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醫藥學

彝族醫藥學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彝族和其他民族一樣,歷盡滄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鬥爭過程中,積累了具有彝族醫藥特色的傳統醫藥學。彝族認為萬事萬物的根本是清濁二氣,天、地、人和各種事物都是由清濁二氣產生的,因此清濁二氣是彝醫認識自然、了解疾病和治療疾病的總綱。彝族有自己的文字,能收集到的最早的彝族醫藥文獻是寫於明朝。 2011年5月23日,彝族醫藥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藥學簡介

彝族是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兩岸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四省區。彝醫不僅重視治療疾病,同時也強調預防疾病,養生和預防是彝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彝醫在治療上有內治法和外治法。內治法主要靠口服,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酊劑。外治法包括外包、外敷、燒火、熏蒸、洗浴、割治、放血、針刺、拔罐、推拿按摩等。

彝藥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化學、自然土及水。彝醫治療注重實踐,注重療效,不死守一方,其文獻記載內科疾病有38症,耳科疾病20症,婦科疾病11症,產科疾病28症,外科疾病16症,傷科疾病36症,五官科疾病22症。

發展歷史

彝族醫藥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彝族先民們一方面處於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以及面對兇殘的野獸傷害,一方面也處於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與自然災害及疾病的鬥爭實踐中,慢慢地積累了保護身體健康和提高體質的經驗,同時也發展了醫藥知識。

和其他民族醫藥一樣,藥物是彝族醫藥發展的基礎。彝醫的藥物分植物、動物、礦物三部分。明代以前,彝族歷代對植物藥的記載非常零星、分散。此時問世的《雙柏彝醫書》一書,將流傳在民間分散的大量植物藥收集起來,它雖然還不是專門的本草書藉,但其中所記載的彝族植物用藥之豐富,是前所未有的。

《獻藥經》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點,就是藥物相互配合,以提高療效。書中認為凡藥用的植物、動物、家畜、五穀等,都可用來相互配合使用。藥物配合十分廣泛,只要是對病情有效的藥物都可以進行配合。這充分說明彝醫此時已從單方向複方邁進了一步,這無疑是彝醫藥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彝族善用動物藥起源於原始時代,在長期和野獸接觸的過程中,先民對動物的認識也隨之增長,它對後來彝族醫藥的發展,特別是動物藥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彝漢醫學的相互交流,彝族地區的動物藥越來越受到漢族及其他民族的重視。《名醫別錄》就記載了彝族地區的牛黃、麝香、犀角、露蜂房等動物藥,並明確地記錄了這些動物藥的產地、性味、功能、主治。

從公元初年到南詔彝族奴隸制建立之前,彝族歷史經歷了從勿阿納(《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長,到那意篤色(76世)的彝族奴隸社會前期。這一時期,彝漢醫藥相互進行了交流。彝醫使用的一些有效藥物也被漢醫所用,並且收錄進漢醫的醫書中。

著名醫家趙學敏在《本草納目拾遺》中,也記錄了一些彝族藥物,證明此期彝族醫藥套用的廣泛性。

15世紀中葉,明代本草學家蘭茂著成《滇南本草》,記入了彝族的許多藥物。

到了清代,對於植物藥的運用就更加廣泛了。

近代,彝漢醫藥交流日益增多,彝醫善於吸收漢醫的營養,逐漸擺脫過去單方單藥,只憑經驗的傳統格局,使彝醫藥有了突破性發展,為彝族醫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勤勞智慧的彝族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在與疾病鬥爭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探討發掘,積累了彝族特有的醫藥經驗,整理了大量醫藥文獻,為我國民族醫藥的發展寫下了光輝一頁。

預防思想

強調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是彝醫預防醫學思想的中心內容。彝醫重視疾病的治療,更重視未病先防及既病防變。民間有許多預防方法,如常洗礦泉浴預防皮膚病、風濕病;外搽煙油防山螞蟥、蟲蟻;佩帶雄黃或家中養鵝防蛇等。醫書中所載防病方法更多,如《獻藥經》載:煮食麂子肉,既可治麻風,又可預防麻風傳染;煮食菁雞肉,既可治療麻疹,又可預防麻疹。《明代醫書》載:燒吃人指甲,可預防感冒;隨身攜帶靈貓香,可避毒氣瘴癘及蟲蛇等。此外,彝醫還主張有病早治,防止病情加重,變生它病。如被狂犬或毒蛇咬傷,主張及早劃開傷口拔毒,以防狂犬病或蛇毒中毒。這種無病早防,既病防變的認識,反映了彝醫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學術思想。

