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故居

張國燾故居

張國燾的故居位於金山鎮山明村,距江西上栗縣15公里。故居始建於清朝康熙59年(1720年),占地面積26畝,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共108間,由多條里弄和48個天井把整棟建築連為一體。上栗縣政府為發展旅遊,最終將張國燾故居修復起來。

基本信息

簡介

故居故居

張國燾出生豪門望族;因其父張覲王光系清末拔貢,又曾任浙江省審判廳推事等職,權傾一方,鼎盛時期故居曾十分繁榮,是當地著名的富豪之家。張國燾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1938年4月初,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陝甘寧邊區,投靠中國國民黨;4月18日被開除黨籍,不久加入軍統從事反共特務活動。其胞弟張國庶為中共江西省省委第一任書記,1930年被反動派殺害,1989年被追認為烈士。

張國燾故居位於萍鄉市上栗縣城20公里的金山鎮山明村桎木山下,座北朝南,前朝筆架山,後靠桎木山。整棟建築平面布局緊湊,門樓平展、開闊,是典型的圍屋形式。故居工程規劃面積為9811平方米,整體修繕面積5568平方米,整體建築工程總造價1000萬元。

整棟建築為單層瓦房,以中庭為主軸線向兩側發展。由於中庭進深較大,為解決採光,中部設有40餘平方米的採光天井。大門正對中庭大廳,大廳專供全家操辦喜事和過年過節時的聚餐之用。大廳後部設有祖堂,供全家祭祀之用。中庭大廳兩側基本對稱,各住三兄弟(張國燾父親有六兄弟)。每戶都有自己的客廳、廂房、廚房。戶與戶之間由磚牆隔而不斷,由48條里弄和48個天井把整棟建築連為一體,各房間*內天井採光和通風。整棟建築外觀質樸,結構簡煉,除中庭大廳由於跨度大採用了木柱、木樑的木構架結構外,其餘均為磚基磚勒腳,土坯磚牆到頂,山牆擱木檁條冷攤瓦。由於大多房間內天井採光和通風,所以多採用木門和木雕花格窗,有些做工還比較精細。

歷史

原來的山明村全是張家族裔居住,共有6戶,房108間,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土改時,張家房屋都分散給了幾十戶農民。解放後,只有張國燾的三弟一家守在老家。張人開是張國燾三弟的孫子。小時候,如果聽到別人說“張國燾”的名字,他馬上會離得遠遠的,怕人提起這個堂祖父。

修復故居

張國燾故居張國燾故居
兩年前,江西上栗縣打算啟動修復張國燾故居,曾引起全國熱議。有人稱,張國燾叛黨,是歷史罪人,不應修故居。但有歷史學家認為,歷史人物無論正反,凡是產生過影響的,其遺物遺蹟都應給予適當保護,還歷史本來面目。如今,上栗縣政府為發展旅遊,最終將張國燾故居修復起來。4月15日,上栗縣文化館館長劉中海說,縣政府投資近千萬修復張國燾故居,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做內部裝飾,準備於2011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這次修建張國燾故居,讓張人開感到,現在人們開始正視當年的歷史,公正對待張國燾的功過是非。

張國燾、張國庶故居第一期修繕工程近期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預計第一期的主體工程將於2011年5月底竣工。張國燾故居第一期修繕工程於2010年9月份動工,總面積約3250平方米,投資金額為58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