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男,漢族,1933年1月生,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53年11月入黨,1956年7月參加工作,莫斯科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2年至1956年北京地質學院專業學習。1956年至1958年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58年至1962年莫斯科石油學院石油地質綜合勘探專業學習,獲副博士學位。1962年至1978年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教師,1978年至1984年華東石油學院地質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至1986年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主任,1986年至1989年華東石油學院副院長,1989年至1994年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黨委書記,1994年至今石油大學校長。1988年晉升為教授,1992年被選為享受政府特別津貼的科技專家,1993年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97年被莫斯科石油科技大學授予名譽博士,2002年任俄羅斯自然科學研究院外籍院士。1986年以來,曾任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地學部主任。現任中國石油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學會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
詳細介紹
教育家
張一偉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自幼深得其伯父———中國著名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的培養和教育,他一直把張將軍所倡導的“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人生座右銘。他長期在教學第一線潛心工作,總結並確立了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他曾三次組織進行石油勘探類教材的編寫,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並出版多部專著,為石油勘探教學做出了突出貢獻。他重視生產實踐與教學科研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創新知識相結合、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堅持並倡導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複合型人才,為開拓學校的新局面、探索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規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中國石油行業的振興發展做出了最重要貢獻。
成就及所獲榮譽
1992年,他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有突出貢獻教育專家”。他曾多次帶領師生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的科技攻關,並緊密結合學校特點,堅持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方向,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為中國石油行業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複合型人才。他擔任學校主要領導職務後,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關於石油高等教育的發展戰略和指示精神,搶抓機遇,使學校首批躋身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為北京和華東兩校區明確了辦學方向,夯實了發展基礎,學校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學科建設水平、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他積極推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努力使學校建設成為新科學、新思想的發源地、傳播地。他組織成立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實體—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油藏描述與預測研究所等,吸引聚集了眾多國內外優秀人才,成為國內有較大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他還主持創辦了《石油科學》(英文版)學術期刊,並擔任編委會主任、名譽主任,為該期刊的發展並最終被SCI收錄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石油大學理事會理事長
