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縣

象州縣

象州縣位於廣西中部、來賓市東部,轄8鎮3鄉,行政區域面積18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6萬畝,森林復蓋率43.2%;聚居壯、漢、瑤、苗等18個民族,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總人口36萬人;建置歷史2100多年,是清代“嶺南才子”、“兩粵宗師”鄭獻甫,現當代世界漫畫大師廖冰兄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原主席韋純束的家鄉。 象州是唐朝名將薛仁貴曾徙謫之地,是太平天國起義策源地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現留有鄭小谷故居、薛仁貴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等人文遺產。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象州縣 象州縣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嶺南設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今縣境屬桂林郡。

漢初,今象州地屬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象州境內置桂林縣,屬鬱林郡,為行政建置之始。

三國,今縣境地屬吳,鳳凰三年(274年),境內置武安縣、桂林縣,屬桂林郡。武安為桂林郡治。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武安更名武熙,改屬鬱林郡,今縣境有武熙,桂林2縣。東晉太興元年(318年)分鬱林郡設晉興郡,武熙縣、桂林縣屬晉興郡。

南朝宋、齊時,武熙縣改屬桂林郡,初為郡治,後遷往中溜,齊復將郡治遷回武熙。梁在今縣地置韶陽郡,領陽壽、武化、長風、淮陽4縣,陽壽(今縣城)為郡治。陳沿梁制。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在今縣境內設有淮陽、西寧、桂林3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淮陽改名陽寧。大業二年(606年)撤象州,今縣境置陽壽、桂林2縣,將陽寧併入陽壽,西寧併入桂林縣,改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轄陽壽、西寧、桂林、武德、武仙5縣,州治陽壽(今縣城);今縣境置陽壽、西寧、桂林、武德、武化、長風6縣,其中武化、長風2縣屬晏州。貞觀十二年(638年)撤西寧併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長風、武化2縣改屬象州,次年州治遷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縣併入武仙縣,天寶元年(742年)象州改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縣併入陽壽縣,郡轄4縣。乾元元年(758年)象郡改稱象州。大曆十一年(776年)撤長風縣併入武化縣,州治遷陽壽。從此至唐末象州轄陽壽、武化、武仙3縣,今縣境有陽壽、武化2縣。

五代十國,開平元年(907年)屬楚,南漢乾和九年(951年)屬南漢。象州轄陽壽、武化、武仙3縣,州治陽壽。

宋開寶四年(971年)象州歸宋,沿舊制。開寶七年增轄來賓縣。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為防禦州。熙寧四年(1071年),撤銷武化縣併入陽壽縣。元祐元年(1086年)恢復武化縣,南宋時又撤銷。此後至宋末,象州轄陽壽、武仙、來賓3縣。今縣地為陽壽縣。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從陽壽遷至來賓縣之蓬萊洲。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歸元,設安撫司。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為路,治所從蓬萊洲遷回陽壽。大德年間(1297~1307年)復改為州,轄陽壽、來賓、武仙3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廖永忠攻下象州,象州屬明。次年撤銷陽壽縣歸併象州;改象州為散州,初轄武仙后無轄縣,屬柳州府。

清順治八年(1651年)春,孔有德略取柳州旁近諸州縣,象州歸清,建置沿明制。鹹豐六年(1856年)大成國李文茂率部攻取象州,改象州為相州。鹹豐十一年(1862年)清兵收復相州,復稱象州。

民國元年(1912年)象州改稱象縣,屬柳州府。2年6月改屬柳江道。15年改屬柳慶區。17年屬柳江行政督察區。19年屬柳州民團區。23年11月屬梧州行政監督區。25年9月屬潯州行政監督區。31年3月屬第二區(柳州)。36年屬第三區(治蒼梧)。38年解放前夕,屬第二區。

1949年11月29日,象縣解放,屬柳州專區。1952年9月,象縣與武宣縣合併,改稱石龍縣,屬宜山專區,縣城暫設於武宣鎮,1953年6月遷至石龍鎮。1958年宜山專區更名為柳州專區,石龍縣屬柳州專區。1960年5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石龍縣更名象州縣。1962年3月,復置武宣縣,象州縣城遷至象州鎮。1971年柳州專區更名柳州地區。象州仍屬之。

2002年,撤消柳州地區,成立地級來賓市,象州縣屬來賓市管轄。

行政區劃

1949年轄21個鄉。1950年轄5個區,22個鄉。1957年轄15個區,16個鎮,170個鄉。1958年轄9個公社。1964年轄10個區,3個鎮,101個公社。1982年轄1個鎮、12個公社。

1984年轄3個鎮、8個鄉,即:石龍、象州、運江3鎮和馬坪、妙皇、寺村、中平、百丈、羅秀、大樂、水晶8鄉,下轄120個村(居)民委員會。

1995年撤銷寺村鄉設立寺村鎮。

1999年6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羅秀鄉、中平鄉改為鎮建制,兩鄉改鎮後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108號)。

