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丹洲鎮

丹洲鎮位於三江縣南端,西鄰融水,南靠融安縣城,209國道貫穿全鎮7個行政村,西有枝柳鐵路線和融江航線。往南140公里達柳州,北上55公里到三江縣城。鎮人民政府駐板江街。全鎮總面積239.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98公頃,林業用地15604.8公頃,有林面積13395.8公頃,森林蓄積量110000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67.3%。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為16073人。

基本信息

丹洲鎮-鄉鎮概況

丹洲鎮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丹洲鎮丹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382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1627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63萬元,完成第三產業總產值744萬元;財政收入207萬元,人均有糧249公斤,人均純收入1605元。在全鎮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丹洲鎮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鎮村村通公路、電話,電視入戶率達80%。全鎮有醫院一所,9個行政村均設有衛生所;有鎮中學、鎮中心國小及9個行政村中心國小,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升學率均達98%以上。
丹洲鎮以旅遊業為龍頭,帶動養殖---沼氣---種植一體化的生態農業模式發展的經濟結構逐步形成。現已成功開發了丹洲村生態古蹟旅遊及石門沖生態自然景觀旅遊,2004年遊客達6萬人,帶動當地消費300多萬元。養殖以豬、牛、家禽為主,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農業以種植水稻、竹木、蔬菜水果為主,其中以種植沙田柚及竹子為主導產業,目前,全鎮共種植沙田柚3500畝,竹子5000畝;2004止,全鎮共建沼氣池1839座,入戶率46%。

丹洲鎮-城鎮建設

丹洲鎮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確保該鎮甘蔗種植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提高農業的耕作水平,將為人民民眾多做好事、實事落到實處。丹洲鎮政府於7月28日開展了一次送農機和農業生產知識下鄉活動,將兩台電動噴霧器和一批甘蔗種植資料送到丹洲鎮紅露村寨塘屯蔗農手中。
2007年7月28日,丹洲鎮黨委副書記梁德軍和分管農業的韋啟學副鎮長,帶領鎮農業服務中心的農業技術員,為紅露村寨塘屯的蔗農送上了兩台價值4000元的電動噴霧器和一堂生動的農技課,向農民朋友發放宣傳資料200餘份。梁書記和鎮農技人員就農業機械化的地位、作用、農民依靠農機致富之路和我鎮甘蔗種植的發展前景,甘蔗栽培種植新技術等內容給農民朋友上了生動的一課。送農機送教下鄉活動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為了發展丹洲鎮的甘蔗種植業,調整最佳化該鎮的農業結構,丹洲鎮政府積極引進鳳糖集團到該鎮開展“公司+農戶”的甘蔗種植模式,由鳳糖集團提供種子、化肥、種苗和技術,農戶負責種植生產,鳳糖集團收購產品。寨塘屯是該鎮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自然屯,達到400餘畝,因管護到位,目前長勢喜人。鎮政府開展這次送農機和農業生產知識下鄉活動,猶如給蔗農們打了一份“強心劑”。蔗農們紛紛說:“有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種植甘蔗的勁頭更大了。我們堅信,2008年我們甘蔗種植這個項目一定會成功”。

丹洲鎮-特色產品

沙田柚廣西名柚--丹洲沙田柚
丹洲沙田柚於1903年從容縣沙田引種,經過100多年的培育,目前已成為丹洲主導產業之一,種植面積3500畝,年產量10500公斤。據丹洲鎮產業結構調整的統一部署,2007年種植面積達6000畝,年產量36000公斤。
早在1963年,丹洲沙田柚就已獲國家級金獎,隨著丹洲旅遊的成功開發,丹洲沙田柚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已成為區內外知名品牌。丹洲沙田柚形葫蘆,果頸較葫蘆短,果頂中心有微凹印圈,俗稱“金錢印”,是優質沙田柚的典型特徵。成熟外果皮呈金黃色,油腺細密帶亮色,全果勻稱美觀,且芸香揮發,濃香四溢。據分析其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為14%―16%,含全糖11.3%―13%,檸檬酸0.31%―0.37%,每100毫升果汁含維生素C97.01%-104.7%,還含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B、B2、E等,及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磷、鈣、硫等礦物元素,具有消食、潤肺、化痰、止咳、寬中之功效
丹洲沙田柚果實於十月下旬(霜降後)採收,一般簡易貯藏保存期為120天-150天,如採用科學方法進行貯藏保存期可達200天。果肉可直接食用外,還可加工製成果汁、果醬;果皮可烹調多種菜餚,別有風味;果皮和囊衣還可制高級果膠;表層油皮用冷榨法可提取高級香油;種子除用作藥材外,還可提取香精油;柚花具有觀賞價值外,經提煉能提取頭浸膏,是高級化妝品的原料。可謂全身都是寶。

