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鎮[四川南充儀隴縣]

張公鎮[四川南充儀隴縣]
張公鎮[四川南充儀隴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公鎮,是中國地名,也是一個消歧義詞條。在中國有兩個張公鎮:一個是位於江西省進賢縣的張公鎮,另一個是位於四川省儀隴縣張公鎮。本詞條將對這兩個“三里鄉”分別做以下詳細介紹。

江西省進賢縣張公鎮

張公鎮鎮政府辦公大樓

進賢縣張公鎮位於南昌東南郊52公里、縣城西郊8公里處,距昌北機場75公里。位於進賢縣城以西320國道線7公里處,東臨民和鎮,南接白圩鄉長山晏鄉,西鄰文港、溫圳鎮,北連泉嶺鄉羅溪鎮。境內北有320國道浙贛鐵路(設張五廟火車站)、中有梨溫高速公路、南有316國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插而過。

概況

張公鎮張公鎮黨委書記:王桂珍
張公鎮區域總面積44.9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共117個自然村。轄(黨溪、牛溪、九房、全福、鄭坊、渣蘭、老王、銅嶺、邵禾、城上、新城、張廟)、1個居委會,2001年張公鎮總戶數7174戶,人口31875人(其中非農人口3428人)。鎮政府駐地座落於320國道和浙贛鐵路張王廟車站的高橋集鎮。

張公鎮1989年3月鄉政府由張王廟遷至高橋,1995年撤鄉建鎮。張公鎮山青水秀,物阜民豐,交通極為便利,素有魚米之鄉,黃金地帶的美譽。

歷史文化

張公鎮張公鎮-鎮長:李珍珊
張公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遠在宋政和2年,吳居厚即任洪洲、知洲,著有《吳居厚集》100卷,《吳居承奏疏》120卷。境內古遺蹟白馬寺,高橋寺等寺廟仍依稀可辨。張王廟的傳說自古至今,撲朔迷離,經久不衰。相傳這裡原是座荒山坡,住著張、王兩姓人家,坡下有座寺廟,因王盛張衰,故以王姓為主,進稱王廟。斗轉星移,王姓由盛而衰,張姓人丁興旺,日漸發達,想揚眉吐氣,要將王廟改為張廟,王姓人家不依,雙方爭執不下,就到縣衙門打官司,向縣大爺討個公斷。誰知這縣太爺原本是個糊塗官,又同時收受了兩邊的財禮,就來個“糊塗官判糊塗案”各打50大板,兩頭兼顧,把王廟改成張王廟,村就因這廟得名。另有一說坡下寺廟主要供奉的是張公候王菩薩,故稱張王畝。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張公人才輩出,蒸蒸日上,被譽為“藏龍臥虎”之地。

基礎設施

張公鎮江西省進賢縣張公鎮

城鎮街道全面實現路面硬化,環境美化、景點亮化;閉路電視(不久即可實現廣電光纜傳輸聯網)、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訊基站均已建成使用;張公鎮教育事業發達,設有幼稚園(全民)1所、國小12所、國中2所、完中(縣辦)1所;境內駐有江西省紅壤研究所和江西省五里墾殖場園藝場兩個省屬單位,有縣辦張王廟水力發電廠有張九、張羅、東九三大灌溉渠系;縣各部門的派出機構公安、法庭、工商、稅務、衛生、水利、電力等一應齊全。昔日“山青水秀、魚米之鄉”的讚譽,如今又冠上了“交通便利,通信發達,設施完善,區位優越”的光環。