2000年6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大樂鄉改為鎮建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

2014年1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馬坪鄉改為鎮建制。

2015年,象州縣轄8個鎮、3個鄉:象州鎮、運江鎮、寺村鎮、羅秀鎮、石龍鎮、大樂鎮、中平鎮、馬坪鎮、水晶鄉、百丈鄉、妙皇鄉。

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地層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較廣,下奧陶統、白堊系次之。總厚度15158—17961米。東部大明山連綿高聳,峰巒重疊,山勢雄偉,並延伸向東北、東南,朝著武鳴河谷呈扇狀分布,構成環繞北、東、南三面的馬蹄形高丘陵、山地。縣西北部高土坡連綿,西南部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崗地、平原相間交錯,呈小盆地。全縣山地22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6.7%,平地702平方公里,占20.9%,丘陵2139平方公里占63.5%,其他298平方公里,占8.9%。

氣候特徵

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溫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氣溫21.7℃,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8.6℃,極端最高氣溫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氣溫—0.8℃。自縣西南向東北,常年溫度遞減1—2℃。大明山上和山腳溫差達7—10℃。縣境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東北向西南遞減,南北差300—500毫米,東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澇、風、雹、冰、霜等災害天氣。尤以旱、寒、澇災害為甚。

水文狀況

縣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一級支流——柳江自北向南流經運江、象州、馬坪、石龍4鄉、鎮,於縣西南端匯合自西北而來的紅水河,形成黔江流入武宣縣。受構造線和地形面的影響,形成“江河曲似九迴腸”的彎曲河道。而大瑤山發育的河流則受穹隆地形影響,水系呈放射狀向四周輻射。因縣域地勢周高中低,形成聚水盆地,12條主幹河流呈樹枝狀向湖盆中央輻聚,注入柳江。唯青凌河向西南注入紅水河。全縣河網長度達1131.80公里,密度為0.5413公里每平方公里;修建有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80座,面積達30311畝;另有水塘面積共7368畝,溝渠708畝,堤壩286畝,灘涂592.8畝,水域總面積總計81347畝。此外,尚有較為豐富的地下水分布於全縣各地,各類水體互為調節、補給。

自然資源

礦產已發現的礦產有煤、鐵、錳、銅、鉛、鋅、鎢、銻、紅銻、金、鎳、鈷、硫鐵、鈧、鋁土、磷、石膏、重晶石、膨潤土、水晶、鉀長石、紅鐵氧、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白雲石等礦種。其中鎢、銅和錳礦比較豐富。

其中重晶石出口量居中國第一,被譽為“中國重晶石之鄉”和“重晶石皇后”。

植物縣境木本植物包括喬、灌、果木,今初步掌握有100科、810種和變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一類有桫欏;二類有福建柏、海南粗榧、白豆杉、鵝掌楸、香木蓮、紫莖、蘇木、格木、小葉紅豆、紫荊木;三類有海南五葉松、大明山松、長苞鐵杉、穗花杉、半楓荷。

動物明清時期有老虎進入縣城。1958年前,尚發現有華南虎、金錢豹、黑熊,“大搞鋼鐵”濫伐木燒炭,森林遭到嚴重破壞以後,無發現蹤跡。野生動物分布於大明山為最多。1976年調查,有42科65屬83種。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一類有熊猴、黑葉猴、蟒蛇;二類有短尾猴、獼猴、穿山甲、旱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河麂、鬣羚、白鷳。此外,常見的野生動物有哺乳類:山豬、野兔、狐狸、果子狸等。在起鳳山太極洞中的地下水裡,發現有世界罕見的無眼平鰍。鳥類:啄木鳥、斑鳩、鷓鴣、燕子、烏鴉、貓頭鷹等。

人口民族

縣境內有有壯族、漢族、

瑤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分布。

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354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象州鎮42731、石龍鎮21381、運江鎮31435、寺村鎮41702、中平鎮27189、羅秀鎮25109、大樂鎮23165、馬坪鄉27251、妙皇鄉20318、百丈鄉15146、水晶鄉18121。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戶籍人口為354918人,常住人口為28520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如下:象州鎮53215、石龍鎮21263、運江鎮29096、寺村鎮38672、中平鎮25040、羅秀鎮22739、大樂鎮21496、馬坪鄉26242、妙皇鄉17281、百丈鄉13434、水晶鄉16670。

基本縣情

象州縣 象州縣
象州縣行政區域面積,轄7鎮4鄉123個村民委,總人口, 東靠金秀瑤族自

象州縣石貴生態旅遊村水果喜豐收

治縣,西鄰廣西工業重鎮柳州市,南接武宣縣,北接鹿寨縣。縣人民政府駐象州鎮。代碼:451322。拼音:Xiangzhou Xian。

象州氣候條件優越,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20.7℃,年降雨量1306毫米,森林復蓋率達40%。夏長無酷暑,冬短少嚴寒,一年四季氣候宜人。象州素有"桂中糧倉"和"優質米之鄉"之美稱,是國家優質谷生產基地縣,年產糧食2億公斤,其中香粘、紅香粳等優質谷1.5億公斤。