丹洲鎮-旅遊開發

丹洲鎮(1)丹洲村
丹洲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面融江江心,屬一級行政村,總面積1.6平方公里。丹洲村是多民族、多姓氏雜居的村落,全村有苗、瑤、侗、壯、漢五個民族61個姓氏,220戶1100多人。經濟收入以沙田柚為主,兼有農業、副業、林業、經商等,年總收入約為200萬元左右,2004年人均收入2047元。有線電視入戶率100%,電話入戶率占60%以上,沼氣池入戶率75%。丹洲村是縣級的雙文明示範村、小康示範村、衛生示範村、無毒模範村、治安模範村、市“五村、兩規範”示範村、自治區科教示範村。丹洲村人稱“水中之洲”,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島上空氣清新,安逸恬靜,擁有得天獨厚、秀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洲上大草坪、竹林、古榕樹、鵝卵石河灘;西岸及上游有半邊臉、姑娘房、白老鼠、獅子岩、清水泠等景點;環村而過的融江河因沒有工業污染更顯清澈、秀美。丹洲村1591年至1952年曾是三江縣的縣衙所在地,從明朝萬曆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至今仍有東門、北門、粵閩會館、書院、古城牆、縣衙、明清民居等明末清初建築,有很深的文化底韻。丹洲村民風淳樸。島上“路不遺拾,夜不閉戶”,村頭的豬肉攤上沒人賣,放一案板、一桿稱、一把刀、一個籃,自己稱、自己交錢;村民們愛好樹樁盆景、石玩花藝,家家戶戶庭院都種有花草。打油茶、對山歌、搶花炮等民俗仍被保留著。“丹洲柚子”已聞名區內外,全村每年產柚子約14萬斤。
以“生態古蹟”為主打品牌,打造廣西區域旅遊熱點。古蹟方面主要開發丹洲書院、粵閩會館、東門和北門、古城牆;生態方面以沼氣建設為根本點,以沙田柚品種改良為突破口,大力推進丹洲無公害柚子園及庭院建設,目前,丹洲沼氣入戶率已達75%,無公害柚子園、小庭院建設項目正在實施中。接待則以農家旅館接待為主,用餐為酸魚、酸肉、野菜、土雞、河魚、打油茶等侗族風味,住宿條件中高檔次均有;在購物方面,奇石館、盆景園、農副產品一條街正在計畫建設中。同時開發有游泳、釣魚、農田勞動、摘柚子、遊船觀光、尋找奇石、燒烤等娛樂項目。
丹洲村農家旅館已發展到40多戶,2004年,到丹洲旅遊的遊客已達6萬多人,帶動當地消費300多萬元。2004年,丹洲村人均收入2047元,人均增收197元。2005年4月26日,成立丹洲生態古蹟農家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已申報全國農業旅遊觀光示範點。
(2)石門沖生態自然景區
石門沖生態自然景區於2004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迎接遊客。該景區計畫總投資400多萬元,目前投資100多萬的首期開發工程已全部完工,除具民俗風味的侗族建築小木樓及200多平方米的天然游泳池等景點外,景區裡的自然生態保存完好,有楠木、桫欏、紅豆樹、蘭花等國家級保護名貴植物10多種;野豬、山羊、山雞等10多種野生動物也常出沒在山林中;同時山沖內有多處瀑布,水流不受任何污染,整個石門沖景區實屬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該景區確為廣大遊客避暑的好去處。

丹洲鎮-招商引資

丹洲鎮丹洲鎮位於三江縣南端,西鄰融水,南靠融安,209國道貫穿全鎮。往南140公里達柳州,北上55公里到三江縣城,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另外丹洲鎮由於電力線路直接麻石電廠,因而電力充足。
為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丹洲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機制,為項目引進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2004年我鎮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現立項並已開始實施的項目有5個,其中外資項目2個(石門沖自然景區開發、板必村重晶礦開採)。丹洲鎮目前民營企業數20多個,從業人員1000多人全年生產總值1550萬元。
為把民營企業逐步與農業產業經營相結合,形成一部分具有較強市場開拓能力和農產品加工能力的企業。現丹洲鎮正籌劃在209國道旁建立“老虎沖”100畝丹洲新區和160畝的工業開發園區,引進各類企業安家落戶。計畫大力發展的項目有:竹木製品、茶油壓榨、沙田柚等農產品加工;規模養殖業;礦石開採、磚石製造等工業企業;丹洲村生態古城旅遊景區的招商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