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書業
正文
中國宋、元、明時期雕版印書業的中心之一。福建建安、建陽兩縣地處閩北武夷群山之中,盛產竹木,所出紙張適宜雕版印書。建陽縣麻沙鎮一帶多榕樹,木質鬆軟,是雕版的最佳材料。從宋代起,麻沙鎮和崇化鎮書坊雲集,特別在南宋時期,成為全國三大雕版印書中心之一。另兩處是浙江臨安 (杭州) 、四川眉山。到了元代,建安和臨安仍是雕版印書中心。建安一帶書坊出的書稱建本或麻沙本。
建安書業的特點是面向大眾,主要出版經史百家和唐、宋名家詩文。書坊主人還與當地文人合作,編撰適合科場需要的類書和市民階層日常參考的醫書。南宋末年,平話小說流行,建安書業出版了《武王伐紂》、《樂毅伐齊》、《前後漢書》、《五代史》、《大宋宣和遺事》等書,為後代歷史小說的再創作奠定了基礎。
南宋時期,建安書業中著名書坊有建安余氏勤有堂、黃三八郎書鋪、建陽麻沙書坊、建寧書鋪、陳八郎書鋪、建安江仲達群玉堂、崇川余氏等。特別是建安余氏勤有堂,自北宋至明代祖傳的書坊營業歷數百年不衰。
建本善於吸收官本、浙本的長處,並加以改編,很受世人歡迎,印刷量也較大。流傳下來的宋、元本書,以建本為多。但《石林燕語》評價南宋的坊刻本說:“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福建多以柔木為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
明嘉靖、萬曆年間(1522~1620),建安書業創製了銅活字,在中國的印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有一部銅活字藍色印本《墨子》最出名。
明代官府,對建安書業的管理比較嚴格,四書五經等“士子第一切要之書”,只準按官刻本翻刻,不準另刻,必須重複校讎,不得有錯,由縣官“委託師生對問之後,才許刷賣。”並規定“書尾就刻匠戶姓名查考,再不許故違官制,另自改刊。如有違誤,拿問重罪,追版剗毀,決不輕貸。” (引自明嘉靖十一年二月提刑按察司發給建寧府的公牒)。
明末清初,建版多毀於兵禍戰火,建安書業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