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弓頭鯨又叫北極露脊鯨,是生活於北極圈的唯一大型鯨豚類動物。
19世紀中葉,弓頭鯨的數目曾從至少5萬頭被捕獵到幾乎滅絕。
有顯著的白色下巴,身上沒有皮繭,也沒有背鰭,這些特徵足以用來辨認。
此外,露脊鯨還有一個獨特的標誌――噴射出的水柱是雙股的,而其他鯨類都呈單股 。
分類
本種在1758年首次見於林奈的《自然分類》(SystemaNaturae)第十版。其屬名Balaena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而在1849年由丹麥生理學家、動物學家丹尼爾·腓特烈·埃施里赫特(DanielFrederikEschricht)提出的Leiobalaena是其異名。
弓頭鯨在分類上一直與露脊鯨分開,自1821年約翰·愛德華·格雷的研究把後者辨別出來以後一直如此,但這種分類並沒有基因支持。的確,科學家認為兩者的區別比弓頭鯨與鬚鯨科的小。在未來的分類中兩屬的四個品種有很大機會被劃入同一個屬中。
在化石紀錄方面,在中新世(距今約1000萬年)至更新世(距今約150萬年)中五種同屬的化石中,Balenaprisca可能與現代的弓頭鯨一樣。這與更早的化石紀錄,埋藏於距今2300萬年前南美洲地層中的、與之最接近的Morenocetus中間有一段空隙。
形態特徵
弓頭鯨體長21米,體重190000公斤,雌性比雄性大。體色呈深色,無背鰭,上顎窄,下顎呈弓形。有長達3米的鯨鬚(為同類動物中最長者)以濾食水中的小動物,在耀眼的陽光下,鯨鬚常反射出綠色的螢光。和南北露脊鯨一樣,弓頭鯨的口腔前方並沒有鯨鬚。
唇線長而且彎弓狀,噴氣孔後方凹陷顯著,頭部約占體長的1/3,背部渾圓,沒有背鰭隆突或脊,體型大而短胖,黑斑點排列如項鍊(有個體差異),下巴上有不規則的白色斑塊(有個體差異),胸鰭寬大,呈槳狀,皮膚光滑沒有長皮繭或肉瘤,體色呈黑,藍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會摻雜大片灰色斑塊,尾乾最細的部分有淺灰色斑塊兩個噴氣孔分得很開,喙形上顎狹窄,下巴呈白色末端尖銳,後喙稍微向內凹,中央凹刻明顯,尾鰭的寬度可幾乎達到全身體長的一半,尾鰭背面的後緣可能呈白色。
顱骨大而厚實,用以自水下撞擊冰面呼吸(有伊努伊特人報告,其撞穿的冰層可達60厘米厚)。
鯨脂厚達43~50厘米,比任何其他動物都厚。
從側面看,大多數成鯨在海面上會呈現兩個明顯的隆起。前方的三角形隆起是弓頭鯨的頭部,之後的下凹部分是頸部,後端的圓形隆起則是延伸至尾鰭的背部。注意其光滑的背部並沒有背鰭或脊。年輕的個體從側面看得較渾圓,自吻部到尾鰭只呈現一個圓弧。
身體呈紡錘形,頭大,可占體長1/4以上;鯨鬚長而細,彈性強,頸部不明顯。成體平均長15~18米,老鯨可達21米。
體形粗壯,體色呈深色,無背鰭,上顎窄,下顎呈弓形。有長達3米的鯨鬚(為同類動物中最長者)以濾食水中的小動物。
顱骨大而厚實,用以自水下撞擊冰面呼吸(有伊努伊特人報告,其撞穿的冰層可達60厘米厚)。
鯨脂厚達43–50厘米,比任何其他動物都厚。
生活習性
在所有鬚鯨中只有弓頭鯨一生都在北極及附近水域渡過的。阿拉斯加的族群冬天會到白令海西南方,然後在春天北上,沿著浮凍的間隙進入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捕食磷蝦和浮遊動物。
弓頭鯨泳速緩慢,通常獨來獨往,或者結成最多六頭的小群體。它們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鐘,但並非潛水能手。
弓頭鯨有時單獨攝食,有時又成群結隊地集體攝食。它的下顎能以不同角度下垂,有時與上顎之間形成60度的角度。
攝食時,會自動地形成一梯隊,每一頭鯨都跟在前面一頭的後面,並從側面偏出半個至三個體長的距離。有時,當梯隊中的一些弓頭鯨離隊而去時,另外一些便會自動加入這個梯隊中,使其隊形基本保持不變 。
繁殖壽命
弓頭鯨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其中一些長而重複的鯨歌可能是交配的訊號。其他動作包括躍出水面、在水面拍打尾巴和在水中直立。
弓頭鯨到10至15歲時達到性成熟。其交配期約在每年的三至八月,受孕期主要在三月。交配時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數組雄性群體與一至二頭雌鯨。每3至4年雌鯨會誕下一頭幼鯨,幼鯨出生時長約4.5米,重1公噸。1歲時可成長至9米。
