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歷史
該校於1934年11月21日在南寧市創建,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首任院長是留日博士、原北平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戈紹龍。1940年校址遷至桂林。1949年以前,我校在戰亂中七次遷徙校址,三次變更校名,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辦學,從未中斷。1949年11月學校改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2年由中央衛生部委託中南衛生部直接領導。1953年4月中央衛生部批准改稱為廣西醫學院。1954年7月由桂林遷回南寧市現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簡介
廣西醫科大學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風景秀麗的青山腳下,碧波蕩漾的南湖之濱和母親河邕江之畔,創建於1934年,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醫學院校之一。學校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環境優美,是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理想校園。
學校現有10個二級學院和8所附屬醫院,共有教職工35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者660多人。1978年我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廣西首次招收7年制本碩連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現在學校本科在校生3800多人;專科在校生1200多人;成人教育在校生2800多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1000人。學校建設有一批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其中兒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腫瘤學、藥理學4 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另外還有22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一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建校66年來,學校共培養了各類醫學人才近10萬人。
辦學條件
校園總占地面積約713341平方米,生均77.00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208972平方米,生均22.56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77766平方米,生均8.39平方米。運動
場館及體育設施完備,生均運動場面積6.58平方米。建設有一批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實驗室和臨床技能培訓基地,其中有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校園網“千兆(1Gbps)為主幹,百兆到桌面”,形成了完善的校園信息化服務體系;圖書館紙質文獻資料總量99.16萬冊,生均圖書80.22冊,電子資料庫18個(內含電子圖書86.31萬冊)。我校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第一臨床醫
學院、腫瘤醫學院、口腔醫學院等19個二級學院(其中非直屬7個),人文社科部等3個教學部,10所附屬醫院(其中非直屬7所),其中第一附屬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分別是廣西規模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都是“百姓放心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
課程建設成就
經國務院批准,該校於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1984年分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我國第一批碩士學位和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也是廣西高校第一個博士點。2001年獲準設立廣西高校第一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基礎醫學、藥學、臨床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腫瘤學、耳鼻咽喉科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 個一級學科和3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醫學檢驗、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7個本科專業,於2000年獲準設定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並面向全國招生,是廣西第一個獲得長學制辦學資格的高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優質專業3個;有省級精品課程17門、重點課程21門。
師資力量
該校現有專任教師834人,其中正高職稱204人、副高職稱284人,高級職稱人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8.51%;擁有博士225人、碩士406人,博士、碩士學位人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5.66%;博士生導師86人、碩士生導師405人。生師比為13.18:1,醫學門類生師比達到7.72:1。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18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獲省級勞動模範和優秀專家、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52人次,還有一批優秀人才被選為國家級和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人才工程重點培養對象。
國際合作與交流
該校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泰國 ,寮國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新加坡、馬來西亞等54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研究所、醫院等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出國講學、進修、攻讀學位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同時也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與科研合作,有力地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師生的創造能力、科研能力和醫療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