象州是廣西糖料蔗主要生產基地和第二批國家雙高糖料生產基地縣。全縣有蔗面積30萬畝,年產原料蔗140萬噸,良種率達99%。象州是廣西主要的蠶繭生產基地和來賓市最大的蠶繭生產縣。全縣桑園投產面積20萬畝,年產鮮繭40萬擔,蠶繭產量列廣西第三位,2006年被評為廣西桑蠶生產十佳縣,系全國桑蠶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縣。

象州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重晶石、錳、銅、鋅、鉛等13種,其中重晶石礦儲量3000多萬噸,占廣西探明儲量的55.7%。目前年出口量達100萬噸,占全國出口總量的50%,居全國第1位,系廣西十大出口商品之一,享有"中國重晶石之鄉"和"重晶石皇后"之稱。

象州山清水秀,人文會萃,旅遊資源豐富獨特。廣西著名旅遊景區象州溫泉有"中南第一熱泉"之稱,水溫高達86℃,富含偏矽酸、鍶、鈣等24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系自治區級旅遊景點。縣內還有古海底迷宮、大樂泥盤紀剖面、大梭生態峽谷、七星古榕群、鄭小古故居、漫畫大師廖冰兄展館等多處人文、自然景點,形成以山水為特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交融的象州旅遊風光,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

政府領導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陳代軍

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 譚 強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 韋 猛

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黃 昶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莫淑蘭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覃斌光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歐樹和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蘇 輝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覃 賓 

經濟概況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3.85億元,增長13%;財政收入5.42億元,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2億元,增長34.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2065元,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6734元,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億元,增長16%;完成工業總產值100.17億元,增長14.6%。

201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2.57億元,增長3.1%,增速在全市各縣(市、區)排名第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8420元)在全市排名第一;財政收入5.88億元,增長8.5%,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27億元,增長26.7%,增速排在全市第二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3億元,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1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7541元,增長1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0.1億元,增長15.7%;貸款餘額36.1億元,增長29.4%,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完成工業總產值84.62億元,工業增加值31.17億元。

2014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1.3億元,增長11.1%;工業總產值98.4億元,增長16.3%;工業增加值35.7億元,增長1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4.6億元,增長19.5%;財政收入6.02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億元,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1元,增長7.7%;農民人均純收入8197元,增長8.7%。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8.9億元,增長14.7%;貸款餘額36.1億元,增長16.5%。

工業

縣境地處亞熱帶,有發展工業的資源優勢和地理位置優勢,農副土特產品如甘蔗、烤菸、水果及建材和金屬礦產銅、鎢、錳等資源豐富,可為工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生產原料;縣境地域與南寧毗鄰,縣城距離南寧市區僅37公里。公路交通比較發達,工業生產所需原料和工業產品易於集散,為工業生產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全縣僅有一些手工業作坊,主要是菸絲加工、土法製糖、鐵木農具製造、釀酒、紡織、縫紉等。金、鎢、銅等礦產初步開採。1949年全縣手工業總產值折新版人民幣計僅76萬元(總產值按1957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1951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業企業發展到12家,產值160萬元,比1951年增30.1%;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產值17萬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10.6%。1957年,工業企業發展到19家,工業產值430萬元,為1949年的5.7倍。1953—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21.8%。1958年工業“大躍進”,一度興辦了眾多工廠,由於違背經濟客觀規律,盲目“躍進”,產值下降,當年工業總產值360萬元,僅是1957年的83.7%;其中重工業產值148萬元,比1957年增3.8倍,而輕工業產值212萬元,僅為1957年的53.1%。1961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開始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後,工業產值下降,全縣工業總產值764萬元。1964年,國民經濟逐漸恢復,工業相應得到恢復和發展,年產值回升到461萬元。1965—1966年,工業基本建設投資351萬元,1969—1971年,工業基本建設投資940萬元,平均每年313.3萬元。1971年,工業企業發展到72家,工業產值2742萬元(總產值按1970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為1963年的6.5倍。70年代中後期,又先後興辦機製糖廠、澱粉廠、磚瓦廠等企業,全縣工業產值持續增長。1972—1975年,投資總額902萬元,平均每年225.5萬元。1975年工業總產值達5616萬元,為1971年的204.8%。1976—1978年,投資總額987萬元,平均每年329萬元。1979年全縣鄉以上辦的企業達130家,工業總產值8217萬元,為1975年的146.3%、1971年的299.7%。