他兼任石油大學理事會理事長,致力於推動北京和華東兩校區與四大石油公司的全面合作。他擔任中國石油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後,以其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在高等教育界的影響,積極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出謀劃策,他堅持貫徹教育部對我校提出的“共舉一面旗,共同謀發展”的方針,為維護北京和華東兩校區的共同利益全力以赴,奔波操勞。
地質學家
張一偉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及時抓住學科發展和生產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推動和發展了相關的理論和前沿科學。他多次組織大型野外及油區的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的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多次深入川鄂地區、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等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為中國尋找更多的油氣資源,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風餐露宿、孜孜不倦。
組織多項科研攻關
他曾組織多項大型套用基礎及基礎套用研究的科研攻關,推動了盆地構造研究,發展了“地殼波狀運動”學說,並將其套用到含油氣盆地分析和石油構造分析中,對板內含油氣凹陷的形成、演化及油氣分布規律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彌補了板塊學說的不足。他還在國內率先開展油藏描述攻關,並提出“以地質為主體,多學科一體化研究”的新思路,與大港油田合作承擔的“改善棗園油田開發效果”攻關課題,首次在國內成功地研製了一套針對中國陸相、高度非均質性、早期注水開發斷塊油藏的精細描述方法。他還推動和組織了油氣成藏基礎理論研究,在“脈動式和突髮式油氣運移及成藏”認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一系列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省部級、國家級獎勵。
他以在石油地質學界新穎的學術觀點和廣泛的影響,1997年被俄羅斯國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氣科技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地質界最高榮譽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02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周恩來總理為他題詞
在半個世紀之前,周恩來總理曾為他題詞:“為加強國防力量而努力”,激勵他投身祖國建設,獻身石油事業。他不辜負周總理的殷切期望,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獻給了中國的科技事業,把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獻給了中國的石油高等教育事業。他集教育家、地質學家、社會活動家於一身,建立了卓著業績。作為著名教育家,他多次強調指出“唯有人的素質是不能引進的”,在國內備受推崇。他用辯證唯物論指導人才培養,提出“不斷完善人類”應是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問題,強調培養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尤其注重綜合素質。他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為中國的石油工業培育了一批能攻堅能吃苦的高層次人才。作為地質學家,他嚴謹治學、注重實踐,善於吸收新思想並在實踐中發展創新,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學校卓有創見的領導者,他知人善任,愛護人才,尤其對青年學生、專家教授、歸國留學人員、統一戰線成員等各界人士,滿腔熱情,關懷備至,特別注意發揮他們的優勢和特長,為學校建設貢獻力量。
他為石油大學(北京)昌平新校園的建設殫精竭慮、奔波操勞,在較短的時間內,重新樹立起了石油高等教育在北京的視窗形象,也為學校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他高瞻遠矚、顧全大局,克服各種困難,充分發揮北京和華東兩校區各自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爭取到豐富的辦學資源。他的優秀品格、進取精神和為學校的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將永載中國石油高等教育的史冊。
社會評價
