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泉剪刀

張小泉剪刀

杭州剪刀的牌子中,除了張小泉還是張小泉,因為他太出名了,杭州人也習慣用了。那么他的歷史卻要追根溯源至明末清初的安徽黟縣人張思家,那時張思家因戰亂率子逃到杭州,在吳山腳下的大井巷內,開設了“張大隆”剪刀作坊,因製作精良,選用的又是浙江龍泉雲和之鋼,生意格外興隆。不過名聲好了,冒牌的就多了。因此小泉之子在張小泉三個字下又加上了"近記"二字,以便顧客識別,至光緒十六年張小泉傳至張永年時,因年幼店內事務由其母親孫氏掌管,孫氏在吳山腳下攔轎告狀,控告商家冒牌,因此知縣束允泰準狀又出示"永禁冒用"告示,並刻石碑立於店門。但總之不管運用何法,卻依然難擋李鬼。張小泉現被列為全國十大剪刀,全國知名商標,早在1915年便已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而在日寇侵占杭州時,儘管在剪刀業中遙遙領先,仍遭受重創,時至破產,但到了解放後卻得到政府關懷發展,成為弘揚民族工業的重要一員。

簡介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
明末清初,安徽人張思家在杭州吳山開設“張大隆”剪刀作坊,所制剪刀質量上乘,生意格外興隆,它在清乾隆年間就被列為貢品。雖說生意興隆,但卻招致同行的冒名仿製,其子張小泉 為區別假冒同名的剪刀,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勢,為保護本身利益,在“張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記”兩字,視為正宗。乾隆年間,張小泉近記剪刀已列為貢品。清宣統三年,張小泉以“海雲浴日”註冊。至解放前夕,張小泉剪刀店瀕於停業,1956年張小泉等32家剪刀店實行公私合營,建成張小泉近記剪刀總廠。1958年6月,改名張小泉近記剪刀廠。張小泉剪刀以選料講究,鑲鋼均勻,磨工精細,鋒利異常,式樣精美,經久耐用而著稱,名揚海內外。

歷史傳說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

很多年以前,有個姓張的鐵匠,整年挑副鐵匠擔走街串鄉,替人家打造鐮刀鋤頭、菜刀鍋鏟。他爸爸也是個有手藝的鐵匠。他媽媽懷他的時候,有一天,在山腳下一個泉眼裡洗衣裳,生下了他,撲通一聲掉進泉水里,趕快撈起來,便給他取個名字叫張小泉。

張小泉長到三、四歲,剛剛能走路,就蹲在爐邊幫他娘拉風箱;長到八、九歲,身個兒比砧子才高出一點點,就和他爸做對手,學著打小錘。等張小泉長成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就接過他爸的大錘了。張小泉自小機靈聰明,肯用心學習,他爸又只有他這一個兒子,盡心把祖傳的手藝教給他。所以沒幾年工夫,張小泉不但學會了祖傳的手藝,自己還在熔、鑄、鍛、打、磨各方面琢磨,想了許多巧方法,打鐵的本領更比他爸高出一頭。他鑄的犁尖,耕起田來又深又快;他打的鋤頭,鋤起地來又輕又巧;從他那兒買的菜刀,剁骨頭也不會卷口。

張小泉一落娘胎便跌進泉水裡,自幼就和水結上了緣。他長大以後,又整天烤在爐旁邊掄錘子,渾身是汗,少不了每天跳進河裡去洗澡。所以,游水的本領和打鐵的手藝一樣,也是很高的。

張小泉有三個兒子,拉扯大了,大兒子就接過了他的大錘,二兒子和阿哥做對手打小錘,小兒子也幫忙拉風箱。張小泉這人別樣都好,就是生性暴躁。他又愛管閒事,打抱不平,所以得罪了財主富紳,在鄉下立不住腳了,爺兒四個只好挑起鐵匠擔子,流浪到杭州,在大井巷內搭個席棚,開起一爿鐵匠鋪來。大井巷在城隍山腳,是一處熱鬧的地方,張小泉在這裡開鐵匠鋪,生意倒很不錯。再加上他的手藝好,出品精,爺兒們又肯下死力做生活,日子倒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起來了。

