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熙

張錦熙

張錦熙(19191-1984年),小麥栽培學家,中國小麥栽培學科的帶頭人之一。他與協作組一起潛心鑽研小麥生長發育規律,提出了帶有普遍意義的“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用於制定不同條件下的栽培技術措施,累積推廣4500多萬畝,為中國小麥增產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倡導作物栽培要走綜合研究和規範化的道路,在生產上收到了良好成效。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張錦熙,1919年11月22日生於河北省豐潤縣山頭村莊。那裡,自然條件優越,被譽為“冀東糧倉”。父親張伯明以律師為業,長期在外工作。由於當時的農業生產落後,勞動生產率低下,中學時代的張錦熙又耳聞國外已開發國家農業技術先進,生產效率高,一人種地可以養活幾十人,因此開始萌發了學農的念頭,立志成為一名農學家,將來在家鄉建立一個新型農場,採用先進技術,發展農業生產。1939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品學兼優,甚受師長矚目。40年代初,侵華日軍在冀東實行“焦土政策”,張錦熙的家鄉淪為戰亂之地,他興辦“理想農莊”的夢幼破滅了。1943年大學畢業後,張錦熙受聘於華北農事試驗場(抗戰勝利後改為中央農業實驗所北平農事試驗場)。那時他和雜糧研究室主任張景華一起從事高梁育種和栽培研究。那時,正值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農業科學形若虛設,研究工作時續時輟。張錦熙所學專業知識難以發揮,他為農業獻身的宏願更無法實現。1984年5月31日 在河南鄭州市因病逝世。

工作經歷

1943-1949年 任華北農事試驗場(1945年後改為中央農業實驗所北平農事試驗場)技術員、技佐。

1949-1952年 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技術員。

1952-1984年 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後改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從事小麥栽培研究工作。1957年任副研究員。

1978年後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作物栽培室主任。

1983年 晉升為研究員。

科學成就

深入基層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科學家施展技藝、發揮才能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水稻 水稻

,張錦熙以強烈的責任感全力投入農業科學研究工作。1949-1952年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他和張景華一起套用混合選擇法選育出高產優質的“山東黃”和“將軍錘”兩個高粱品種,在京郊和華北地區推廣,比當地品種增產20%以上。他還從理論上闡述了高粱雜種優勢的利用途徑,受到同行的重視。結合推廣高粱新品種,張錦熙還研究出高粱打葉技術,即在高粱抽雄後15-20天去除下部葉片,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使高粱增產10%以上,每畝還能多收50公斤左右的高粱葉為飼料。1950年2月,中央農業部把它作為一項增產措施發布施行,並在華北地區推廣套用。1952年以後,華北農科所以河北、山西兩省為重點地區,以棉麥增產為中心內容,開展農村基點工作,張錦熙被調到麥作研究室加強小麥栽培研究。他積極回響黨和政府倡導的科研為生產服務、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號召,堅持下鄉蹲點,參加生產實踐,在總結民眾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科學實驗。此後數十年如一日,里外結合,上下奔波,致力於小麥栽培調查研究和實驗。從黃河之濱到雲貴高原以及西北邊疆,全國主要生產小麥的省區幾乎都留下他的足跡。他在冀中、魯西、豫北以及北京郊區等地,針對當地小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科學實驗,提出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為小麥增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1953-1955年參加河北農村工作隊期間,到靜海縣廣泛調查了脫水地小麥栽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防止爛種的“耠溝復土法”。即在早春頂凌時利用地表解凍、風乾的一層厚2-4厘米細土進行播種,播後在行間用耠子耠溝培土,返漿期過後再行耙平,此法具有去濕、增溫、保墒作用,可增產15%以上。還針對當地由於沒有合適的春小麥品種,農民在2月頂凌播種冬小麥(通常稱“七九”麥)的習慣,引進了稈硬、穗大、粒重、抗逆、豐產的“三聯2號”和“南大2419”新品種,取代了產量很低的“七九”麥。在山東省壽張縣蹲點時,研究提出當地小麥豐產栽培技術和增產途徑,使原來低產麥田增產10%以上。1953年秋,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省發生小麥冬前徒長和拔節現象,張錦熙立即趕赴實地調查,分析原因:一是秋季氣溫偏高,暖期較長;二是品種略偏春性,抗寒力差;三是部分豐產田播期過早,致使當地小麥減產1-2成,重者4-6成。針對上述情況,他們提出在不同生態區調節適宜播期;對發生徒長的麥田,及時採取深鋤、耬串、耙耱、鎮壓以及割青等控制或補救措施;並撰寫《略談防止小麥越冬前徒長和拔節問題》文章,通報

