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或稱做美國革命戰爭,一開始是主要發生於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洲殖民地的革命者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大英帝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大英帝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同時,許多印地安人為雙方打仗。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占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他們困惑。隨著海軍在乞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之役中投降。
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因為許多殖民地的居民逃離那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北方安頓下來,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建立做準備。
雖然美國革命包含了戰爭前後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但美國革命戰爭和美國革命這兩個辭彙常被替換著使用。
南軍準備充分,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海軍基地諾福克,5月6日占領鐵路樞紐馬納薩斯,進逼華盛頓,北軍倉促應戰,24日進入福吉尼亞。7月21日,北軍被擊潰,逃回華盛頓,林肯緊急動員50萬志願軍。1862年,北軍發動進攻,西線由格蘭特指揮,進展順利,2月攻克亨利堡和多納爾森堡,4月在夏洛戰役中擊敗南軍,5月攻克科林斯和孟菲斯,解放了肯塔基和田那西。東線北軍則進展遲緩,7月被羅伯特.李指揮的南軍擊潰,李乘勝北進,8月在布爾河再次擊敗北軍,兵臨華盛頓,9月兩軍進行安提塔姆會戰,李被擊退。12月北軍在弗雷德里斯克堡戰役中再次被李擊敗。
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為世界歷史上首次殖民地居民打敗宗主國並獲得獨立的戰爭,在國際的援助下,以8年的時間,300萬的人口擊敗了擁有800萬人口的大國英國,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美洲其他殖民地的人民,推動了其後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美國在脫離英國獨立後,其經濟及軍事迅速發展,很快便躍升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這次戰爭中工業革命帶來了軍事上的巨大進步,雙方使用了金屬彈殼和後裝填步槍作戰,使用鐵路和蒸汽船實現快速的兵力機動和集結,使用蒸汽鐵甲戰艦進行海戰,機械連發槍第一次投入實戰,特別是北方發展了製造標準化零件組裝武器的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