張一偉先生德高望重,為人師表。在學生眼裡,他慈祥智慧、雍容豁達,以獨有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為學生的成長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親人眼裡,他春風化雨,骨肉相附;在處事方面,他誠信寬厚,淡泊名利,舉重若輕,寬容大度;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他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兢兢業業,兼容並蓄,總攬全局;在日常生活中,他厚德載物,忠厚訥行,終身儉樸。在他身染重病彌留之際,還十分關心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關心中國石油大學的發展。他為黨,為人民的事業,為中國石油大學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值得後輩及師生員工永遠學習和發揚光大。
中國傑出教育家、著名地質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石油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大學理事會理事長,原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張一偉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09年5月24日17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2009年5月30日上午10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了 張一偉教授遺體告別儀式。
敬愛的張一偉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張一偉 先生科研教育與學術思想發展簡史 (1949—2009)
張一偉童年時代受張治中家庭薰陶,並在青年時代受共和國領袖以及教育家的指點,熱愛大自然,對山川中的礦石感興趣。
1949年,16歲,隨伯父張治中在北京與周恩來接觸,在六國飯店周恩來走他與兄妹的飯桌旁說:“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新中國!”此後,周恩來安排相送列寧裝和一些新書如:《半夜雞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1949年,結識中國著名的教育家何思源先生與小他一歲的何先生之女何魯麗。何先生送他的中譯本《人和山》,許許多多奇異的圖案和文章,深深地吸引他不停地探尋著究竟。其間,何思源開始給張一偉指點書中那些新鮮的名詞和圖案,講解哪些石頭中蘊藏著哪些礦物,哪些石頭記載著自然界的變遷。
1950年,17歲,由蔣乃崢介紹入團,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結識進步青年團員熊琦華。
暑假期間,在張治中家向毛澤東介紹學校生活和每月6元一伙食費情況。毛澤東聽了說:“再緊,也要省一點給你們。”不久,學生們的一伙食標準提高到每月7元錢。
1950年12月9日,和周恩來談了自己的理想。他說:“國中時看了《人和山》等書,想學地質,探索大自然,尋找礦藏,建設祖國,增強國防。”周總理欣然命筆為他題字:“為加強國防力量而努力”
1952年,19歲,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學習。即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
1953年11月18日,20歲,在北京地質學院由王傑、魏俊超介紹支部大會通過,1956年3月28日北京市委批准,1957年4月29日轉為正式黨員。此間,和熊琦華確立戀愛關係。
在校期間,聆聽李四光、孫雲鑄、謝家榮、尹贊勛、袁復禮、湯中立、馮景蘭等學者的演講和教誨,他們獻身地質科學的精神,以及在地質實踐中所表現的科學態度,成為張一偉的人生榜樣。同時在系主任潘鍾祥、王鴻禎、楊遵儀親自指導下,認真學習地質科學理論。其中,潘鍾祥與蘇聯專家Г.Е.梁布興合作進行石油地質學教學工作,潘教授講授中國石油地質特徵和介紹中國油田的分布規律,突出了陸相生油觀點,引起了張一偉的思索。他反覆學習《石油地質學原理》等專著,特別是系主任中國石油大多生於沉積盆地之中的“盆地說”觀點提出,對張一偉產生了深刻影響,面對該項研究與論證薄弱情況,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王鴻禎、楊遵儀等學者們看到張一偉專心致志,無不感到欣慰。從事石油地質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年輕的教師陳發景,看到張一偉的孜孜不倦,對他寄予厚望。就連他的同屆同學史訓知、汪集暘、鄭浚茂、胡見義、毛秀蘭等無不佩服張一偉嚴於律己、勤奮好學精神。
1954年—1956年,熊琦華喜歡藝術,尤其是在藝術創作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天賦。在張一偉的勸說下,放棄家裡讓他報考航科學院和總政歌舞團、電影學院的錄取,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
此間,張一偉野外實習,張一偉與鄭浚茂、馬正等同學先後分別西行直抵川東巴縣和青海柴達木盆地等地方。實習工作中他起早貪黑地趕填地質圖,不斷地與沙漠、荒野的地質油氣勘探、油藏分析等問題打交道。結合石油地質系教授認為的中生代第三紀,中國西北部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內陸盆地,其中沉積了湖相、沼澤相及河流相的沉積物,產有豐富的石油觀點,為論證“陸相不僅能生油,而且是大量的”這一重要結論,幾個月里,張一偉幾乎沒有洗過幾次臉。在大漠深處或貧瘠野外,時常遇到補給跟不上出現缺糧斷水情況,在十分危急中渡過難關。為祖國找石油、找礦藏的強烈責任感,他和同學一起面對這些艱苦全然不顧。他開始領悟到,學校講授各類課程的重要性和野外地質實踐的實際意義。