從前的估計壽命約60~70年,與其他鯨類相若。但在1993、1995和1999年在鯨體內發現舊的象牙矛尖,觸發了對鯨眼結構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至少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的。
另一項研究則顯示雌鯨到了90歲仍然有生殖能力。由於其壽命之長,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現象。這從極大的個體並無幼獸在側的情形中得到證實。
天敵有虎鯨和人類。
分布範圍
世界上有四個弓頭鯨族群:
3、鄂霍次克海(有部分可能隸屬波弗特海族群);
4、北大西洋(事實上已經滅絕了)。
弓頭鯨的一生幾乎都在北極浮冰區(通常冰覆面積超過70%)的邊緣度過。短暫的季節性遷徙與冰塊的形成及移動有關(夏季在北,冬季在南)。
種群狀況
威脅
自古以來弓頭鯨因為其脂肪、肉、油、骨和鯨鬚而被人類捕獵。在古老的魚叉上可能沾有鯨脂,從而判斷其年齡和被捕方式。它們與其近親露脊鯨都有泳速緩慢和死後在水中漂浮的特性,因而成為了捕獵的上選。
在商業化捕鯨時代來臨以前,北方的水域估計有超過5萬頭弓頭鯨。自1611年在斯瓦爾巴德群島和格陵蘭周圍水域開始商業捕鯨,把當地增長緩慢的弓頭鯨捕殺殆盡以後,人們便到新的海域繼續捕鯨。
在北太平洋的捕鯨活動始於19世紀中期,只花了20年的時間就把超過60%的鯨獵殺了,弓頭鯨近乎於滅絕。
現狀
截止2012年,作為弓頭鯨數目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商業捕鯨活動已經中斷,其中阿拉斯加 (又稱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群)的族群自此恢復過來,但當地的居民每年仍然捕獵少量鯨(25到40頭/年)作基本食糧—這並不影響其復原。
1990年其數量仍維持在7,800頭,大約是大規模捕鯨前的41%。其他族群的情況資料較少,但估計數目已經很少,大概只有數百頭。故全球數目約為8,000至9,000頭。
弓頭鯨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被列入附屬檔案一,即“受到滅絕威脅的物種”。在美國《瀕危物種法》中亦屬瀕危。其於紅皮書的數據如下:
(1)骨架繪圖斯瓦爾巴德群,極危
(2)鄂霍次克海(SeaofOkhotsk)群,瀕危
(3)巴芬灣(BaffinBay)-戴維斯海峽(DavisStrait)群,瀕危
(4)哈德遜灣(HudsonBay)-福克斯海盆(FoxeBasin)群,易危
(5)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群,低危,但需要保護。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
1. | Balaena mysticetus arctica | 弓頭鯨北冰洋亞種 |
2. | Balaena mysticetus groenlandica | 弓頭鯨格陵蘭島亞種 |
3. | Balaena mysticetus pitlekajensis | 弓頭鯨東西伯利亞亞種 |
4. | Balaena mysticetus roysii | 弓頭鯨鄂霍次克海亞種 |
物種研究
本種在1758年首次見於林奈的《自然分類》(SystemaNaturae)第十版。其屬名Balaena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而在1849年由丹麥生理學家、動物學家丹尼爾·腓特烈·埃施里赫特(DanielFrederikEschricht)提出的Leiobalaena是其異名。
弓頭鯨在分類上一直與露脊鯨分開,自1821年約翰·愛德華·格雷的研究把後者辨別出來以後一直如此,但這種分類並沒有基因支持。的確,科學家認為兩者的區別比弓頭鯨與鬚鯨科的小。在未來的分類中兩屬的四個品種有很大機會被劃入同一個屬中。
在化石紀錄方面,在中新世(距今約1000萬年)至更新世(距今約150萬年)中五種同屬的化石中,Balenaprisca可能與現代的弓頭鯨一樣。這與更早的化石紀錄,埋藏於距今2300萬年前南美洲地層中的、與之最接近的Morenocetus中間有一段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