1979年和1980年,先後撤併了粘土礦、煤礦、冶煉廠、農藥廠等生產經營效益差的企業。1981年起,開始在工業企業中推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經濟責任制。1982年,全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1984年,在工業企業中逐步推行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自主權。1985年,全縣工業企業發展到1542家,其中全民工業企業58家,集體工業企業61家,其它工業企業142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4896萬元(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比1981年增51.6%。縣屬工業完成總產值5231萬元,占35.1%。1986年以來,不斷鞏固和發展各項改革成果。1987年,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推進工業科技進步。1986—1990年,工業企業更新改造投資額10042萬元,平均每年2008萬元,工業生產獲得新的發展。1990年,全縣工業企業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63家,集體所有制企業60家,初步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建材、化工、礦產為輔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地方工業體系,煙、糖、水果罐頭、澱粉、水泥等工業生產發展成為主要產業。是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3845萬元,產值指數為1950年的24927.9%。縣屬工業完成9967萬元,占鄉辦以上工業總產值30.3%。其中鄉辦以上輕工企業82家,產值29508萬元,占89.8%;重工企業44家,完成產值3359萬元,占10.2%。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鋼材286噸,錳礦10172噸,銅精礦2090噸,發電量2294萬千瓦時,水泥60589噸,碳酸氫銨4979噸,機制磚6398萬塊,農用掛車2172架,布438萬米,機製糖59743噸,捲菸20.05萬大箱,罐頭食品9665噸,味素220噸,澱粉19631噸,大米加工12130噸,酒精2600噸,機製紙2249噸,栲膠2544噸,松香970噸,混合飲料6838噸,茶葉379噸。

實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投資12億元的“兩橫兩縱”道路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投入2000萬元完善園區內水、電、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園區建設投入創象州歷年之最。成功引進超億元項目7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3個,總投資達41億元。開展工業園區征地拆遷大會戰,儲備項目用地8000多畝,取得用地指標3000多畝,為象州歷年之最。園區經濟快速發展,完成產值50.7億元。201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成功突破百億元大關,實現里程碑突破。

農業

縣境農業自然條件優越,早在宋代,象州盛產稻米聞名。自宋至清,曾多次從象州調出稻穀供給鄰近州縣及廣東。民國時期,象縣稻、米運銷大湟江口、梧州等地。

但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農業生產發展緩慢,民國中期以後,農業生產連年倒退。民國22年(1933年)象縣水稻總產量已達4513.8萬公斤,此後10多年均低於這個產量,民國35年水稻總產量僅2721.8萬公斤,只達民國22年產量的60.3%。

解放後,經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個體農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實行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1957年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38.84%,年均遞增4.8%;糧食總產量增長32.19%,年均遞增4.1%。1958年搞“大躍進”,使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962年,農業總產值只達1957年的87.3%,年均遞減2.7%。在“大躍進”期間,興建了豐收水庫、長村水庫、羅秀河引水工程等39處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灌溉面積12.24萬畝,為農業的發展打下基礎。1963年開始的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農業生產很快回升。1965年,農業總產值比1962年增長49.71%,年均遞增14.4%。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和“學大寨”等“左”傾錯誤的影響,致使經濟作物生產發展緩慢,農業內部結構不合理。但在此期間,繼續興修水利,建成石龍電灌、馬坪電灌等工程,使附近地區的旱片得到水利灌溉;大面積推廣良種、增施化肥,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1976年農業總產值比1965年增長53.7%,年均遞增4%。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79~1990年,縣財政對農業投資共2192.58萬元,比1966~1977年增加2倍。這些措施的實施,使農業得以穩定和較全面地發展。1990年,農業產值比1978年(不含桐木)增長70.43%;經濟作物的產值在種植業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17.9%上升至31.9%;農產品商品率由1985年的27%提高到52%。象州素有“桂中糧倉”之稱,盛產稻米,是廣西商品糧基地縣之一,每年向國家交售大批稻穀。1983年全縣糧食總產19013萬公斤,人均559.7公斤;調出貿易糧3090.5萬公斤,人均91公斤。經調整種植結構,水稻種植面積有所減少,1990年糧食總產仍達17751.9萬公斤,人均539.8公斤;調出貿易糧2287.5萬公斤,人均69.8公斤。1953~1990年,年均調出貿易糧1367.2萬公斤。

2012年全縣甘蔗總產超170萬噸,新增種植面積8.4萬畝,實現農民人均種蔗收入2600元,同比增收550元。糧食總產18.4萬噸,實現糧食生產“九連增”;年產鮮繭65萬擔,實現農民人均養蠶收入3100元。完成綠化造林4.48萬畝,年產木材35萬立方米。19個土地整治項目主體基本完成,共平整土地2.49萬畝,修建田間道路579公里,硬化村屯道路162公里,修建水利渠道762公里,整治村莊45個。投入1.4億元,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0座;治理中小河流2處;修復水毀水利工程3處;新增防滲渠道310公里。發放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助、農機具購置補貼等6500多萬元,人均享受農機購置補貼金額全市排名第一。農機化水平達52.7%;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石貴水果生態專業合作社入選國家示範社名錄。象州華金養殖場被評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41億元,增長9.9%。