期間,張一偉隨伯父張治中與毛澤東同在北戴河的時候,與毛澤東和中央首長子女接觸,毛澤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詞章“浪淘沙·北戴河”
1956年,秋天,張一偉從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與勘探專業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後來那屆老同學被稱為“地質黃埔”一期畢業生。與汪集暘、鄭浚茂等11名同學被選入北京俄語專科學校留蘇預備班。
這一時期,油氣資源正是國家建設的重點,急需地質工作者為國家提供各種礦產資源地,他就帶領學生實地教學,這為他實現地質理想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1957年1月28日,24歲,在北京地質學院會議室里,張一偉穿著張治中送他的中山裝與熊琦華成婚,參加了學校舉辦的集體婚禮。新家是在學校宿舍三層筒子樓里,簡單而又儉樸。
此後,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戰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張一偉、熊琦華就在這石油普查勘探隊伍中。當時,根據地質力學的理論,石油普查勘探隊在一些遼闊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中,在約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進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從張一偉和熊琦華參與的石油普查勘探隊所取得的大量地質資料看,不僅初步摸清了中國石油地質的基本特徵,而且證實了中國有著豐富的天然石油資源。夫妻倆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各自的野外遙遙比拼,事業與愛情相映生輝。張一偉帶領實習生在湖北野外勘探,熊琦華也在川東山區實習鍛鍊,為普查大隊提供資料、數據。
他帶學生到野外進行實地教學,足跡在鄂西渝東,主講的石油地質專業方面的課程,以嚴謹的冶學作風贏得了學生和石油勘探職工的尊重。同時,他與陳發景老師在野外做《四川盆地南溫泉構造與石油溝氣田構造裂縫對比》研究。也是這一年,在大量的數據資料面前,江漢油田開始啟動油氣勘探工作。
1958年,為開發國家礦產資源,加強國防和經濟建設,國家選拔了數批優秀學生前往莫斯科石油學院(現為俄羅斯國立“古布金”石油天然氣大學)和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學習。張一偉被國家選派到前蘇聯莫斯科石油學院學習,和王濤成為了同學,同在這裡攻讀副博士。他們與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汪集暘等中國留學生相互走訪、交流。
這一期間,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及利比亞相繼發現了基岩油田,而且都是大油田。1959年中國在玉門鴨兒峽發現了志留系變質岩裂縫油藏,成為中國最早發現的基岩油藏。張一偉和王濤、汪集暘等留學生敏感地注意到了中外這些發現。
張一偉和王濤結合《中國地質學》,其中提到“東海、華北有經濟價值的沉積物”分布特點與規律,根據地質力學、板內“地殼波狀運動”的相關理論的研究,從新華夏構造體系的觀點出發,認真分析了中國地質條件,認為在中國遼闊的領域內,天然石油資源的蘊藏量應當是豐富的。共同的奮鬥理想與事業的進取精神,張一偉和王濤結成了深厚的友誼,成為無話不說的摯友。
張一偉和王濤是在一個系,一個教研室。張一偉是研究構造的,王濤是研究油氣分布規律的。但是他們倆研究的結果確實是殊途同歸,常常得出的相同的結論,基本上在學術上認識是一致的。王濤是通過大量的研究實際的例子,研究油氣分布的規律。張一偉研究和運用的是地質構造理論。當時前蘇聯有兩個學派,一個是垂直運動,一個是波狀的運動,由此形成很多派生的地質現象。王濤與張一偉研究的結果沒通氣,通過大量的實際資料分析得出結論是一個,從而確定了地殼的波狀振盪運動,是認識油氣層藏的地質條件和活動規律的一把金鑰匙。張一偉通過他自己的潛心研究,進一步的把這個波狀運動的學術進一步深化,用波狀運動來進行構造的分析和油氣分布規律的分析,從而得出一個結論:板內波狀運動照樣是形成分油氣,含油氣盆地和油氣層藏的條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一點上來講,張一偉又把板塊理論沒有提到的問題做了一個補充。王濤與張一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工作當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在困難當中同舟共濟,在日後的共同事業不同的崗位中得以大展宏圖。
1949—1959年,是張一偉科研教育和學術思想萌芽時期,應該說,進入前蘇聯莫斯科石油學院學習以後,開始逐步接觸石油地質前沿各種學說,開闊了視野,為科研教育和學術研究與探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2年,29歲,張一偉在獲得 俄羅斯古勃金國立石油天然氣大學(原莫斯科石油學院)獲地質學、礦物學副博士學位回國。
張一偉回國前,國際地質學界還在分析世界各地發現的陸相地層產出的原油,儘管存在不同的來源與成因解釋,但已孕育著陸相生油理論,它將作為石油地質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衝擊著惟海相成油理論的主導地位。張一偉看到,這一時期一些中外學者面對大慶油田的發現,雖承認陸相石油生成和聚集的事實,卻還不能證明具有較大規模的有機質堆集、轉化、運移,並能夠形成較大型油氣田。於是,他根據油氣成藏過程、機理與主控因素等相關知識,在前蘇聯《土庫曼共和國科學院學報》第3期和前蘇聯高校通訊《石油與天然氣》第5期上,發表了石油礦床和地質ALSHERONSKOGO閾值研究的兩篇精彩論文,引起了學術界和地質專家對中國留學生的高度重視。張一偉主攻學海洋石油勘探,他的博士論文在南裏海亞塞拜然的的巴庫做的。他和王濤有許多共識,博士論文是有關海上石油的研究。
