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張家宅街道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區境東部。東起成都北路,西至江寧路,南瀕南京西路,北臨山海關路折,經石門二路至新閘路。面積0.6平方公里。1992年有居民16933戶,48590人。設26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設在北京西路707弄48號。有特級影院美琪大戲院和新華電影院、上海聯誼俱樂部、華夏樓、麗都舞廳、大都會歡樂園、上海評彈回鄉音書苑和新成游泳池等文娛、體育場所9所。有大專院校1所、中學5所、國小6所、聾啞學校1所。建承中學是40年代中共在白區的重要據點之一;有創辦90多年的育才中學。境內有專為少年兒童服務的文化單位、商店、幼托園所21家,有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有宋慶齡題名的少年兒童書店等。有市政協等市級機關36家。境內革命史跡有:成都北路741弄麗雲坊54號是民國16年周恩來主持的中共中央組織部舊址;泰興路383弄91號是中央特科所在地。街道集體企業經過建設和發展,擁有固定資產百萬元。經多次變革,街道各類三產企業又有新的發展。至1992年,共有獨立核算企業39家和城市信用社1所,年創利165.5萬元,上繳稅金185.9萬元,為精神文明建設奠定物質基礎。1984~1986年,街道計畫生育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1987~1992年又被評為市先進集體。1986~1992年,街道被評為市衛生整潔街道、市二級衛生街道。1986、1990年被評為區文明街道。1991年,街道獲市人民調解先進集體稱號。1992年,民政工作獲上海市民政全優街道和社區服務示範街道稱號。
歷史人文
19世紀中葉,境內溝浜縱橫,有王家厙、張家宅、陳家巷等村落。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殖民主義者越界築路,到20世紀20年代,境內馬路網路已經形成。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郵政支局。民國4年(1915年),英商華洋德律風公司西區交換所在麥特赫司脫路(今泰興路)建成。二三十年代又相繼建成卡德大樓、泰興大樓、德義大樓、大華公寓和東,西王家厙花園等一批西式樓群,居住者主要是外國僑民和中上層人士。這一時期,境內北半部也填浜築路,建成一批簡房陋舍和石庫門裡弄住宅,居住著眾多的勞動民眾和八一三事變後從閘北遷來的難民。隨著居民區的形成,商業、服務、文化娛樂場所也應運而生,如南京理髮公司、彭氏(光藝)照相館、卡德池浴室、湯姆生皮鞋店和夏令配克影戲院今新華電影院)、麗都花園等,都在這一時期建成開業。境內還設有燕子窩(吸鴉片場所)12處和花會筒(賭窟)、妓院26家。解放後,人民政權蕩滌舊社會的污泥,街道里弄出現了新面貌。境內有市、區屬工業企業30家和商業事業單位306家,一些名特和專業商店主要集中在南京西路和石門二路。有南京美發公司、第一西比利亞皮貨公司、友誼商店古玩分店、新成電腦印刷公司、上海電視機商店、上海和大眾出租汽車服務公司等。
社會事業
1958年8月,張家宅地區率先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和社會服務的試點。她們騰出房子,自力更生辦起縫紉、玩具、電訊等10個生產大組、食堂3所、幼托園所11所,以及洗衣組、服務站、婦女業餘學校等。9月30日,張家宅里弄生產福利合作社成立,有社員401人。隨後,還組織一支婦女隊伍參加滬閔公路、吳涇鐵路和開掘新瀏河的義務勞動。湧現許多先進人物,有被譽為“蜻蜓姑娘”的生產能手、工場總主管朱琴;婦女幹部莊寶娥進行技術革新,改裝成電動洗衣機。上海和中央報刊均作了報導。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以此題材創作攝製故事片《萬紫千紅總是春》,在全國放映。各省、市3.5萬餘人前來參觀。聯合國官員和美國著名作家路易斯・史特朗等30多個國家、1000多人前來訪問。吳玉章、蔡暢、康克清、李維漢等親臨視察。張家宅居委會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集體,並由莊寶娥為代表出席全國群英會和全國婦女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大會。1973年,鄭家巷居委會與派出所民警陳明德首創集工療、藥療、娛療和教育為一體的精神病人工療站。在80年代中期,又建造社會福利中心、文化中心各1所,創辦敬老院、託兒所、老年學校。對境內街巷簡陋房屋翻修改造,在北京西路、泰興路、大田路等地拆除一批危舊房屋,新建工房6.4萬平方米。同時建造南西、南泰、康樂和市政協等大樓5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