第三產業

明清時期,縣內“民醇、事簡、俗阜、物廉”,“男惟力本,女知紡織,秀民游於庠序,百姓不事商賈”。民國年間,公路交通逐步發展,與縣外交往比較方便。民國22年(1933)年,全縣私人商鋪74家。至臨解放有100餘家,主要販運晾煙及販銷棉布等日用品。農村圩場貿易主要是糧食、牲畜產品等。

解放初期,國營商業、供銷社、私營商業同時發展。1952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76萬元。1953年12月實行糧食統購統銷,糧油由國家經營。經過對資本主義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糧食、食用油及鋼材、水泥等物資由國家計畫供應,其他工業品經營以國營商業及供銷合作社為主體,公私合營及集體合作商業同時經營。1960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842萬元;次年1301萬元。1965年,全縣商業零售門市部、攤點370個,從業111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816萬元。1970年3360萬元;1975年5710萬元,比1970年增長69.9%。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國營商業、供銷社、集體及個體商業逐年發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大幅度增長。1980年,全縣商業,飲食、服務行業的門市、攤點647家,從業3584人。其中有證個體282家287人。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466萬元。以後,國營、供銷社、合作店組,特別是有證個體商業網點增多,1990年全縣網點11863個,從業17928人。其中有證個體11390人,從業15438人。是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8115萬元,突破歷史最高水平,比“文化大革命”動亂的1966—1970年的總和還多14032萬元,增長49.9%;比1980年增長2.77倍。

2012年總投資7700多萬元的古象長灘54棟獨立式度假酒店正式對外營業;投資3億元的絲博創意園前期工作啟動;啟動投資3億元的九龍湖旅遊風景區征地工作。完成《運江古鎮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評審工作。成功舉辦象州溫泉旅遊文化節。象州涼泉、石貴生態村分別評為自治區、來賓市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年共接待遊客1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8億元,增長60.6%。

交通運輸

縣境歷史上有柳江、運江、水晶河3條航道,順柳江南下可通梧州、廣州;陸地有古驛道4條分別通往修仁、武宣、馬平、雒容。清光緒年間,已有商業電船航行於柳江航線。民國時期,運江,水晶河沿岸各鄉鎮,多用民船外運糧食和農副產品。1926年柳石公路建成通車,縣內始有汽車運輸。解放後,交通事業發展迅速,1956年起發動民眾建勤修築公路,70年代初,各鄉鎮所在地均有客車運行。80年代,先後建成石龍柳江公路大橋和象州柳江公路大橋,交通狀況大為改善。1990年,全縣有公路14條,總長267.09公里,各類汽車793輛。

國道209線、省道307線貫通全境,距柳州市68公里,距來賓市112公里,距南寧市265公里;在建的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和規劃“十二五”建設的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柳州至肇慶鐵路途經縣境。西江流域的柳江河、紅水河、黔江於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石龍工業集中區交匯,縣境內河航道73公里,沿水路可直達柳州、梧州、廣州、香港。

社會事業

科技

民國時期,象縣科技人員甚少,民國38年(1949年),只有農業、醫療技術人員12人。解放後,隨著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技術推廣機構和科研機構相繼建立,科技隊伍不斷擴大。50年代,縣區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站;60年代,建立良種繁殖場;70年代,建立農業機械研究所、林業科學研究所;80年代,各鄉鎮先後成立科普協會和水稻、柑桔、甘蔗、養豬、養雞、養羊、蔬菜等農民專業研究會,廣泛進行科技示範、宣傳和推廣工作。

1973~1981年,設農科網,縣有科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農科所、畜牧獸醫站、林科所、農機研究所,公社有農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獸醫站、農機站,大隊配置農科員,生產隊有農科組。通過4級農科網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1976年生產隊農科組員達6942人,共種植高產田、試驗田、種子田2.6萬畝。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科網改變為由縣、鄉鎮科技單位、科協、專業學會、文化宣傳單位、群團組織和農民技術員、鄉鎮科普協會會員等共同配合,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1984年以後,各鄉鎮農村先後建立水稻、甘蔗、養豬、養雞、養羊、蔬菜等農民專業研究會。1990年全縣有45個專業技術研究會,會員642人。1989年,每個村公所配備1名農科員,每個村民委設1名科技助理,形成縣、鄉鎮、行政村、村民委新的4級農科網路。

1990年,全縣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952人,其中,獲得中級以上職稱205人。1983~1990年,共有6項科技研究成果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8個項目獲地區科技進步獎。2012年,投入7200多萬元,實施23個科技創新項目。

