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張貢五文集序》年代:清代
作者:戴名世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張君貢五,三湘間積學能文之士也[1]。平生好余文,凡書肆中嫁名借刻者[2],君能辨別為余之作,莊寫成帙[3],已而余之稿行於世,果百不失一。久之,游江淮間,訪余於皖,於金陵,皆不遇。最後至姑蘇[4],相見於旅舍,執手而言曰:“吾生楚之南[5],自年十七八服膺吾子[6],於今且十年,居常所著書[7], 非吾子莫之正也[8]。”乃悉出以相示,且請為序焉。余少嘗有志於文章之事,而羈窮失學,輾轉汩沒[9],垂老無成[10]。即世所流布諸書,謬為人士之所稱許,而私心耿耿[11]終有不能自滿其志者。貢五年甚少,力甚勤,而才又甚敏,異日之所成就,必有遠勝於余者,而余其何能為役也[12]。顧余之學文也,始勤而終怠,平生蓋有深愧者,舉以為貢五告,且以策員五毋效余之汩沒而無成也[13]。
始余之從事於文章,年不過二十。一日山行,遇一賣藥翁,相與語,因及文章之事。翁曰:“為文之道,吾贈君兩言,曰‘割愛’而已。”余謾應之[14]。已而別去,私自念翁所言良是。歸視所為文,見其辭采工麗可愛也,議論激越可愛也,才氣馳驟可愛也。皆可愛也,則皆可割也。如是而吾之文,其可存者,不及十二三矣[15]。蓋昔嘗讀陸士衡之言[16],曰“苟背義而傷道,文雖愛而必捐”[17],由翁之意推之,則雖於道無傷,於義無背,亦存當捐而去之者,而況背義與傷道者乎?翁之論較陸魯士衡則精矣。
余自聞此論,而文家之真諦秘鑰始能識之[18]。乃家貧多事,其業未工,而曩時好文之志,漸且頹落。余之負愧於蓋者,蓋已久矣。翁,楚人也,惜未詳其姓字。而近日楚中文士,恐無逾貢五。衡湘之間[19],方技之老[20]山澤之癯[21],贈我一二言,學之垂三十年而不能成。此其人,貢五倘見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