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藝師承
劉九強虛心好學,曾向雙流著名玩友李安邦學習《五台會兄》、《三闖轅門》,在溫江又得人稱“西方聖人”的著名川劇玩友教師宋潤生老先生親授《九里山》、《斬經堂》、《打鑾》、《鍘侄》等。由於他不持門戶之見,善取各家之長,唱腔和表演都頗有造詣,在四川、雲南、貴州長等省戲劇界仍享有較高的聲譽。他不墨守成規,把秦腔融入漢劇《鍘侄》的唱段中,別具一格,後來,知名川劇淨角張海舟、譚金良、馮奎官等都以此為范腔。
職業生涯
1928年,他與大師兄劉九玉聯絡名生李天文、名旦岳易鳳等,在漢中組成“三合班”。1932年,“三合班”到四川灌縣,更名“灌縣三合班”,1934年解體後,劉九強改演川劇,多處搭班,長期活動四川一帶。
1952年,劉九強曾受聘在成都川劇院工作,不久到廣漢工農劇團,後任都江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兼溫江地區漢劇團團長、溫江縣政協委員。1957年,年逾古稀的劉九強隨漢劇團赴渝演出,結識川劇名淨吳曉雷。他們互為師友,共同切磋技藝,並作了《牧虎關》的示範演出。
代表作品
《火焰駒》、《打龍棚》、《牧虎關》、《法門寺》、《大香山》、《刁牙審刺》等。
川劇明星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的戲曲劇種。在戲曲聲腔上,川劇由高腔、崑腔、胡琴,彈戲和本省民間燈戲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