小麥 小麥

各地,因地制宜加以採用。此外,張錦熙還總結研究出防止小麥冬灌死苗措施、乾熱風發生規律和預防措施、晚弱苗增產技術等,都被當地生產部門採納並擴大推廣。1962年以來,他一直關心指導北京市小麥生產的發展,並參加顧問團工作,對基層幹部和農民技術員講解小麥栽培技術。他的講解深入淺出,切合實際,深受歡迎。從60至70年代,儘管農業科學屢遭衝擊,研究工作時起時落,張錦熙始終堅持面向生產,深入實際,為解決當前和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問題服務而受到各級領導和農民的讚揚。這一時期,他先後參加過生產建設兵團和海河流域的農業規劃工作,在北方冬麥區進行了70多次技術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下放到遼寧興城“五七幹校”勞動,仍堅持科學實驗,春小麥試種成功,並取得好收成。70年代末,他參加了6省12個地(市)的夏秋糧評比活動和小麥低產田考察工作,總結撰寫了《發展小麥生產的幾個問題》、《華北平原低產區小麥增產途徑》等科普文章,寓理論於實踐之中,先後在刊物上發表。

倡導作物栽培規範化綜合研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農業科學帶到了春天。197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恢復建制,張錦熙任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當時全國作物栽培研究隊伍渙散,力量薄弱,許多人員改行,為了重振作物栽培事業,發展栽培學科,張錦熙四處奔走,多方呼籲,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1979年在鄭州召開了“全國小麥栽培會議”。在他的積極建議和籌備下,1980年1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學會共同主持召開了“全國作物栽培科學討論會”。會上通過了由他主持起草、經過許多專家共同修改的《關於加強作物栽培學研究的意見》。這個報告由國家科委、國家農委、農業部和中國科協共同簽署,以正式檔案批轉下達。檔案指明了作物栽培學科的性質和研究方向,提出加強這門學科的重要措施,給栽培研究工作者很大的鼓舞,為重振作物栽培事業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張錦熙所在的作物栽培研究室的研究人員由1978年的7人增加到36人。全國很多省市也先後恢復或重建了作物栽培研究室,原有栽培人員積極歸隊並補充了一批新生力量。

長期的社會實踐,使張錦熙奠定了生產實踐是科學研究的觀點,樹立了以巨觀戰略眼光分析農業生產發展的思路。他認為,作物栽培學不是若干單項技術的組裝,而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綜合學科,從事農業增產技術的綜合研究,形成規範化栽培技術體系,是一種創造性的研究。“任何單一學科都不能解決綜合性的重大問題,簡單的組裝也不能協調其內在聯繫。專業分工越細,對各學科綜合化研究的需要也越來越迫切,這正是科學發展中對立統一的表現”。“發展作物生產要求採取綜合性措施,作物栽培學正好適應了這種需要”。他主張根據經濟建設需要,從農業生產實踐選題,在加強套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作物高產規範化技術體系,使科學理論通過技術橋樑轉化為生產力,並從中繼續發現和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充分發揮和提高研究成果的經濟效益。這種觀點比較完整地體現了張錦熙從事作物栽培研究的思想體系。他在《作物栽培基礎與研究方向》一文中,比較詳細地闡述了這種觀點