即:前蘇聯高校通訊《石油與天然氣》1962第5期
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И ЗАЛЕЖЕЙ НЕФТИ В НИЖНЕМ ОТДЕЛЕ ПРОДУКТТИВНОЙ ТОЛЩИ ВОСТОЧНОГО АПШЕРОНА
前蘇聯《土庫曼共和國科學院學報》1962第3期
ГЕОЛОГИЧЕСКО СТРОЕНИЕ АЛШЕРОНСКОГО ПОРОГА
1965年,全國勘探找油遍地開花。北京石油學院和北京地質學院,派出大批找油勘探師生,深入石油勘探生產第一線。張一偉深入華北油田,熊琦華帶領實習生落在了玉門油田的採油三隊。爾後,張一偉和熊琦華相聚時,張一偉說,在強烈的波狀運動擠壓或拉伸作用下,一些大型盆地的基底會發生斷裂,形成一些“斷陷盆地”,通過幾年來的華北渤海灣、西南地區的橫斷山區來看,地殼波狀活動劇烈的地區,這類盆地就更多見。熊琦華說,油氣通常形成並賦存在沉積岩中,相對獨立連片分布的沉積岩,才構成“含油氣盆地”。我們只有在盆地中拿出令人信服的數據和資料,然後按構造單元,各個擊破,才可能討論生油、儲油和含油氣遠景。張一偉堅信,渤海灣不僅有勝利油田,還將有新的發現。熊琦華則對他說:“大西北的盆地,也如果你去了,會有更大的發現。”他們從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討論到遼河盆地發現的含油層系,油藏埋深。多種沉積、多種儲層岩性影響,造成油品類型多,原油物性變化大。得出盆地縱向含油層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的特點。談及儲層岩性以正常沉積的各種類型的砂岩為主,也有火山岩、碳酸鹽岩和變質岩等特殊岩性油藏,儲層空間類型多樣,這些與海洋、陸地的關係。這是張一偉積累的波狀運動思想和熊琦華研究油藏理論的初期形成,在夫妻的書信交往和日記中,這些理論探討和思想交流時常顯現。
1962-1978年,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 教師
由於文革原因當了22年助教,於1978年7月被授予講師技術職稱。在此期間主要講授《油氣田勘探》、《油氣資源評價》、《盆地分析模擬》和《專業外語》等課程。發表文章有:
張一偉. 曲陽下古生界及震旦亞界碳酸鹽岩儲集空間類型探討. 華東石油學院學報.1977,1⑶
張一偉. 曲陽下古生界及震旦亞界碳酸鹽岩儲集空間類型探討. 華東石油學院學報.1977,⑶
1978-1984 年,華東石油學院地質教研室 副主任、副教授
1978年,45歲,任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地質教研室副主任。
1982年6月,被授予副教授技術職稱。1978年至1983年承擔“渤海灣盆地及油氣藏形成條件”項目,最終箕狀凹陷形成文章。
推動了盆地構造研究,發展了“地殼波狀運動”學說,認為“地殼波狀運動是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並將其套用到含油氣盆地分析和石油構造分析上,用波的傳遞及複合等基本原理綜合解釋了魯中、濟陽、渤中箕狀凹陷分布的基本等距性、凹陷北斷南超、最大沉降中心以及主力含油層系有規律的遷移現象,對板內含油氣凹陷的形成、演化及油氣分布規律的認識有重要的意義,彌補了板塊學說的不足。並積極推動及開展油藏描述攻關和油氣成藏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創新認識和多項進展。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期間發表文章:
山東西部箕狀凹陷形成的探討—初論地殼波狀運動. 石油學報. 1983:4⑷
蘇聯油氣勘探工作概況及分析. 石油體制科技資料彙編(一). 1983
編著書籍:《油氣田勘探》(石油高等學校教材)張一偉主編華東石油學院出版社 1981年
另外,1983年在南海東部石油公司內部報告會議中發表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油氣區域地質條件淺析》一文。
1984-1986 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 系主任、副教授
1984年,51歲,任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主任。
1984年,與油田合作承擔“南海珠江口盆地遠景分析”項目,為該項目負責人,同年在全國隱蔽油氣藏學術討論會上發表《關於東部隱蔽油氣藏勘探的幾個問題》。
1985年至1986年,作為組織人之一參與完成部分“京津地區石油地質研究”項目任務,完成廊固凹陷石油地質綜合研究總結報告。
張一偉在國內率先成功地開展油藏描述攻關,並提出“以地質為主體,多學科一體化研究”的新思路,推動和發展了油藏描述新技術,其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除此之外,他還開展了對油氣成藏機理與分布規律的研究,推動和組織油氣成藏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創新認識和多項進展。在烴源岩催化生烴模擬試驗、碳酸鹽岩生排烴過程、油氣運移成藏過程、油氣排出及運移動力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在“脈動式和突髮式油氣運移及成藏”認識方面有所突破,合理解釋了含油氣盆地內部溫度、壓力場在地質歷史上的演化過程,在對碳酸鹽岩生烴和排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碳酸鹽岩烴源岩的壓溶作用和縫合線的存在對生烴、排烴過程的重要意義,研究還發現,油氣的排運聚動力在沉積盆地的垂向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在中淺層油氣排聚的主要動力是壓實和動力流,而在深部,熱動力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1986-1989 年,華東石油學院副院長、教授
