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牒

公牒,官方文書。唐韓愈《袁州申使狀》:“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為謹牒字,有異於常。”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語公牒
拼音gōngdié 注音ㄍㄨㄥㄉㄧㄝˊ

引證解釋

官方文書。唐韓愈《袁州申使狀》:“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為謹牒字,有異於常。”宋曾慥《高齋漫錄》:“一日在廳事,忽睹黃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隸承接。”《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廣州守將差指使賀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將領司投遞。”清袁枚《隨園隨筆·金石》:“唐法琬法師碑,書者為左衛翊壹府翊衛劉欽旦。翊一府者,五府之一也。以壹代一,唐時公牒亦多用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