大井巷裡有口大井,井水很深,也很清涼,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吃這口井裡的水。有一天清早,大家都來挑水,吊起水一看,黑漆漆的,象爛泥漿,臭味直衝鼻子,連隔夜飯都要吐出來。真奇怪,昨天還是清洌清洌的,怎么一夜工夫就變了樣呢?後來到處打聽,據一個年紀頂大的老公公說:他小時曾聽老輩人講過,這大井直通錢塘江,錢塘江上游有兩條烏蛇,隔許多許多年就鑽到這口清涼的大井裡來交尾下蛋。烏蛇嘴裡吐出毒涎,就把井水弄得象爛泥湯一樣。

大家聽了,忙問:“這烏蛇什麼時候才走呀?” 老公公回答說:“那就由它了。”“有沒有辦法制伏它呢?” “要制伏它,那只有下井去跟它拼!”這口深不見底的水井,就是裡面沒有毒蛇,也沒有人敢下去呀!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急得火燒火燎。

張小泉聽說這事,帶了兒子也擠進人群里來看個究竟。他皺起眉頭,想了一回,拉住一個街坊說:“拜託你到酒店買兩壇老酒來!”又拖牢一位鄰居說:“麻煩你到藥鋪買兩斤雄黃來!”街坊鄰居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就照著他把老酒和雄黃買來了。他又回過頭去,朝大兒子吆喝道: “快回家去拿我的大錘!”等他兒子拿了回來,張小泉就把兩斤雄黃倒進兩壇老酒里,順手捧起一壇,“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乾了。接著,解開鈕扣,脫下衣裳,露出紫紅色的胸膛,鼓鼓突突的肌肉。又捧起另一壇酒,往自己頭頂上一倒,嘩啦一聲,雄黃酒從他頭頂直淋到腳跟。大家看了,還來不及問他做什麼,要不要幫忙,他一把奪過兒子手中的大錘,往前小跑幾步,撲通一聲,就跳進大井裡去了。

張小泉喝了、淋了解毒的雄黃酒,跳進井裡後,只覺得身子呼呼地往下沉,沉呀沉呀,好一會兒才沉到井底。他睜開眼睛一看,嗨,井底里寬闊得很哩!他朝東找找,沒發現什麼;朝西尋尋,也沒有發現什麼。後來走到北面盡頭,才看見暗角落裡有兩條漆黑髮亮的烏蛇,有手臂那么粗,頸交頸地盤繞在那裡。張小泉眼明手快,不等兩條烏蛇分開,就揮起大錘,“咣!咣!咣”一連三錘,錘錘都砸在兩條烏蛇相交著的“七寸”上,把兩條烏蛇的頸脖子砸得扁扁的,粘到一塊了。兩條烏蛇就這樣甩甩尾巴死啦。張小泉砸死了烏蛇,便一手提著大錘,一手拎著蛇尾,屏住氣,慢慢地泅出水面來。

等張小泉的頭鑽出水面,圍在井邊守候了一整天的鄉鄰,趕緊放下繩索,一把一把地將他拉上來。張小泉爬出井口,就把兩條烏蛇往地上一摔,咣一聲,把人們嚇了一大跳。大家起先很害怕,後來看它一動不動,真的死了,才敢走近去,伸手摸摸,冰涼冰涼的,拿棒子敲敲,梆硬梆硬的直響。傳說這是兩條烏蛇成了精,煉成鋼筋鐵骨的緣故,張小泉要不是個老鐵匠,恐怕還收伏不了呢。除掉了烏蛇,大井裡的水又變得清洌洌了。

張小泉把兩條死蛇拖回家裡,看看又想想,想想又看看,看了三天,思了三夜,在紙上畫出一個圖樣來。爺兒四個就照著圖樣,在蛇頸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釘子,把蛇尾巴彎過來做成把手,又將蛇頸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飛快飛快的。這樣,就打造出第一把很大的剪刀來。爺兒們高興極了,便將這把剪刀掛在鐵匠鋪門前,當做招牌;又仿著打造出許多剪刀出賣。

以前,人們還不知道用剪刀,裁衣用刀子劃,斷線拿刀子割,很不方便。張小泉造出剪刀以後,裁衣剪線那就輕快方便得多了。因此大家到張小泉鐵匠鋪來買剪刀,差點擠破了這小鋪子,踏平了這店門檻,忙得張小泉爺兒四個,光打剪刀都來不及賣。