1988年5月,被授予正教授技術職稱。
1986年,53歲,開始作為負責人之一承擔國家攻關項目“油藏描述技術研究”,完成主編論文一本。
1988年至1989年,作為負責人承擔“渤海灣盆地模擬及資源分析”部分任務。
張一偉率先明確了石油大學“產學研”結合不是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而是工科院校的辦學道路和方向。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在加強課堂啟發性教學的同時,重視石油地質野外及油田綜合勘探研究工作,足跡遍及大江南北。90年代初至今帶領年輕教師深入條件艱苦的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進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綜合研究,帶領師生共同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的生產和基礎科研實踐。並不斷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石油大學通過“產學研”結合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的作風,能適應石油工業的需要,不僅造就了一大批國家的棟樑之才,而且使石油大學能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較快地發展。
期間發表文章:
張一偉,許文龍.盆地數值模擬的研究現狀及發展. 華東石油學院學報. 1987:11⑶
翻譯書籍:《含油氣盆地分析》華東石油學院出版社出版,1987
1986-1996年擔任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
1989-1994 石油大學(北京)校長、教授
1989年,56歲,任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校長、博士生導師,
1989年,獲得 “李四光地質科學教師獎”。
1989年10月14日,在石油大學(北京)新校區、新學年的開學典禮上。開宗明義地提出了自己的辦學思路。
1992年,任石油大學校長,兼任石油大學(北京)校長。
1992年,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有突出貢獻的教育家”稱號,同年被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
1993年4月8日,《中國大學生》雜誌記者採訪張一偉。
1993年12月,60歲,具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2年和1994年,在美國休斯頓和史丹福大學參加過兩次學術會議,均作報告。
1994年,61歲,參與和台灣中油公司合作的科學報告會。
張一偉堅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報刊多次轉載他有關人才素質培養的講話“什麼都可以引進,惟有人民的素質不能引進,只能在這塊黃土地上自己培養”,“國民整體教育水平偏低的現狀制約了中國科技的發展,科技競爭力不強則構成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潛在危險,培養創造性人才、提高全民科技素質乃是儲備經濟發展潛力。”他重視培養複合型勘探人才,要求學生懂得辯證唯物論,知道環境可以決定人,更要了解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綜合勘探專業”教學效果良好,培養的學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學科的創建工作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優秀教學成果獎。
張一偉積極推進民主、科學、法治的學校管理體制,目標是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發揮大家的智慧,形成創新的基礎,使學校成為新科學新思想的發展地傳播地。
1996年,千辛萬苦,頂住各方面阻力,抓南戴河基地建設、昌平科技園區及加油站和增購50畝校園土地等項目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石油大學(北京)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行列。
1998年到2002年,張一偉主持創辦的《石油科學》以叢書形式出版。由於沒有正式刊號,最大的困難是稿源。2002年底,稿源難以為繼,不得不停刊,《石油科學》走到低谷。
2000年,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直屬。
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3年,《石油科學》獲得新聞出版署的正式刊號,籌備復刊。