氣血理論

彝醫認為,人以氣血為生命的根本,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氣生於:“大腸與小腸間,臍底之上。”只有氣血在人體內運行通暢,環流不息,貫通三焦,生命活動才能得以延續。

彝醫將氣分為清氣和濁氣兩類,認為清氣和濁氣在人體內有著各自的循行路線,並按其路線運行,周行全身,發揮其營養作用。這種被稱為“氣路”的循行路線就是經絡。《西南彝志·論人的血氣篇》說:“清氣三條路。氣路第一條,由心中經過;氣路第二條,是經肝和肺;氣路第三條,發源於中焦。濁氣三條路。為首的一條,起始於中焦,經血海之前,達於頭頂之上;第二條,氣路起始於頭髓,經過臂膀上;末一條氣路,起始於尾根,通過頭頂上,直達於耳底。”雖然對清濁氣運行的道路描述較為粗略,但仍可看出彝醫所指的氣是沿“氣路”即經絡運行的,而不是雜亂無章和運行於“氣路”之外的。

診病方法

彝醫藥具有獨特的理論基礎,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還積累了豐富的診病經驗。診斷是彝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觀察和檢查患者的全面情況和現症的本質,以掌握診斷必須的依據,然後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進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變化,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望診

1.望患者形體(胖、瘦)、精神、臉色、膚色、白睛色澤、翳膜血絲、指甲色澤(查血虛程度)。

2.望舌色、舌苔,舌下筋脈若變粗變黑起疙瘩者為病情嚴重,病程長或有瘀阻。

3.望頭髮光澤,髮根有無水珠;有水珠者,則血虛不嚴重;無水珠者,則血虛較重。

4.望耳後血管顏色和分岔,可察兒科病情:色黑,岔寬為病重,病程長;色淡黃為小兒水腫,病程長,治療困難。

5.水腫病人,從其肩部向雙手指端擠壓,然後用繩線綑紮十指的第二關節處,並在指尖放水。若水出清稀透明者,為易治;水出渾濁而稠、起絲者為難治。

6.望膝彎處血脈變粗而黑為瘀血,多為腰扭傷等。

7.在病人背上噴酒或水,察看其汗毛,若交織者為中狂犬毒。

8.取病位的血,水洗觀察,可辨其箭毒。

(二)聞診

1.聽患者呼吸聲,呻吟聲,腸鳴音。患者呼吸均勻為正常,呼吸短促為病情重。呻吟大者為疼痛劇。腸鳴音強為虛寒腹痛。

2.嗅患者的瘡瘍,膿血,以及鼻涕的氣味,如腥臭者,為熱重;無腥臭穢氣者,為病輕。

(三)問診

1.問患者病史,家庭史,起病原因,以判斷疾病的病程、病情輕重及預後。

2.詢問患者的自覺症狀。

3.詢問患者的飲食、口味、喜惡、痰涎及二便情況。

4.讓患者服食生黃豆,查問其味覺,並觀察其症狀,以辨別其是否患狂犬病。

5.讓患者服食生魔竽,察問其味覺及感覺,可診查是否患“羊毛痧”病。

6.讓懷疑中蠱毒的人服食煎雞蛋,可辨是否已中蠱毒。

(四)切診

1.切脈。彝醫切脈部位為頸動脈、手腕脈、足三里處脈和腹溝脈。

手腕脈,除通常用的切脈點外,彝醫還以內關穴為切脈點。彝醫認為,若人的五臟發生了病變,或已腫,內關穴部位的脈就會跳甚,且有擺動態;若臨診時,患者腹溝動脈的搏動未被觸及,則表示患者病情危險難治。

2.切摸患者小腹部,察其柔軟豐滿度,以判斷其生育能力,並查其有無包塊及其形狀、大小、軟硬度。

治療方法

彝醫在望診、問診、觸診的前提下,進行處方治療。在治療上主要有外治法和內治法。內治法主要靠口服,藥物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酊劑。外治法有外包、外敷、燒火、熏蒸、放血等。外治法主要用於外傷病和皮膚病,另外,某些內病也可用外治的方法來達到目的。逐一介紹如下:

1. 內服法:彝醫服藥有湯劑,不論是單味藥還是複方藥通過煎煮後服下;酊劑是用酒泡一定時間後,口服藥酒。在所有劑型中,酊劑占三分之一還多。

2. 外敷法:主要用於皮膚病和外傷疾病。

3. 燒火法:主要用於危重病的搶救辦法。

4. 熏蒸法:用於消毒和治療牙痛的一種治療方法。

5. 洗浴法:多用於皮膚病及風濕病。

6. 割治法:主要用於小兒疳積和毒蛇咬傷。

7. 拔火罐法:用於拔毒和祛瘀。

8. 放血法:主要用於瘀血、高熱、小兒驚風、寒症疼痛。

9. 推拿按摩法:多用於陳舊性痼疾,風濕疼痛,周身酸困,頭痛等症。

哮喘治療

彝醫對於不同哮喘治療有著各自的驗方,這些驗方在臨床實踐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紹如下:

1. 是風寒或風熱之邪束肺所致哮喘:

①用柴桂花15克,紅糖30克,薄荷30克,黑竹葉30克,糯米30克,水煎服。

②岩羊血1克,鱉血1克,馬鹿心血1克,穿山甲血1克,薑黃10克,石菖蒲10克,紫菀15克,紫丹參20克,茜草15克,共研細末裝雞肚內燉服。

2、 食鹽過多致哮喘:

①大黃10克泡水服。

②蝙蝠肉適量煮吃。

③雞蛋炒石花吃。

④川貝50克,研末調蜂蜜100克,早晚各服10克。

藥物資源

彝族藥物是彝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中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彝醫植物藥多以鮮品入藥,在某些聚居區(如涼山)無準確劑量,並且使用單味藥較多,常見的用法有搗爛、揉爛、外敷、咀嚼、熬水內服和燉雞肉服。彝族地區產名貴藥已有悠久歷史,特別是涼山地區。涼山地區除有豐富的植物藥外,動物藥中珍貴者亦極多。

彝族將酒用於藥中,亦有悠久的歷史。彝酒是用穀類和曲釀成。彝族用酒治病歷史較長,範圍很廣,數量較多,方法各異。常見的有酒泡藥(藥酒);以酒(或甜白酒)為引煎藥;以酒兌服藥汁(或藥粉);以酒調藥外敷或點火酒。這些都是彝族醫藥中的古老傳統醫療方法。可見,酒在彝族豐富的藥物資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彝族藥物數達千種,包括有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其中以植物藥和動物藥運用較為廣泛。舉例如下:

苦蕎麥:用於小兒熱病、腹瀉、骨折、牙痛、胃痛、肚腹內絞痛、食積。

大黃:用於胎盤不下,打擺子,消暑防病,燒傷燙傷,凍傷,跌打傷,腹瀉,出血。

牛膝:用於無頭瘡,風濕,外傷腫痛、勞傷腰痛,咽喉腫痛,胎衣不下,月經不通。

龍芽草:用於皮膚瘙癢,腹瀉,腹痛小兒腹瀉。

余甘子:用於體弱、有風不散,楊梅瘡,小便不通,心煩、頭昏、夏日中暑。

川續斷:用於冷寒身痛,哮喘,體虛,骨折,風濕,腰膝酸痛,外傷腫痛。

射干:用於胃痛,肺熱、咳痰,痰為鐵鏽色。

雄黃:臨床用於藥物中毒、毒蛇咬傷、紅斑瘡、禿頂、霍亂、瘋狗咬傷。

石膏:用於燙傷、咳嗽、痄腮。

瓦楞子:用於痞塊。瓦楞子20克,鱉甲20克,雞內金10克,研末加入紅糖、蜂蜜各30克,開水沖服。

伏龍肝:用於腹癤,咽痛,腹瀉,大出血休克,癰疽。

海浮石:用於淋巴結核。海浮石10克,昆布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海藻5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元參15克,柴胡15克,夏枯草10克,煅牡蠣20克,象貝母20克,研末蜜煉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一次。