教育

唐代,象州創辦州學。清代,創辦書院、義學。清末,新學開始出現,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書院為兩等國小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州內有國小堂7所,宣統二年於州城創辦女子初級國小1所。鄉村仍為舊學私塾。民國15年,推行分區設學辦法,各鄉村相繼創辦國小,創辦象縣初級中學,此後至38年,初級國小校略有增加,但在校學生減少。

解放後,教育事業得以復甦和發展。1950~1956年,學校教育健康發展。1954年,中、國小教師772人,比解放前夕增加51%;1956年底,中、小學生在校人數分別比解放前夕增加3.4倍和1.4倍。1957年,學校開展反右派鬥爭,教師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教育事業遭受損失。1958年,“大躍進”忽視客觀條件和基礎知識教學,教育質量有所下降。1962~1963年,動員超齡學生回鄉參加生產,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1964年,貫徹公辦、民辦並舉,開辦一批民辦國小和耕讀國小,在校學生人數比上年增加1.3萬人。1966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教育事業遭受全面浩劫。1977年,恢復升學考試制度。1978年後,知識分子政策逐步落實,教師的積極性得到發揮。1980年後,重新調整中國小布局,壓縮高中,撤銷國小附設國中班。1983年,利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的12萬美元,設定遠距離電化教學設備,1100多名國小教師參加學習;多渠道集資辦學,改善辦學條件,1981~1990年,國家投資1081萬元,民眾集資823.8萬元,新建房屋22.88萬平方米,維修學校危房10.88萬平方米。

2011年,象州教育事業穩定發展。全縣各類學校數保持穩定,在校生數、入學率和升學率穩步上升。全縣每萬人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數達201人,比上年增加33人。全年搶修中國小危房共投入經費1451萬元,新建校舍18131平方米。全縣普通高考本科上線775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增長15.7%;普通高考本科上線率45.8%。年末全縣共有普通中學15所,專任教師986人,在校學生17215人;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45人,在校學生2417人;國小107所,專任教師1425人,在校學生2137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40人;全縣各類幼稚園102所,在園幼兒905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到2012年,國小入學率從2002年的99.84%提升到100%,國小輟學率從0.13%降低到0;國中階段入學率由2002年的98.57%提高到101.73%,國中輟學率從2.53%降低到1.38%。“兩基”工作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自治區和國家評驗標準,並於2012年9月被評為全國“兩基”先進地區。

2012年“兩基”工作再獲全國先進;高考本科上線1058人,本科上線率突破60%;完成68名特崗教師的招聘錄用工作。

文化

象州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州郡,在立縣二千餘年的漫長年代,遺留下不少珍貴的文化遺產。新石器時代(距今約8000~10000年前)壯族的先民便在縣境生息、繁衍,南沙灣貝丘遺址,娘娘貝丘遺址文化層的大量螺殼、蚌殼、動物骨骼及打制石器、夾砂陶片。漢代,受中原文化影響,縣內文化也相應發展,大量保存完好的漢代墓葬及出土隨葬文物,亦為縣之一大文化特色。宋代,方誌事業頗為興盛,先後編纂《象州舊經》《象州圖經》《象郡志》《象州志》《象台志》等多部地方志,是象州編修方誌最多的朝代。明清期間,湧現了以鄭獻甫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尤以鄭氏著作宏富,享有“江南才子”和“兩粵宗師”之美譽。民國時期,縣城先後建立經營圖書銷售的書店,圖書館、圖書發行、閱覽工作開始發展;電影放映開始出現;眾多的業餘文藝表演團隊相繼建立,桂戲、彩調在城鄉廣為流傳。

象州是壯族聚居的地區,師公戲、朝陽舞、山歌、壯歡異常流行,逢年過節或勞動之餘,民眾均以自發的形式自娛自樂。解放後,象州縣文化事業日益發展。50年代,縣設定文化館、電影放映隊、廣播站、新華書店等文化機構、設施;60年代創建專業文藝團體,眾多業餘文藝團體和農村俱樂部相繼興起;“文革”期間,受“四人幫”“左”的影響,農村及廠、礦、場紛紛建立“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大演“樣板戲”,組建以寫反映階級鬥爭為主題的文藝創作組,文化一度出現畸形繁榮;70年代後期,特別是粉碎“四人幫”後,文藝創作空前繁榮;80年代縣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出98場;業餘文藝團隊98個,演出389場;文化館、站12個,圖書閱覽室25個,影劇場院13個。專業、業餘文藝創作員115人,農村廣播網復蓋全。

2011年,象州全縣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縣級圖書館1個;縣級文化館1個;縣級文物管理所1所;鄉鎮文化站11個。興建的廖冰兄藝術展館順利推進。全年完成4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整理工作。全縣體育基礎設施和民眾運動場所不斷增加,全縣廣播電視無線復蓋受益人口增加至25萬人以上。