2003年9月27日 科技日報登載:石油大學50年學子10萬。9月30日,經濟參考報9月30日登載:石油大學喜迎50年校慶,並被搜狐等轉。10月2日中央電視台二頻道新聞檔欄目報導石油大學校慶。當晚CCTV-1《新聞聯播》播報校慶盛況。北京電視台一套《北京新聞》、教育電視台教育新聞、鳳凰衛視中午新聞檔欄目同時報導了校慶盛況。
2003年10月4日,石油大學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第一教學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秘書長、副秘書長,並表決通過了修改後的理事會章程。石油大學校長張一偉當選為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王濤同志任名譽理事長。陳維嘉、鄭虎、牟書令、羅漢、李輝、王軍民、朱善璐、李秀生、仝兆岐等9名同志任副理事長。石油大學校長張一偉做了《石油大學現狀及今後構想》的報告。
2003年10月15日,中央電視台10頻道:晚6:30-7:00播出專題片<<騰飛的翅膀>>;報導中國石油大學發展。
2003年9月25日《光明日報》登載長篇:堅定不移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道路
2003年9月,《中華英才》第16期,長篇採訪和報導總校校長張一偉教授“獻身石油育英才”事跡。
2003年10月2日,70歲,參加教育部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大公司簽署共建石油大學協定簽字儀式。
這一時期,香港文匯報、石油商報、海洋石油、現代教育報、鳳凰衛視、科學時報、北京晨報、信報、神州學人等眾多媒體也對中國石油大學50年校慶進行了報導。
2004年1月,英文期刊《石油科學》復刊新生。
2005年1月,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獲得批准。
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同年,學校開始建設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07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估,並獲“單項獎”。
1993年,努力促成科研、教學和科技開發一體的“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吸引了來自俄、德、法、英、美和挪威等國的留學人員及不同學校的國內博士,制定了一系列民主、科學的管理制度。該中心致力於高新技術、交叉學科、前沿學科的科研和教學,承擔了國家973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基礎研究項目“大中型油氣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中國典型疊合盆地油氣形成聚集與分布預測”及一大批不同級別和來源的項目,被參加學校“211”工程預審的兩院院士和專家評價為“石油大學最有前途的研究單位之一”。
期間發表文章:
POLYCYCLIC BASIN SUPERPOSITION,STRUCTURAL INVERSION IN NORTH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T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1989-1992)——Papers to 29th/GC1992,張一偉,陸克政,漆家福,劉國臣.
張一偉,惟有人民的素質不能引進 中國大學生1993第6期
TERRESTRIAL RESERVOIR DESCRIP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中國地質學新進展(1993-1996) 張一偉,熊琦華,王志章,方朝亮,吳勝和,徐樟有.
編著書籍:
《油氣田勘探及實例分析》 胡朝元,張一偉石油工業出版社1990年
《油藏描述與油藏模型》 信荃麟,張一偉等石油大學出版社1990年
1993年,“棗園油田棗南孔一、孔二段儲層與油藏精細描述”獲部級一等獎
1993年,60歲, 油藏描述與油藏模型 部級三等獎。
1994— 2005年, 中國石油大學 校長、教授。
1994年任石油大學校長兼校務委員會主任。
1995至2009年,中國石油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1995至2009年,為中國石油學會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文章:張一偉,做中華大地的主人,人民日報(海外版),1994
張一偉,熊琦華,王志章,馬世煜,趙永琪. 棗園油田油藏精細描述技術與方法. 石油學報.1994增刊
張一偉,方朝亮,譚時勇,崔磷典. 冷東—雷家地區複雜陡坡帶礫岩稠油油藏成油條件及分布模式. 石油學報1994增刊
編著書籍:《地質統計學在油藏描述中的套用》張一偉主編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年
獲得獎項:
1994年“改善棗園油田開發效果” 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部級) (排名第1)
1994年“遼河油田冷東-雷家地區沙1、沙2段和沙3段礫岩油藏描述”獲部級二等獎
1995年“改善棗園油田開發效果”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發表文章:《棗南孔一、孔二段油藏精細描述》地質論評1996增刊,張一偉,熊琦華,王志章,方朝亮,徐樟有,蔡毅,馬世煜,趙永琪,王華崇,宋化超,陳瑞華.
中國含氣(油)盆地的構造格架和成因類型. 中國科學(D輯)1996第6期(中英文版)張一偉,陳發景,陸克正,漆家福.