張小泉剪刀的名氣後來越傳越大,銷路也越來越廣,便成了聞名全國的杭州特產。張小泉死了以後,他的三個兒子各立門戶,三家鐵匠鋪都用“張小泉剪刀”的招牌。張小泉還收過不少徒弟,他們知道了,就說:“兒子好用阿爸的招牌,徒弟也好用師傅的牌子!”於是,也都掛起這個招牌來。兒子傳兒子,徒弟傳徒弟,杭州的“張小泉剪刀”店也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清了。還有一些人鑽空子,冒充張小泉的子孫或者徒弟,也掛同樣的招牌。所以到後來,杭州的刀剪鋪掛的都是一色“張小泉剪刀”店的招牌。

歷史沿革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

"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我國傑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讚美詩。張小泉剪刀,向以嵌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鎖軸牢固,鍍層光亮,開合和順,刻花精巧,式樣美觀,經久耐用聞名中外。在一次剪刀評比會上,人們曾把40層白布疊在一起,有各種剪刀試剪,唯獨張小泉剪刀,張開利嘴,咔嚓一聲,一次剪斷,連剪數次,次次成功。檢查刃口,鋒利如故,為其他剪刀望塵莫及。香港一家廣播電視公司還攝取了用一號民用剪,一次剪斷70層白布不缺口接著又剪單層薄綢不帶絲的精彩鏡頭,足見其質量之高。

張小泉剪刀的製作,已有300多年歷史,明末清初就已出名。它的創始人叫張思家,是安徽人,世代從事剪刀行業。張小泉的父親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後在黟縣城邊,開了個張大隆“剪刀鋪”,前店後家。張思家做事認真,他打磨的剪刀,堅韌鋒利,備受人們的稱讚。清兵入關生他逃到杭州,在城隍山下開設"張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鑄造技藝,在打制剪刀中運用了"嵌鋼"(又叫鋪鋼)工藝,一改用生鐵鍛打剪刀的常規。他還採用鎮江特產質地極細的泥精心磨製,使剪刀光亮照人。他的兒子張小泉,繼承父業,苦心鑽研,制剪技術又有提高,生意十分興隆,有人冒“張大隆”牌號,他便把招牌改為“張小泉”。
清兵入關時他父子倆逃到杭州,在吳山腳下的大井巷內,開設了“張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鑄造技藝。在打制剪刀中運用了“嵌鋼”(又叫鑲鋼)工藝,一改用生鐵鍛打剪刀的常規,選用的又是浙江龍泉、雲和之鋼,還採用鎮江特產質地極細的泥精心磨製,使剪刀光亮照人,生意格外興隆。張小泉子承父業後,由於製作認真,質量上乘,加上地處清河坊一帶,是杭州商業中心,故而生意興隆,利市十倍。

明末清初,安徽人張思家在杭州吳山開設“張大隆”剪刀作坊,所制剪刀質量上乘,生意格外興隆,它在清乾隆年間就被列為貢品。雖說生意興隆,但卻招致同行的冒名仿製,其子張小泉為區別假冒同名的剪刀,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勢,為保護本身利益,在“張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記”兩字,視為正宗。
清康熙二年(1663年),張小泉剪刀始創於杭州,後成為聞名遐邇的“五杭”產品之一。為防別家冒用張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名字“張小泉”。
正當張小泉發展勢頭蒸蒸日上時,日寇侵占了杭州,張小泉剪刀儘管在剪刀業中遙遙領先,但仍遭受重創,瀕於破產。新中國成立後,張小泉剪刀保持了其傳統特色,並在工藝、產量和質量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高。1957年“杭州張小泉剪刀廠”成立,現在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剪刀生產企業。

乾隆年間,張小泉近記剪刀已列為貢品。清宣統三年,張小泉以“海雲浴日”註冊。

據說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時,喬裝打扮,混入香客之中,信步上山遊覽。正當遊興正濃,天公卻不作美,突然下起雨來,只好下山尋屋避雨,匆忙中走進一間掛著寫有"祖傳張小泉剪刀"字樣招牌的作坊。乾隆好奇,順手拿來一把剪刀一看,只見寒光閃爍,鋒利無比,便買了一把帶回宮去。他很喜歡這把剪刀,作為宮內用剪。從此,張小泉剪刀名聲大作,打出“張小泉”牌號做剪刀的,最多時曾達到86家,出現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的盛況。