2012年投入800多萬元,完成縣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及綜合體育館的改建及裝修;投入2100多萬元,完成全縣112個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投入700多萬元實施“兩創”的基礎設施建設。年內農民利用“三求”平台演出2000多場次,舉行球賽2500多場次。圓滿承辦廣西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來賓市(象州)賽區象棋、羽毛球比賽;成功舉辦30多場次全縣性文體比賽。文藝作品《奇才》獲得2012“山陽杯”全國幽默故事創作大賽入圍獎,《最低工資要給夠》獲第五屆“梅隴杯”全國社區法律知識故事徵文大賽優秀獎。引資1.8億元打造獨具象州文化特色的“龍之源”文化城、白石文化旅遊新村、廖冰兄藝術展廳建設,啟動小谷故居修繕;象州壯歡、師公舞、紅谷糟、甘王祭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衛生

清宣統元年(1909年),州城始設濟生善堂,配醫生1名。民國29年(1940年),象縣始有公辦醫療機構,36年,全縣平均每萬人有醫技人員0.55人,病床0.97張。由於缺醫少藥,縣內城鄉疾病叢生,霍亂、鼠疫、天花等傳染病不時流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州境發生3次瘟疫大流行。民國29~34年的6年間縣境出現3次斑疹、傷寒、鼠疫、天花、霍亂流行。33年天花流行,中平、下西等鄉200多人被奪去生命。34年霍亂流行,寺村、義和、人和3鄉約500人喪命。

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發展衛生醫療事業。50年代初,縣、區均設立衛生院、所,1954年起,先後在小鄉建立衛生室、醫療站,全縣城鄉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和防病治病活動。1990年,全縣有公辦衛生醫療機構17個,醫技人員389人,病床252張,平均每萬人有醫技人員11.8人,病床7.7張。醫技人員和病床數分別比解放前增加42倍和20倍。另有121個村衛生所,鄉村醫生371人。城鄉衛生醫療條件得到改善,世代流行的天花病,60年代已經消滅;分布全縣7個鄉鎮的絲蟲病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瘧疾病,經多年防治,8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1986~1990年,全縣均無小兒麻痹、百日咳等免疫性疾病病例出現。但農村醫療設施和醫技人員仍較缺乏。

2011年,象州衛生保健事業繼續加強。全縣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設備和技術條件有較大改善和提高。年末全縣衛生機構232個(包括國有醫院、衛生院、婦保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皮防站、農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各類機構)。全縣共有醫院、衛生院床位388張,衛生技術人員513人。全縣全部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際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達27.4萬人,參合率為87.3%,受益率達42.4%。2012年全縣村衛生室全部納入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愛滋病新發感染數同比下降25.5%,免費實施婚前健康檢查項目。

風景名勝

象州縣 象州縣
靈水,位於武鳴盆地中部。城郊的靈水泉為全縣最大的地下河出露,風景優雅。武鳴河幹流繞城而過,沿岸有明秀園、春霞園、秋霞園、文江塔等園林和古蹟。

伊嶺岩,位於縣境南面雙橋鄉伊嶺村,距縣城16公里,距南寧市區21公里。由南寧驅車過高峰坳舊公路到騰翔圩左拐4公里即到;邕武二級公路經過伊嶺岩大門前。景區以伊嶺岩大岩洞為主,有古蹟望仙岩、甲泉相映生輝,是南寧市轄區風景旅遊熱點之一。

起鳳山,位於縣城東面的城廂鄉夏黃村,距縣城9公里。景區以舊八景之一的起鳳山為主體,香山河繞山而過,思鄰山、廣德公主廟依附其旁。東面群山巍巍,可遙望大明山英姿;西面是大片平整稻田,一望無際。山中原有三仙殿,內奉何鄰、盧六、莫四三仙之神。還有觀音閣、文昌閣等,供奉觀音菩薩、關帝、張飛等大小神像10多尊,合雲峰之上有“飛來寺”等,惜年久日深,失之保護,有待修復。

大明山,位於縣城東北面50公里,北回歸線附近。是馬山、武鳴、賓陽、上林四縣交界之處。以“雨後明空晴翠”而得名,舊“八景之一”,稱“明山疊翠”。相傳古代仙人背劍“鏌鋣”於此墜地為山,故又名“鏌鋣山”。明代壯族文人李璧有詩云:“仙人背得鏌鋣還,誤落飛泉第一灣;三尺精靈化龍去,空留萬丈鏌鋣山”。明代,為避“大明”國號諱,改稱“大鳴山”、“大名山”、“大冥山”等。 

