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翠亨孫中山故居紀

廣東翠亨孫中山故居紀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建立於1956年11月,其主體陳列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覽和翠亨民居展覽等。該館行政隸屬中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基本信息


概述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建立於1956年11月,其主體陳列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生平事跡展覽和翠亨民居展覽等。該館行政隸屬中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館舍介紹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正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正門

孫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南朗鎮翠亨村,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是孫中山長兄孫眉於1892年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建成的。

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並設有一道圍牆環繞著庭院。圍牆正門外南側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門南側有宋慶齡手書的“孫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孫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築。樓房上層各有七個赭紅色裝飾性的拱門。屋檐正中飾有光環的灰雕,環下雕繪一隻口銜錢環的飛鷹。樓房內部設計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中間是正廳,左右分兩個耳房,四壁磚牆呈磚灰色勾出白色間線,窗戶在正梁下對開。居屋內前後左右均有門通向街外,左鏇右轉,均可回到原來的起步點。正門上有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庭院右邊設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圍(約32平方米)是孫中山誕生時的舊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於此。  

故居正廳擺設是孫中山親自布置的。1883年,他從檀香山帶兩盞煤油燈回來,放置在條台上。后座是孫中山母親臥室,正廳南側為孫中山的大哥孫眉與夫人譚氏的臥室。北邊耳房是孫中山與元配夫人盧慕貞的臥室,當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妝檯和凳等仍舊擺放著。1892~1895年和1912年,孫中山都曾在此住過。二樓南邊,是孫中山的書房,牆上掛著孫中山17歲時的照片。室內有孫中山日常使用過的書桌、台椅、鐵床。1893年冬,孫中山曾在此書房研讀古今書籍,探索救國救民真理,並曾在這裡草擬《上李鴻章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1895年與陸皓東在此書房商討救國方略,還曾在這裡為鄉親治病。  

故居庭院南邊,栽植一株酸子樹,是孫中山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來種子親手栽種的,生勢茁壯茂盛,北邊是磚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圍還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蹟。孫中山7至12歲時,常與他姐姐妙茜在金檳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經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孫中山也常在山下蘭溪的溪間捉魚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樹,是他童年時代常常聽參加過太平軍的馮觀爽老人講述太平天國將領反清故事的地方。[1][2]

基本陳列

分為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翠亨農業展示區三處。孫中山紀念展示區包括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以及孫中山在翠亨村的其他歷史遺蹟;翠亨民居展示區展示了翠亨村清末民初各階層的民宅和生活狀況,再現了孫中山出生及其成長的歷史背景;翠亨農業展示區展示水稻耕作、瓜果蔬菜種植、桑基魚塘、家禽飼養、現代農業的無土栽培種植等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態。 [3]

珍貴藏品

後來居上”橫幅 是孫中山1921年題贈翠亨學校手跡的原件,反映了他對家鄉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這也是孫中山唯一一幅為故鄉的題字。

館藏“孫中山與家人合影”館藏“孫中山與家人合影”

孫中山與家人合影 1912年5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返鄉家鄉,在家門前與家人的合影,是孫中山翠亨村的唯一一張照片。

故居建築工料報價單 此件是1892年3月興建翠亨孫中山故居時之建築工料報價單。該單開列了孫中山故居興建工程的規模、工料、工時、造價、結構等,是孫中山故居興建情況的重要歷史憑據。

館藏《翠亨孫氏家譜》館藏《翠亨孫氏家譜》

翠亨孫氏家譜》 此件記載翠亨孫氏由東莞遷居香山的概況,和1880年遷葬祖墳的原因與經過,及其五世至十三世祖之世次、名諱、配偶姓氏、生卒時間及葬地等。館藏“孫中山與家人合影”(圖2)館藏《翠亨孫氏家譜》[3]

基本信息

地 址: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

交通線路:乘12路公共汽車,或乘市內旅遊巴士

開放時間:9:00~17:00

郵 編:52845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