領到法院發放的工資後,包兩輛車,歡歡喜喜把家回,並給法院贈送“辦實事,為民工排憂解難;體民心,八天兌付民工款”、“為人民服務,一腔熱血;替民眾理財,兩袖清風”的錦旗。在席文貴離婚案件中,法官發現當事人全家是“黑戶”時,主動提出司法建議,解決了困擾當事人多年的戶口問題,《人民法院報》以顯要標題褒揚了彭州法官為民眾解憂的做法。 提高隊伍素質,實現兩個效果的統一。彭州法院始終將隊伍建設放在首位,運用多種手段打造高素質的法官隊伍。以審判長選任為重點和基礎,整體推進法院人事制度改革,審判長的成功選任,在彭州市級部門產生了很好的影響;率先在全省出台《法官考核辦法》,設定19個方面的考核指標,考核出不同層次的法官,凸顯職業法官才能,引領法官向職業化發展;以倡導辦精品案件和鼓勵調研為手段,提高工作層次,提升法院工作檔次,黃德志與農行彭州支行存款糾紛一案,因辦得精,被省、市法院以典型案例推廣。近年來,還先後邀請資深法官和著名學者舉行十三個專題的講座,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審判專題培訓,努力打造學習型法院。 法院改革 銳意創新 2003年以來,彭州法院緊扣“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以“隊伍抓廉政,審判求公正,管理抓規範,工作創一流”為目標,制定了“三位一體”的管理和改革思路,穩步推進法院改革,全面開展各項審判工作,唱響了一曲改革引路、學習興院的豪邁之歌,取得了全市法院第二名的佳績,八個單項工作受到了上級法院表彰,法院工作實現了新的整體性的跨越。2004年2月,彭州法院參加了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的中國——荷蘭司法改革座談會,並作了“司法化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的交流發言,彭州法院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得到了專家的驗證。 讓法院管理更科學。彭州法院改革行政管理模式,推出符合審判規律的“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即將法院工作分為審判、人事、行政管理三大塊,並確立一個綜合目標進行考核。根據這一模式,法院的重大工作和人事任免由黨組決策,政工監察部門為辦事機構;審判工作由審委會負責管理,研究室為辦事機構;行政管理工作由院長辦公會負責,辦公室為辦事機構。彭州法院“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科學地將法院工作進行了分工,並由三個完整的制度體系,推進法院工作整體向前發展,而且嚴謹的操作規章嚴格約束了法官司法行為、規範了司法操作,確保了司法公正。2003年,抗訴改發率從往年的20%以上,下降到12%,2004年上半年改發率僅為6%。 讓審判資源配置最最佳化。彭州法院立足現實謀長遠,推出符合自身審判實際的“1+1+2+1”的人員組合模式,即1名審判長、1名審判長輔助人員、2名獨任審判員、1名書記員的基本組合模式。這樣,不僅能充分發揮審判長的骨幹作用,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而且由一部分沒有審判職稱的人員擔任審判輔助人員,解決了他們從事審判工作的合法性,有利於探索法官助理的新路子。實行審判長負責制後,結案率由往年的90%,提高到98%。 讓判決書彰顯人文關懷。彭州法院2003年被省法院確定為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條文全文的試點法院後,大膽嘗試,開拓創新,對重大、疑難案件裁判文書的法條引用力求做好、做細、做精,讓判決書公開法官的思維過程,邏輯推理,法理論證,體現法院判決的親和力。引用法條的改革試點工作得到了社會認可,一判決書被省法院作樣本在全省推廣,引用法條的成功經驗被《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等刊物刊載,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雲南、山東、內蒙等地法院也紛紛來函學習法條引用方面的改革經驗,這些成功的改革經驗必將推動文書改革向縱深發展。

科技興院 優勢凸現

彭州法院經過一年的努力,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具有491個信息點、151個語音點的計算機綜合網路,滿足了法院視頻會議、數據演示、現代化審判庭改建等各種需要,實現了審判人員人手一台微機的現代化辦公要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院機關與基層法庭光纖聯網,在全市實現了第一個郊縣法院與中院聯網,實現了案件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同步生存,實現了財務管理、車輛管理等法院後勤管理微機化,提升了法院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層次。 目前,彭州法院已經實現了從撰稿、送審、修改、簽發、傳閱等各環節通過管理系統上進行,避免文來文往,辦公無紙化。從立案、分案、審理、結案和歸檔等整個流轉過程均通過管理系統進行,對全院的案件整個流程均能通過管理系統查詢,實現了利用管理系統對案件整個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對已結案件和新收案件均建立了電子檔案,已建立的電子檔案1589件。 彭州法院利用管理系統進行車輛派遣、財務報銷等後勤管理,節約了管理成本。從5月24日起,通過網上進行車輛派遣,簡便了審批手續,縮短了審批時間,方便車輛管理。從5月21日起,財務報銷通過管理系統進行登記、初審、審核等,避免了手工進行統計,同時也便於院領導查詢。 彭州法院還進行“三網”建設,搭建廣闊的交流平台。今年,先後建成區域網路網頁、彭州市政府公眾信息網頁和英特網網頁,為全院幹警搭建學習交流的平台,為宣傳法院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台,擴大了法院的知名度。同時,彭州法院將平時積累的資料、圖像等,製作成圖並茂、內容生動的多媒體演示文稿,使會議變得生動,內容更為直觀。而且法院正在運籌將法院的“人大報告”製作成多媒體,全方位、多層次介紹法院工作,展示法院的成就。

調研工作 成果纍纍

彭州法院按照“融調研於決策、融調研於審判、融調研於管理”的思路,在全院建立了群體調研的大格局,以調查研究提高工作層次,把調研工作作為考核審判長、執行長、獨任審判員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調研考核獎勵辦法,努力營造學習和研究氛圍。通過辦案促進和活躍實證研究,通過研究,為審判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提高了辦案質量和效率,有效地推動了法官職業素質建設。2003年有16人參與調研並取得成果,參與調研人數占總人數的16%,占法官人數的21%。調研成果31篇,省、市報刊採用28篇,國家級報刊採用10篇,其中“基層法庭法官思維的調查與剖析”一文,已收入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審判改革與法官職業化建設》叢書,“不真正連帶責任”、“裁判文書中應表述訴訟保全”分別被最高法院《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和《人民法院報》刊載,6篇調研成果分別榮獲全國、全省法院調研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法院調研工作由去年的落後狀態一躍而為成都市法院系統第二名。2003年彭州法院審委會總結出的“共有關係存續期間不能分割共有財產”的審判規則被中院採用,這在全成都市法院尚屬首次。2004年上半年,彭州法院被各種刊物採用調研文章10多篇。彭州法院不是為調研而調研,而是以調研的理念指導審判工作,先後成功地審結了黃德志訴農行彭州支行存款契約糾紛案、彭州市亞峰建築工程公司訴四川綠色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招標投標案等典型案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