城鎮建設

為把象州建設成"花園式"城市,成為桂中的一顆明珠。近年來,象州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於發展小城鎮的戰略部署,本著"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指導思想,確立了"以地生財,以財建城,以城興業,以業富民"的發展思路,把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來抓,全縣城鎮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去年,該縣較好地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獲得了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目前該縣小城鎮建設在建工程40個,總投資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其中投資160多萬元啟動了建設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縣行政廣場;投資50萬元安裝了象桐路大轉盤雕塑;投資10萬元對城區進行綠化改造;並完成了外環路路基平整和實施象桐路二級路改造工程。同時,投資100萬元對寺村鎮主街道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和街道硬化、綠化、美化工作;投資83萬元規劃開發羅秀鎮一條新街道。該縣經過努力有效擴大和完善了城鎮功能,使縣城和各鄉鎮所在地日趨美觀靚麗,進一步繁榮了城鄉市場。

象州縣委、縣政府還採取集中力量,改善現有城鎮的設施條件為重點,要求每個鄉鎮建設好幾個重點工程,扎紮實實推進城鎮化進程。在縣城則重點實施和啟動包括江濱大道、行政廣場、外環路、象桐路出口路段示範住宅小區、象桐路西段人行道改造、象桐路西段路燈改造、象石路汽車站至農業局路段改造、象州溫泉及石巷迷宮開發、縣城取水源點搬遷及縣城綠化在內的九大重點工程,預計總投資2.8億元。為確保工程順利完成,縣政府組織成立了縣城建設指揮部,還分別成立了九大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並出台相關政策,努力拓寬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鼓勵幹部職工和廣大農民積極參與,走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新路子,為實現今年城鎮化建設的新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象州縣還下大力氣抓好文明縣城的創建工作,積極參加"南珠杯"、"桂中杯"競賽活動,廣泛宣傳"象州是我家,建設靠大家",進一步提高市民素質,不斷增強市民的共建參與意識。1999年以來,僅個人捐款建設縣城的資金達220多萬元。

廣西電網分4路向象州輸電,另有11萬伏高壓輸電專線從柳州直送象州,為象州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應保障。1999年,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啟動後,及時出台了《象州縣農村電力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率先理順縣、鄉鎮農電管理體制,按時完成了"網改"的各項工程。首期"網改"結束時,全縣已累計完成投資5773萬元,竣工交付使用35KV變電站8座;完成10千伏線路724公里,低壓線路1309里,改造台區480個;受惠農戶超過5萬戶。通過農村電網改造,象州的農村電網狀況大大改善。據初步統計,改造完畢的台區,低壓電網綜合損耗率下降到15%左右,電價由原來的每度1至2元不等降至現在的每度0.5元左右,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有了明顯提高,有效減輕了農民的用電負擔。

旅遊服務

象州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城東郊8公里處的象州溫泉,不論水溫、水質,還是

象州溫泉

出水量,均堪稱"中南第一溫泉"。

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73-79度之間,最高水溫達攝氏86度;溫泉流量穩定在每小時235噸左右,且泉水清徹透明、五色、無味、無污染,還含有偏矽酸、鍶、鈣、鎂、鈉、鉀、鐵、鋅、銅等24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國家頒布的飲用礦泉水標準。以溫泉水洗浴,或者飲用溫泉礦泉水,對人體保健、人體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分泌系統與外科、婦科、皮膚科等多種疾病均有明顯療效,素有"浴可去疾,浸可烹鮮"之美稱。近年來,象州溫泉已初步建成集休閒、度假、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以神奇迷離而聞名遠近的石巷迷宮岩旅遊景點,位於象州鎮沙蘭村的一座小山上,距縣城僅4公里,占地面積約50畝。

石巷迷宮由數百塊高3至5米、大如小屋房間的岩石構成,石壁呈魚鱗狀,石塊與石塊之間是奇曲彎轉、四通八達的數十條天然巷道。石巷寬處可容兩、三人並肩而行,窄處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石巷內叢生樹木野藤,濃蔭遮天。人入巷道內,東西難辨,南北不分,有入迷宮的感覺,若不看路標,或無導遊帶路,極易迷失方向。整個石巷迷宮頗像一個小村莊,石塊如間間房屋,錯落有致;石巷如村中巷道,四通八達。石巷外,桃樹李樹成林,花果時節,即可飽眼福,又可飽口福,妙不可言。有關地貌專家認為:石巷迷宮約於3.5億至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由海底地殼變化和海水長期侵蝕而形成,是岩溶地區特殊的地貌,具有很高的旅遊和考古價值。

此外,象州尚有蜚聲海外的泥盆紀"大樂剖面"、雄奇壯觀的大沖瀑布、婀

象州溫泉

娜多姿的七星古榕群、氣象萬千的妙皇湖區,令遊客流連忘返。

近年來,象州縣委、縣政府已組織力量對全縣旅遊資源進行全面調查,對溫泉和石巷迷宮等重點旅遊景點進行整體規劃,確立"以溫泉、石巷迷宮開發為龍頭,振興象州旅遊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發展思路,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四海客商到象州開發旅遊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