經濟建設

張公鎮果園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張公鎮的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1年,張公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32022萬元,財政收入達到4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39元。
2002年張公鎮新一屆黨委、政府著力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財政富鎮,環境美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思路,實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和小城鎮建設步伐,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建設,嚴格管理”的原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引農造城,引商建城。張公小城鎮(320國道線上)的住宅與經濟開發區框架已搭成;316國道線上的珠港工業園區首期占地100畝基礎設施建設也已告完成,可安置近20家企業落戶;與此同時,高橋集鎮日供水量2000噸的自來水廠、廣電光纜傳輸(聯網)、高橋至張王廟5公里公路硬化,專業的農產品與肉鴿交易市場、醫用膠囊廠的技術改造及“依託320國道、建造工業走廊”等工程項目正在招商、洽談、籌建中。
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搶抓機遇,著力形成地方特色,打造張公品牌,提高張公品位。通過招商引資大力興辦企業,引資近2000萬元;江西進賢石油化工容器總廠、江西省群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油罐、彩鋼板、輕鋼結構產品享譽全國,並跨入江西省鄉鎮企業百強之列;機械鑄造、糧油加工、建築、建材、文化、生活日用品生產等傳統優勢更加充分發揮。養殖業形成了水產、畜禽兩大特色,尤其以養雞、養肉鴿、養豬、養鵪鶉四大養殖聞名全市,其中肉鴿暢銷鄰近省市。5000畝果園依託紅壤所技術優勢,已全面投產。5家花生加工廠年加工能力達2千萬斤以上,居南昌市首位,產品暢銷省內外市場,深加工企業日漸上規模。

城鎮建設

張公鎮小區建設

張公鎮在推進小城建設中,著眼於“統籌城鄉發展,最佳化人居環境,造福張公人民”,傾力建設高橋一鎮四區。

投資300多萬元進行整修,重建的高橋街居民生活區燈亮路平,花紅草綠,街淨人和,處處發散出和諧之光。綜合商貿區,生活超市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餐館、商店生意紅火,顧客絡繹不絕;整個商貿區內,一股旺旺的人氣。由外商計畫投資1000萬的大型超市,星級酒店正在籌建中。由外商計畫投資900萬的農民新村建設,其規劃從高起點、高標準實施,在綠地覆蓋,娛樂休閒,公共管理等方面創一流水平,從而為高橋凝聚人氣,集聚財氣,創造商氣,使農民新村成為張公的景點,進賢的亮點。行政服務區以亮麗的道路、優美的環境,普及的綠地,完善的公共設施更好地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現在,高橋街規劃面積由原來的0.3平方公里,擴大到2平方公里,正朝著綠水青山相依,基礎功能完善,都市風情濃郁的現代小城鎮的目標穩步前進,達到通自來水、通公車的萬人居住城鎮之目標。
在小城鎮建設中,張公鎮黨委、鎮政府堅持嚴格規劃,建管並重,量力而行,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鎮承載功能。其著重抓了以下三點:一是科學定位,把城鎮建設與鎮工業第三產業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結合起來,根據自己的主導產業和區域特點,合理確定自己的發展類型;二是高起點規劃,從長遠的眼光,全新的思路,超前的意識,統籌謀略,最佳化分布;三是高標準建設,堅持規劃一步到位,分期組織實施,做到精心設計,突出風格,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為更好地指導小城鎮建設,張公鎮編制了《張公鎮小城鎮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在2005年,小城鎮建設規模0.3平方公里,到2010年,鎮區面積2平方公里,到2020年,再造一個新街區,鎮區面積4平方公里,鎮區人口超過1.5萬人。
鎮政府先後修建了群力大道、張文路、府前路、章饒路、富民路、沿河路等水泥街道,其中群力大道鋪設彩色地磚,放置盆景。張文路、府前路、章饒路、富民路全部實行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張公鎮村村達到了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通電視、通公路。鎮區內、路類、高桿燈、裝飾燈、下水道、綠化帶、垃圾中轉站、瓜皮果殼箱、灑水車、掏糞車等市場基礎設施全部到位。為了豐富城鄉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張公鎮興建了休閒廣場、電視差轉台、文化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健康向上的民眾文化活動在我鎮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計畫投入建設的項目有沿河路的改造及美化、綠化、亮化工程,並計畫新裝路燈100餘盞,盆景5000餘盆,鋪設彩色道板5000平方米,草坪3000平方米。客商投資賓館、酒樓、農民新村正在籌建中。
為了使小城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張公鎮2005年成立了小城鎮建設委員會,把小城鎮建設工作列入了議事日程,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訂了《張公鎮區建設管理規定》、《張公鎮區環衛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2008年又出台了《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堅持做到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審批“一枝筆”。

四川省儀隴縣張公鎮

張公鎮四川省儀隴縣張公鎮

張公鎮屬於四川省儀隴縣轄鄉。1950年建張公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1.8萬。轄長坪、百鎖、樂安、金埡、青春、大門、躍龍、黃連、雙廟、繁榮、玄山、盤龍、新生13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農機廠、小水電站。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子。養殖豬、蠶、家禽等。土特產有黃花、蘑菇。