編著:《油氣勘探工程》丁貴明,張一偉等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6年
1996-2002年,擔任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1997年,被母校俄國國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氣科技大學榮譽博士
文章:.APPLICATION OF WAVE GEOLOGY TO BASIN ANALYSIS OF HUANGHUA DEPRESSION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1997第1期張一偉,金之鈞,劉國臣,Viadimir Shpilman(俄羅斯)
中國含油氣盆地波狀運動特徵研究地學前緣1997第4期,張一偉,金之鈞,李京昌,劉國臣.
產學研合作教育. “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 1997第3期,張一偉,胡新華
編著:陸相油藏描述(中英文版)張一偉主編石油大學出版社1997年
1998年,“石油勘探類人才培養戰略研究”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勘探早期盆地分析與油氣評價地質出版社1998年,張一偉,張衛海等.
APPLICATION OF SEDIMENTARY WAVE PROCESS IN QUANTITATⅣE STUDY OF UNCONFORMITY——A CASE STUDY OF TARIM BASIN. Petroleum Science. 1998第1期,張一偉,劉國臣,金之鈞.
1999年“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構造研究”獲部級二等獎
1999年獲“石油高校勘探類人才培養發展戰略研究”獲部級二等獎
1999年獲中國地質界最高榮譽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文章:“創造性人才——21世紀高等教育的目標,21世紀的大學”
《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召開的高等教育論壇論文集》1999年
1999-2002年,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地學部主任
文章:
原型盆地剝蝕量計算的新方法.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00年第1期,張一偉,金之鈞,李京昌,劉國臣.
塔里木盆地環滿加爾地區主要不整合形成過程及剝蝕量研究. 地學前緣2000第4期,張一偉,金之鈞,劉國臣,李京昌.
深盆氣藏及其地質特徵探討. 2000年地質礦產系統科技交流會交流論文,張一偉,金之鈞,張金川.
含油氣系統與油氣勘探階段. 世界石油工業. 2000第12期,張一偉,吳欣松.
2000至2009年,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
獲獎:
2002年,“柴達木盆地石油地質綜合研究與選區評價”獲省級一等獎
2002年,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張一偉,龐雄奇,呂修祥,張金川,楊雷等. 中國油氣資源潛力與勘探遠景. 2002-2003年世界華人石油科技研討會和中俄石油科技交流會上的發言
張一偉. 工科類院校應堅持走特色辦學發展道路. 中國高等教育. 2002第10期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張一偉主編中國石化出版社2003年
《油氣勘探工程》張一偉編著中國石化出版社2003年
《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論文集》張一偉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年
《廿一世紀石油工業與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年
《油氣藏形成與勘探》張一偉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年
2005年,72歲,任中國石油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大學理事會理事長。曾兼任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地學部主任、中國石油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等。
2005年,72歲,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08年5月12日,入腫瘤醫院。適逢512汶川大地震,傍晚,打電話委託辦公室交1000元特殊黨費。
2008年,張一偉組織創辦的《石油科學》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收錄,這意味著《石油科學》終於登上了當今國際學術期刊的主流殿堂,張一偉住院中。
2008年11月,75歲,病入膏肓的張一偉,堅持參加了謝文彥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最後答辯,並在答辯現場做20分鐘講話,暢談了南海石油開發的項目研究遠景。緣由:從學術上年輕時關注渤海灣,松遼,在俄羅斯學海洋石油勘探,他的博士論文在南裏海亞塞拜然的的巴庫做的。他和王濤有許多共識,博士論文是海上石油的研究。
2009年1月,中旬在病榻上寫了一篇致校務委員會書面講話:面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告誡一場新的深入的高教改革正在醞釀。對中國石油大學來講,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體制是一件大事。特別是當前辦學思想和體制上發生了變化,我們怎么去應對,才能能站在這場教育革命的前面等問題。
2009年4月,《教育改革應從解決基本的巨觀問題入手》在病榻上完稿。發表於《石油教育》2009.3期和石油大學學報等相關媒體。
2009年5月24日17時18分,張一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選自孟慶繁著《一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