宣統元年(1909年)傳至張祖盈時,制剪技術在杭已傳八代,他以“海雲浴日”商標,送至知縣衙門,並報農商部註冊,商標上還加上“泉近”字樣。

1915年,張小泉近記剪刀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從此剪刀遠銷南洋、歐美一帶。門市平均每月銷售大小各種剪刀計一萬餘把。

1917年張祖盈將剪刀表面加工改為拋光鍍鎳後,更受顧客的歡迎。當時師傅、徒工、店員人數已達八十多人。

1926年獲美國費城世博會銀獎。至解放前夕,張小泉剪刀店瀕於停業,1956年張小泉等32家剪刀店實行公私合營,建成張小泉近記剪刀總廠。

1958年6月,改名張小泉近記剪刀廠。張小泉剪刀以選料講究,鑲鋼均勻,磨工精細,鋒利異常,式樣精美,經久耐用而著稱,名揚海內外。

2000年,張小泉企業整體改制,轉變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為“張小泉”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企業順利通過轉制,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向現代企業制度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剪刀特色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

張家產業數易其主,但張小泉及其後代卻給人們留下了精湛獨特的剪刀製作工藝,當時總結出來的72道工序,是一代又一代勞動者的智慧和心血的結晶

張小泉傳統制剪工序中有兩項精湛獨特的製作技藝歷經磨練被延續下來,一是鑲鋼鍛打技藝,造剪一改用生鐵鍛打剪刀的常規,選用浙江龍泉、雲和的好鋼鑲嵌在熟鐵上,並採用鎮江特產質地極細的泥精心磨製,經千錘百鍊,製作成剪刀刃口,並用鎮江泥磚磨削;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藝,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飛禽走獸等紋樣,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傳統民用剪刀是張小泉的起家產品,它有“信花、山郎、五虎、圓頭、長頭”五款,靠鑲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式樣精巧、刻花新穎、經久耐用、物美價廉等十大特點稱雄制剪業。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我國傑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讚美詩。

張小泉剪刀創始人張小泉曾立下“良鋼精作”的家訓,340餘年來由其後人身體力行,成為張小泉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張小泉剪刀廠“質量為上,誠信為本”的經營宗旨和"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的精神即源於此。

張小泉剪刀在繼承傳統技藝基礎上不斷創新。它已成為我國剪刀行業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好,銷路最廣的一家企業。產品形成了工農業用剪、服裝剪、美容美髮旅遊禮品、刀具系列等100個品種500多個規格。最大的剪刀1.1米長,重28.25公斤;最小的旅行剪只有1寸長,4錢重,可放入火柴盒內。

傳承意義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張小泉剪刀選用優質中碳鋼鑲嵌鍛制刃口,經過72道工序製成。其“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剪下鋒利、開合和順、樣式新穎、手感輕鬆”的特點,一直為人所稱道。現在張小泉剪刀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到世界40餘個國家和地區。

上世紀50年代,生產一把剪刀是在“一隻風箱一把錘、一塊磨石一隻盆、一把銼刀一條凳”的簡陋條件下經過72道工序才完成的,而如今,張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產工序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生產工序最少的只需9道。隨著衝壓、注塑工藝的大面積套用,傳統的工藝逐漸被遺棄,即使是仍在採用的幾道傳統工序,也只有退步,沒有進步。眾多制剪工人年事已高,無法親自操作。致使這一古老的手工藝出現傳承斷檔,如今能夠從頭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不復存在,張小泉剪刀鍛制工藝急需搶救、恢復。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浙江省杭州市的施金水、徐祖興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現代發展

杭州張小泉剪刀廠生產的產品,自然比乾隆皇帝看到和使用過的更為精彩。這家廠在繼承傳統技藝基礎上不斷創新,已成為我國剪刀行業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好,銷路最廣的一家企業。

1984年,年產剪刀已超過1500萬把,比解放前最高處產增長7倍多。產品有100多個品種。民用剪刀有尖頭剪,闊頭剪,長頭剪,裁衣剪等50多種;工業用剪有服裝剪,皮革剪等30多種;農用剪有桔剪羊毛剪等10多種。