概況

張公鎮張公鎮
四川省張公鎮位於儀隴縣城東北方向,距縣城78公里,東鄰巴中市尹家鄉下八廟鎮,北靠閬中市望埡鎮,南依三蛟鎮,西與老木鄉接壤。

幅員面積32.6平方公里,轄13個農業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92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總居民戶4702戶,總人口18181人,其中:農業戶4525戶,人口17402人,非農戶177戶,人口779人。

2007年張公鎮總面積32.6公頃,總耕地面積12524畝,張公鎮生產總值8272萬元;增長10%;糧食總產975萬公斤,增長2%;料產量72萬公斤,增長2%;生豬出欄2.5萬頭,人平1.5頭;人均純收入達3259元。

旅遊資源

張公鎮張公鎮黨政負責
百勝湖,又名百勝水庫,位於儀隴縣西北隅的張公鎮,是20世紀60年代初建造的一座人工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百勝湖自然風景區,由罈子灘、沙河子、硝洞灣、蔣家灣、烏灘河、譚家橋等13道山灣狹谷組成。從“春歸來”水榭乘舟盪游湖中,但見四周群山環聳,巒崮疊嶂,山間松柏密布,蒼翠欲滴,竹林農舍,掩隱其中,湖潭碧水如黛,清澈見底,微風吹拂,水波不興。百勝湖風景區四季風景各有千秋,可以任君選時出遊,令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四時暢游百勝湖,山水融情情更篤。陽春三月,春光燦爛,泛舟湖中,悠揚自樂,湖畔山花吐艷,裝點岸崖,水中魚群追逐,波光粼粼,一幅春景畫卷,美不勝收。盛夏荷月,暑氣人消,舟盪湖區,自選淺灘游泳,涼意醉人,忽見白鶴林中,罕有的銀鶴群在此隱居繁衍,時而展翅藍天,翱翔嬉戲;時而停息山林,窺視動靜。此乃近年愛鳥活動蓬勃興起後出現在偏僻山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金秋時節,金風送爽,丹桂溢香,楓槓葉紅,夾染林叢,紅黃橙綠給山間喬灌混雜林帶披上了五彩斑讕的輕紗。此時登舟閒遊湖上,觀景賞秋,領略大自然恩賜的良辰美景,最是賞心悅目。小陽初冬,野菊凋謝,月季怒放,擇晴日來游湖上,或乘舟賦詩,或岸邊垂釣,或憑欄聊天,或登山攬景,各取所好。

百勝湖風景區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儀隴西北部發展最神速的一處自然風景旅遊區,交通方便,遊樂項目多樣,是旅遊休閒度假的理想去處。原縣人大主任張思智,春遊百勝湖,感慨萬千,曾撰七律一首,以抒情懷,詩云:
常駐凌霄星月境,查德水鄉格外親。
輕舟細浪雲天笑,幽谷濃蔭漏日明。
釣客若痴仙鶴醉,錦鱗翩躚麗鳥呤。
別戀依依黃昏後,夢裡未消碧波情。

經濟產業

張公鎮張公鎮紙板方格蔟養蠶
2008年6月,張公鎮為了激發蠶桑發展活力,創新蠶桑發展機制,引導該鎮盤龍村有經濟頭腦的村民劉發保,轉包盤龍村和新生村待開發土地220多畝,搞起以蠶桑中藥材蔬菜為主的農業綜合開發,僅蠶繭這一項,該片土地一年可創產值12萬元左右。

紙板方格蔟是蠶用蔟具中最理想、最優良的一種蔟具。紙板方格蔟與草籠蔟相比,具有省工、省時、高效等優點。劉發保在10張秋蠶上蔟中,也全部用上了紙板方格蔟。

張公鎮2008年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蠶業發展之路,重點打造樂安、盤龍等五個蠶桑基地村,到2008年9月份全鎮已發蠶種800張,組建蠶業合作社12個,推廣紙板方格蔟2萬片,培育年養蠶10張以上的大戶41戶,20張以上的大戶15戶。

張公鎮黨委書記羅銘表示:“張公鎮在抓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張公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主要做了機制創新工作,全鎮成立了產業合作總社。生、獺、蠶桑,各村成立了產業合作分社,把千家萬戶用產業合作組織聯繫起來,走向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