作物學報 作物學報

。他還向國家科委提出關於組織開展“主要農作物分區分類規範化綜合生產技術體系研究”的建議,闡述要穩定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以農業區劃為基礎,在不同農業區內根據生態類型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種植制度,研究制訂農作物規範化綜合生產技術體系,重點研究農作物種植區劃、種植制度、規範化栽培技術,以及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生物學理論基礎。張錦熙的建議被國家科委採納並列為“六五”農業科技規劃的重點研究項目。

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的提出

張錦熙長期深入農村,並以總結農民經驗為主的科學實踐豐富了他的生產知識。80年代比較穩定的科研環境,也為他開展一系列套用基礎理論研究創造了條件。他堅持試驗、示範、推廣相結合、實驗室、試驗場和大田生產相結合;針對小麥中低產田穗數不足,高產田容易倒伏和穗數、粒數、粒重不穩的問題,對小麥根系和葉片的功能及其分組,小麥分櫱缺位的原因,蹲苗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不同葉齡植株各器官生長發育的相關性及肥水效應等方面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1978年,他主持的“小麥生長發育規律及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研究”獲北京市科技大會表彰;1980年他主持的“北京地區冬小麥高產途徑及促控措施研究”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是張錦熙從事小麥栽培研究工作的一次飛躍,也是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典範。他和助手們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對小麥葉齡與器官的同伸關係,葉齡和穗分化的對應關係,以及不同葉齡對肥水的綜合效應,進行了系統的試驗、觀察,總結出一套根據主莖葉齡指標採取促控措施的科學管麥方法,並將其基本措施通俗地稱為“單馬鞍(V)型”—一兩促一控法和“雙馬鞍(W)型”——三促兩控法。小麥葉齡是十分明顯的外部形態指標,主莖葉齡數與穗分化進程及各個器官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相關性;而且就某一品種在特定地區來說,這種相關性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根據葉齡進行管理,不但準確、具體、容易掌握,而且可以有預見地控制群體、株型和產量構成,向著有利於高產、穩產、優質的方向發展,實現節能、省工、低耗的目標。這一研究成果,解決了長期以來作物栽培管理措施因具有較強的區域性和經驗性而難以概括其共性並加以廣泛引用的問題,也克服了以往因科研成果“學院味”過濃而不易被一般技術人員和農民所掌握的缺點。這對促進小麥生產和科學技術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80 年“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列為農業部重點推廣項目之一,張錦熙積極承擔並主持此項推廣工作。他奔波於全國小麥主要產區,組織小麥科技人員制定不同生態類型地區的推廣實施方案。他認為:“科研人員做出科研成果,並不能視為科研工作的終結,只有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並不斷解決在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使此項研究告一段落”。“推廣任何農業科研成果都要把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結合起來,並在推廣過程中認真搞好示範田,這是加速發展生產力的關鍵”。1981-1984年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在10多個省(市、區)累計推廣面積4540萬畝,比普通栽培方法增產15%-20%,總共增產小麥22.4億公斤,因省工、節約肥水減少投資1.3億元,合計增加經濟效益5.2億元。這項成果榮獲1982年國家科委、國家農委農業科技推廣獎。張錦熙被授予“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實踐證明,優秀的作物栽培學家除了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外,還必須具備綜合表達力,即能做,能寫,能講。張錦熙的科學實踐很好的體現了這種綜合表達能力和技巧,成為一個成功的栽培學家。他每在一處蹲點,都要根據當地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請教老農,並親自動手種實驗田;取得第一手材料或試驗結果時及時寫成論文或經驗總結;然後通過做報告、講課或現場指導等形式,把科學技術傳播給農民。他的研究課題都是針對生產實際的,因而具有較強生命力。他寫的文章,通俗易懂,有的放矢;他講的課,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為了傳授“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他先後到9個省市、30多個縣講課,聽講人數3萬多人次。有一次在河北省永清縣講課,到會聽講的有1000多位技術人員和農民,大家聚精會神,會場鴉雀無聲。許多聽眾要求“張老到我們鄉再講一次”。農民反映他的講課,聽起來解渴,照他說的辦能高產。張錦熙從事小麥研究30多年來,在試驗研究、技術改進和農業規劃方面獲得25項成果,發表論文、報告、科普文章數十篇。他是作物栽培學界公認的有理論、有實踐、能說能幹的小麥專家。

