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介紹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位於廣州市恆福路60號,毗鄰白雲山和麓湖,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 廣東省衛生廳和省中醫藥局直屬的綜合性中醫醫療機構,占地面積11000㎡,建築面積20000㎡。全院專業技術人員548名,其中高級職稱人員110名,中級職稱人員68名,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省名中醫3名。外設:淘金門診部,位於淘金路159、161號;廣園門診部,位於廣園東路1815號;白雲分部,位於白雲區柯子嶺景雲路38號。醫院是廣州市急救醫療網路(120)單位、醫保定點三級甲等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香港大學實習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現開放病床600張,臨床科室20多個,日均門診量2000人次以上,“120”年出車2500次,年住院病人8000多人次。
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螺鏇CT、放射性粒子植入腫瘤治療設備、腫瘤熱療機、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血液透析機、腹腔鏡、宮腔鏡、膀胱鏡、前列腺治療儀、體外碎石機、 C臂X光機、數字X光機、經顱多譜勒、腦電地形圖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監測儀、 電子胃鏡、腸鏡、陰道鏡等大批現代化醫療儀器。
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共開設專科20多個,其中中風病專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是廣東省重點中醫專科;心血管病專科、骨關節病專科為廣東省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單位,各科共研製出60多種專科製劑。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臨床疾病,除運用中醫傳統的治療手段外,還開展各種大中小型手術。
醫院急診科承擔附近地段20多萬常住人口的院前急救任務,診療、搶救設施先進,急救體系完善,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特別對中風、顱腦外傷、全身多臟器創傷、心臟病、中毒等的搶救具有豐富的經驗。
醫院建院以來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200多項,已結題的科研課題中,共有20多項獲得各級科研進步獎,其中1項獲1999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200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每年接收國內及 香港地區實習生、進修生約800人次。
地理位置
院長介紹
塗瑤生,中醫藥研究員,教授,醫學碩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術顧問,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中醫藥的研究與臨床工作,有較高的學術造詣。主持的國家級重點火炬計畫項目“單味中藥濃縮顆粒的研製與開發”,1997年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成果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
科室介紹
皮膚病專科皮膚的癬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又稱癬病.此外還有毛髮、甲板的真菌感染,又稱 頭癬,指、趾甲癬。本科運用真菌鏡檢、 真菌培養等先進的檢測手段,對癬菌進行鑑別後,有針對性地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通過內服、外用藥物治療,臨床效果滿意。
肛腸科簡介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肛腸科是具有中醫特色,以治療 肛門直腸疾病為主的專科。擁有高級職稱醫師2名,中醫肛腸專科碩士研究生1名,技術力量雄厚,臨床經驗豐富,檢查儀器先進。既有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又能進行先進的西醫手術。
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在臨床、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肛腸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該科長期以來堅持中醫特色,但又不斷吸取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重視中醫,西醫的有機結合,使肛腸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不斷提高。
痔,是肛腸科里一種最常見的疾病。 痔的治療中該科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在痔的預防,初期痔的治療方面,中藥內服外洗均有滿意的療效。目前該科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研製出痔疾消軟膏和肛腸外洗方,在治療Ⅲ期內痔,嵌頓痔及肛門 直腸手術後的併發症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
口腔科簡介
口腔科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科室。可提供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兒童和成人正畸、種植牙、超音波潔牙等多專業醫療服務。該科擁有一支具備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的醫師隊伍,並堅持引進高素質人才,重視畢業後繼續教育。該科配備進口綜合治療椅11台,進口曲面斷層機、口腔診療器械 消毒爐、口腔內窺鏡等先進設備。在患者整個診治過程中,該科堅決貫徹“無痛治療”的原則,並伴有優美的 音樂,有效消除患者的緊張和焦慮,確保治療的順利完成。該科引進進口消毒設備,治療過程中真正實現“一人一機”,杜絕交叉感染。該科倡導“一切以患者滿意為宗旨”的醫療服務理念,在臨床中開展了多項與國際醫療水平接軌的新技術、新療法及新材料的使用,並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舒適、方便的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乳腺專科
廣東省第二中醫乳腺病專科擁有醫護人員10人,其中有副主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1名,設有床位20張,病區環境幽雅舒適,病房設備先進。是一集門診、病房、檢查、治療、保健、社區普查宣教服務以及終身隨訪、臨終關懷、家庭病床為一體的獨立專科。具有一流的診斷設備、一流的中西醫結合專科治療技術、一流的專科護理水平。專科擁有最先進的乳腺數位化高頻鉬靶攝片機、乳腺高頻彩色B超、 乳腺近紅外線掃瞄器及乳腺治療儀等一大批先進的診療設備。專科能充分發揮中醫、中西醫結合優勢,根據患者病情和病種的不同,給患者提供全程優質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專家介紹
王清海,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心血管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臨床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攻: 高血壓、 高血脂、 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擅長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 心臟病、胸悶胸痛、心慌心跳、頭暈頭痛、 咳嗽、氣喘、水腫及各種疑難雜證。
汪何,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多年,擅長治療糖尿病等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對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持參與多項課題研究。
楊思華,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多年,擅長內科疾病的診治,尤擅於中醫脾胃病、肝膽疾病的診治,對滋補脾陰法在臨床中的套用頗有心得,中西醫結合診治內科疾病有獨到之處。主持、參與多項課題研究。
主要成果
醫院高血壓病臨床研究科研成果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醫院承擔的廣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高血壓血管活性物質與中醫辨證論治相關關係的臨床研究”獲頒2004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目於 2003年12月22日通過成果鑑定,專家一致認為該課題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是醫院一內科(省級重點中醫心血管專科)學科帶頭人王清海教授主持的重點研究項目。自1994年起,課題組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發現高血壓病不同的中醫證型患者中,其血液中的高血壓血管活性物質分布有明顯的規律性,據此可以更好地對每一位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達到最理想的臨床效果。該課題組所研製的中藥製劑“ 複方芪麻膠囊”等用於臨床,控制高血壓的效果在92%以上,部分患者已經丟開服用西藥降壓藥引起副作用的困擾,靠中藥治療達到血壓平穩,消除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為了促進高血壓患者的康復和自我保健,醫院2004年10月成立了高血壓健康俱樂部,該 俱樂部採取不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交流高血壓病的防治方法和心得體會,目前已經舉辦了五期講座,有800多人參加了俱樂部。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http://www.gdzy54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