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志舉,漢族,1903年出生,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夭亡於瀘州青槓灘,年僅38歲。
個人履歷
6歲入志字科班學藝,拜“五匹齊”陳艷卿為師。7歲登台表演,在自貢演《慶春院》一劇中飾小皇帝,由檢場人員抱上弓馬椅。民國二年(1913)志字科班解體,他隨班轉入鈞字科社繼續學藝。
他文武皆長,尤長文生戲。擅演《彩樓配》、《琵琶記》、《紅梅閣》、《酒樓曬衣》、《雙合印》等戲。武生戲如《江東橋》、《打紅台》演來也頗有特色。民國二十八年夭亡於瀘州青槓灘,年僅38歲。
人物性格
張志舉為人溫良恭儉,務求上進,喜同“玩友”交往,愛與文人相親,故獲益良多,造詣殊深。瀘縣清江場戲園落成,特邀張志舉及川劇名角踩台。時值寒冬臘月,仍抱病而往,實難登台獻演,但因當地觀眾渴望一瞻眉宇,乃扮《幽閨記·歇店請醫》中的蔣世隆,出場稍坐片刻以謝。
當地川劇玩友、京劇票友屈毅夫,既有文化,又有錢財,因崇拜而有多年交往。在張志舉患病期間,延醫診治,悉心照料,直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正月尾辭世,費用一概承擔。入殮時著文生裝,棺木黑漆,並從俗開靈建齋。
出柩之日,戲班扮就八仙,用半副鑾駕相送,全場各公口執事人等和各俱樂部同仁,均親臨執紼。人們如此,純由張志舉之技藝與為人所激。迄今墳冢依然,惜墓碑已軼。獨女張韻華系瀘州市川劇團演員,小生、旦角皆能勝任。及門弟子惟瀘縣川劇團李心美、成都市川劇院晏惜君二人。
社會評價
張志舉(1901~1939),一生雖短暫,但參師學藝人不少,名小生曾榮華曾受益於他。
川劇明星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的戲曲劇種。在戲曲聲腔上,川劇由高腔、崑腔、胡琴,彈戲和本省民間燈戲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