夏枯草:用於傷風,外傷流血,燒燙傷,肝痛,腹痛,火眼,頭痛,腹瀉,瘋狗咬傷等。

曼陀羅:用於牙痛、牙齒生蟲,牙痛,瘋狗咬傷,風寒咳喘,胃痛,跌打傷,瘡腫,風濕疼痛。

苦瓜:用於蛇咬傷,腫痛,腹瀉,牙痛,瘡腫,腸瘡,熱瘡。

大花金錢豹:用於產後無乳,咳嗽,身體虛弱。

姜:用於冷寒腹痛、腹瀉,咳、喘病,風寒外感,久咳不止,解半夏、南星之毒。

深度研究

彝醫藥研究一方面在發掘整理方面向廣度發展,同時也在實驗和臨床套用方面向深度開展,並已取得一定成就。一些效果獨特的藥物經過系統深入的實驗室工作,已研製成新藥投入生產,並在臨床獲得滿意療效。如:

四川涼山發掘的彝藥“木谷補底”,經原植物研究,確認為蟲草屬一新種:涼山蟲草Cordycepsliang shanensis,具有產地海拔低、蟲體大(是冬蟲夏草的3倍)、資源豐富三大優點,經實驗室研究證實其藥理作用、化學成分均與冬蟲夏草一致,已批准供銷試用,為我國珍貴藥材蟲草開闢了一個很有前途的新藥源。

雲南發掘的彝“一妹姑班”系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涼山又稱“牛牯史”,經實驗室提取分離,從中得到一萜三萜和生物鹼等成分。其中生物鹼成分雷公藤次鹼為治療類風濕的有效成分,而二萜成分雷藤素甲和雷藤素丙可增強機體免疫活性。臨床套用其片劑、煎劑、酊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藥理實驗亦證明其製劑具有抗炎和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的作用。已有昆明山海棠片正式生產,投入臨床使用。

彝藥“落孺症”為龍膽科植物金沙青葉膽,主治小兒痙攣性腹痛,民間廣泛採用已久。臨床套用證明效果甚佳,尤以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方面的療效較為突出。已收入《雲南省藥品標準》。

彝藥“苯之多七”為罌粟科植大理紫堇Corydalis talien-sis,主治風濕骨牙痛、肝炎、腎炎、結膜炎等。從中分離到乙醯紫堇靈等7個生物鹼。青葉膽Swertia mileensis,用於治病毒性肝炎,從中分離到獐牙菜甙及三個山酮化合物。“利伯喝”為唇形科植物黃花香茶菜Robdosia sculponeata,用治口腔潰瘍、痢疾、皮膚瘙癢等,從其莖葉中分離到延命素(enmein)和三個新的二萜成分(黃花香茶素)等。

彝藥“羅鍋底”流傳於雲南嵩明地區,主治腹痛及痢疾。為雪膽屬植物塊根,常用的為大籽雪膽Hemsleya macrosperma 可愛雪膽H. amabilis及中華雪膽H. chinensis,從中分離到雪膽素甲和乙,二者甙元都是齊墩果酸,用於治支氣管炎和燒傷。雪膽素試用於治療麻風及肺結核獲得一定效果,是一種有希望的藥物。

燈盞花(菊科短葶飛蓬Erigeron breviscapus)是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牙痛、胃痛的彝藥,從中分離出的有效物質燈盞乙素,還可治療腦血栓、腦出血、腦栓塞等腦血管疾病。

涼山彝藥“瓦布支”(紫葳科植物兩頭毛Lncarvillea arguta),治療肝部疾患和痢疾有良效,其製劑用於治療急性菌痢和病毒性肝炎,治癒率高於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從中分離出的乙素(熊果酸)和丁素(烯醇化的β-雙羥化合物)分別是具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降溫、安定和抗菌、鎮靜作用的有效成分。

此外還對彝藥“米苦卓傑”既九味一枝蒿Ajuge bracteosa 等進行了生藥學研究。

彝族藥的研究起步雖晚,但卻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研究的廣度涉及醫藥史、動物藥、植物藥等基礎理論和資源普查以及民族藥用經驗調查等方面;而深度則涉及化學成分、藥理實驗、臨床套用科學及藥品和生產諸方面。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系統性研究機構,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