近年來, 還研製出彩色旅行剪,照相花過剪,家庭多用剪,畜牧三用剪等30多種。最大的園藝剪 有36寸長,七斤多重;最小的旅行剪只有1寸長,4錢重,可放入火柴盒內。在全國曆次剪刀質量評比中,這家廠的產品,均名列第一,還榮獲國家銀質獎章。張小泉剪刀式樣繁多,精緻美觀們不僅把它作為日用品,還把它當成工藝品,買來一過使用一過欣賞,或饋贈親友。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人物介紹

張小泉剪刀的製作,已有300多年歷史,明末清初就已出名。張小泉剪刀,向以嵌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鎖軸牢固,鍍層光亮,開合和順,刻花精巧,式樣美觀,經久耐用聞名中外。
張小泉,明末安徽黟縣會昌鄉人。其父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小泉在父親的悉心指教和實踐中,也練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藝。
明朝末年,災害頻繁,烽煙四起。黟縣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為業,小泉刻意求師訪友,技藝大進。經過反覆琢磨,終於創製出嵌鋼製剪的新技術。他選用聞名的“龍泉”鋼為原料,製成的剪刀,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刀口鋒利,開閉自如,因而名噪一時。一些專業藝人如裁縫、錫匠、花匠等慕名前來定製剪刀。

榮譽

張小泉剪刀以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刃口鋒利、式樣精巧、刻花新穎、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品種繁多、經久耐用、物美價廉而馳名中外。它在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和1915年巴拿馬賽會上分別獲得銀獎和四等獎。如今的張小泉剪(zhang1 xiao3 quan2 jian3)刀廠已成為中國(chang3 yi3 cheng2 wei4 wo3 guo2)剪刀行業中的大型企業。所產剪刀,裝潢美觀,品種規格齊全,分為工業用、農業用和民用三大類。此外,還有旅行剪、繡花剪、照相花邊剪等。

品牌發展

1963年,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副廠長范昆淵在(chang3 fu4 chang3 chang2 fan4 kun1 yuan1 zai4)上海《解放日報》上刊登了為張小泉剪刀徵求商標廣告,反應熱烈。200多張設計稿讓范廠長足足花了兩個晚上的時間,才從中挑選出了5個比較滿意的圖案。隨後,這五份候選圖案被貼在牆上,經過工人們七嘴八舌的品評,最終選中了一把黑色剪刀上面“張小泉”三個字的圖示,簡單質樸。這是張小泉解放後的第一個商標圖案誕生。成名於明末清初的張小泉剪刀,在(_zai)這之前、之後都沒擺脫被仿冒的命運。

光緒年間對張小泉品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張小泉剪刀廠房張小泉剪刀廠房

“當時還有作品是用外文寫的,我們想想還是用中文的好,比較符合張小泉的傳統意義。”范昆淵至今對當時選中的商標非常滿意,“這么多過去了,再看看這個商標,還是可以的。”不過,當廠里的辦事人員急著向工商管理部門申請註冊登記商標時,卻把對設計者的酬謝承諾忘得一乾二淨。刊登的廣告裡稱,一旦設計錄用,將給酬金200元。但直到過了一兩個月,商標的設計師——滬東造船廠的一位技術員寫信提意見,范昆淵他們這才想起忘了付酬金,忙把錢寄給對方。提起這段小插曲,范師傅一直覺得歉意。
1963年註冊的張小泉剪刀商標。
1964年,該商標成功註冊。這是建國後,張小泉剪刀廠註冊(chang zhu ce)的第一個商標,並一直沿用至今。
1963年,同樣為商標奔忙的還有不少工廠。是年4月10日,國務院公布《商標管理條例》,規定商標實行全面註冊。要求對現有商標進行一次清理整頓,凡是生產正常、通過市場流通行銷面廣的產品,都應當使用商標,並且必須註冊。不註冊的商標一律不許使用。
然而,生產資料“公有制”前提下的計畫經濟,理論上否定了商品的存在,用來區別商品、保護私權的商標也就沒有了意義。特定時期里,商標被人為規定成了代表商品一定質量和規格的標誌。政府加強商標註冊管理,目的是為了監督企業進步商品質量。1950年代,老工人刻花。以前張小泉3個字就是通過手工刻花做上去的。

1966年文革開始,商標註冊也隨之停止。

中華百年老字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老字號是百年競爭中沉澱下來的百年不變的傳統精華。老字號以自己的特色獨樹一幟,曾經全國各行業共有老字號商家約一萬多家,目前仍在經營的不到千家。讓我們再一次了解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名字。

特色杭州之百年老字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