為作物栽培事業奉獻一生

張錦熙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熱愛他所從事的作物栽培研究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科研工作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張錦熙精神振奮,幹勁倍增。為振興栽培事業,他身體力行,團結小麥組全體成員,勤奮工作,每天都在10小時以上。出外考察和開會時,經常工作15-16小時。1983年8月,他應邀參加農業部在延安召開的北方旱地農業會議,在聆聽中央領導同志講話後很受鼓舞,通宵達旦撰文《旱地農業增產技術》,闡述種草、種樹、發展旱地農業的前景和措施,並趕在第二天大會上發言。張錦熙對青年助手和研究生說:“生命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於貢獻的大小”。他的模範行為不僅博得同志們的尊敬,並且帶動了全室科技人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使作物栽培學科後繼有人,從1980年起,他就積極培養研究生,認真指導他們的課題研究。他針對社會議論“重育種,輕栽培”的錯誤導向,經常鼓勵青年人說,搞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我們這門科學。路子要靠自己走。他對研究生都能因材施教,匠心雕塑,勉勵他們踏實工作,勤奮學習,既嚴格要求,又諄諄教導,建立起教學相長的師生情誼和關懷備至的同志關係。

張錦熙雖在作物栽培界享有聲譽,但他仍然虛懷若谷,注意團結同志。俗話說:量小無眾友,度大集群朋。張錦熙以他豁達大度的胸襟,揚人之長,諒人之短,團結作物栽培室全體同志以及小麥栽培界科技人員,共同探索作物高產、穩產的途徑。接觸過他的人,不論年長年少,故舊新知,都覺得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談吐詼諧,熱情爽朗。

張錦熙以他的學術水平和科研成就,被推選為北京市作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副理事長;先後被聘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小麥顧問團成員,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小麥專家顧問組成員。此外,還兼任《作物學報》、《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農藝組成員,《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作物栽培分支副主編。特別是他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栽培研究室主任,肩負著指導全國小麥栽培研究工作以後,科研任務十分繁忙,社會活動日益增多,但他仍將全部精力撲在作物栽培事業上。僅在1983年後半年,除北京地區的業務活動外,還去延安、青島、煙臺、滄州、無錫等地進行考察或參加會議。1984年4月,他到南京主持中國作物栽培研究會籌備會後,緊接著又去鄭州出席農牧漁業部召開的全國農作物專家顧問組成立大會。沒料到就在這次會議的會場上他突然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不幸於5月31日與世長辭。

張錦熙為發展中國農業生產、作物栽培科學和小麥增產技術體系,真正做到了嘔心瀝血,死而後已。1985年10月“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栽培管理技術體系”被評為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此殊榮,不僅是對張錦熙英靈的告慰,也是對合作者的鼓勵與鞭策。他的過早謝世是中國作物栽培事業的一大損失。後人應遵循他所走過的作物栽培規範化綜合研究之路,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主要論著

1 張景華,張錦熙,張樂華。高粱打葉試驗報告。中國農業研究,1950,1(2):93-102。

2 張錦熙。高粱選種法。農業科學通訊,1951,(1):7-8。

3 張錦熙,沈樹銘,趙繼蘭,陳友程,褚學斌,馬復祥。在雄縣種植七二麥應注意的幾項技術問題。農業科學通訊,1953(8):532-536。

4 張錦熙,賀元澤,郭炳芝。低洼地播種七九小麥應推行高畦栽培法。農業科學通訊,1954(12):618-619。

5 張錦熙,賀元澤。加強脫水地麥田管理。農業科學通訊,1954,(11):557-559。

6 張錦熙,黃季芳。略談防止小麥冬前徒長和拔節問題。農業科學通訊,1954,(8):404-406。

7 張錦熙,趙繼蘭.高粱雜種一代利用研究.農業學報,1955,6(1):39 -44.

8 張錦熙,賀元澤.冀中秋澇區春小麥栽培技術.農業科學通訊,1957,(2):95-9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