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基金會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是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1988年《關於普通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有關要求成立的,1990年經廣東省民政廳登記註冊,成為全省性的公益性社會團體。

基本信息

簡介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廣東省教育基金會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是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1988年《關於普通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有關要求成立的,1990年經廣東省民政廳登記註冊,成為全省性的公益性社會團體。省教育基金會的主要任務是發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籌集教育基金,獎勵省級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扶助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二十年來,省教育基金會緊緊圍繞“獎優扶貧”這個宗旨開展工作,得到我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熱心教育事業的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捐贈的教育基金12400多萬元,表彰獎勵了23536名優秀教師和7835名優秀學生,頒發獎金4113.2萬元;扶助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500多所農村中國小校修建校舍,添置教學設備,扶助資金達5478多萬元,從而有力地促進了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活動

2009年,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在開展募集教育基金的活動中得到中央駐穗機關、省直機關以及廣州市、深圳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會熱心教育人士的大力支持,共有113個單位(個人)115次向省教育基金會捐贈教育基金,金額達到1290多萬元。

2009年,廣東省教育基金會緊密配合省政府改造農村中國小危房校舍,建設規範化學校的工作部署,先後撥出扶助資金778萬多元,在清遠市的清新縣、陽山縣、連山縣、連南縣,河源市的龍川縣、和平縣、紫金縣,韶關市的新豐縣、仁化縣、南雄市、乳源縣,肇慶市的封開縣,揭陽市的普寧市,惠州市的龍門縣,湛江市的廉江市,佛山市的高明區等8個市的16個縣(市、區)的41所農村中國小校拆除危房校舍,新建了一批大小不等的教學樓、綜合樓、多媒體教學專用課室、教師公寓、學生公寓、學生飯堂以及校門、圍牆、運動場等配套設施,添置了圖書、電腦等教學設備,大大改善了受助學校的辦學條件,促進了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2009年,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根據我省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經濟滯後,一方面是中國小教師月均收入只有1200元至1500元左右,大概只有珠江三角洲地區教師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教師隊伍不穩定,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流失嚴重,補充非常困難;另一方面是全省低保家庭經濟困難的人口尚有200多萬,這些家庭的孩子上學存在經濟困難。為此,省教育基金會積極開展在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設立“獎教助學金”的專項募捐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熱心教育事業的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持,踴躍向省教育基金會捐贈“獎教助學”基金。2009年,省教育基金會獎勵了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教師250人,頒發教師獎勵金32.3萬元,對穩定山區教師隊伍起了積極作用。同時,撥出扶貧助學金41.8萬元,獎勵和資助革命老區、邊遠山區農村中小學生850名,其中向467名低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頒發助學金34.7萬元,幫助他們順利升上高一級學校讀書,向383名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頒發獎學金7.1萬元,鼓勵他們立志成才,刻苦學習,不斷進取。

以上這些措施較好地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給的“獎優扶貧”任務。在此,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對熱心我省教育事業,積極捐贈教育基金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發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有關決定,加快“科教興粵”的步伐,實施國務院頒發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廣東省教育改革發展中長期規劃》,為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富裕安康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2010年,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將繼續動員我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繼續關心和支持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多渠道、多方式捐贈教育基金。省教育基金會將積極配合省教育部門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危房校舍修建工作和規範化學校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加大對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教師的培訓和購置教學設備的資助力度;多渠道、多方式籌措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獎教助學”專項基金,積極開展“獎教助學”活動,鼓勵山區教師安心工作,幫助更多經濟困難的低保家庭孩子順利上學,完成義務教育學業;動員和組織社會善長仁翁、有識之士參加扶貧濟困活動,結對子幫助革命老區、邊遠山區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並繼續幫助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學業,從而促進我省革命老區、邊遠山區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事業躍上新台階。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黃麗滿理事長以及全體工作人員,誠摯希望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熱心教育的社會人士、華僑、港澳台同胞,一如既往,繼續關心和支持我省的教育事業,踴躍捐贈教育基金,積極參加幫助貧困家庭學生的結對子活動,為加快我省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均衡的發展,尤其是加快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農村職業教育和義務教育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你們慷慨捐資興學,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和愛心,必將激勵全省百萬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必將激勵全省千萬學子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振興中華。你們的善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必將為我省的教育事業增添光華!

工作介紹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成立二十年來,主要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廣泛發動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多渠道籌集教育基金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廣東省教育基金會

為了籌措教育基金,省教育基金會舉辦了“92南粵教育躍進跑馬省港對抗賽”,發行了“陽光消費優惠卡”,舉行了“聘任名譽會長、顧問”儀式,同時,通過印發宣傳資料、電視文藝晚會等多種方式和方法,使社會各界人士了解廣東省教育基金會的性質、任務和“獎優扶貧”的宗旨,因而踴躍捐贈教育基金。

從1990年到1995年底,省教育基金會收到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和港澳熱心教育人士捐贈的教育基金達到1800多萬元。從1996年至2009年社會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共有3262次向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贈教育基金共9160萬元。加上省委、省政府從財政撥給的3000萬元啟動資金,到2009年底,累計籌集到賬的教育基金總額約為1億4千萬元。

二、扶助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農村中國小修建校舍,添置教學設備,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廣東省教育基金會遵照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為基金會確定的“獎優扶貧”的宗旨,緊密配合省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部署,把扶助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農村中國小改造危房校舍,建設規範化學校作為工作重點,深入到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調查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同縣教育部門和鄉鎮政府的幹部共同商議改造危房校舍,添置教學設備,提高辦學水平等問題。從1991年至2009年,省教育基金會共撥出扶貧助學資金6,171萬元,在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574所農村中國小中,分別建起了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教學樓、綜合樓、圖書館、教師公寓、學生公寓以及校門、圍牆、水泥籃球場、蓄水池等配套設施,添置了學生桌椅、架床和圖書、電腦等教學設備,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促進了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發展。

從2009年開始,省教育基金會與深圳八方園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綠色電腦愛心捐贈活動”,向社會各界收集淘汰或閒置的電腦,經過整修、組裝,達到使用標準後,捐贈給我省山區農村中國小,並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和維修服務。當年收到社會捐獻的電腦261台,整修組裝後捐贈給四所農村國小。另外,企業捐贈的20台新的和可使用的電腦,也分別贈送給另四所農村國小。

三、主動會同省教育、人事部門做好評選、表彰、獎勵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工作。

經省委、省政府領導同意,省教育基金會先後設立了“南粵傑出教師”獎、“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獎、“南粵優秀校長”獎、“南粵教壇新秀”獎、“南粵優秀班主任(政治輔導員)”獎、“南粵優秀山區教師”獎、“南粵優秀幼兒教師”獎和“南粵優秀研究生”獎、“南粵優秀師範生”獎等九個獎項,主動配合省教育、人事部門,認真做好評選、表彰、獎勵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工作。從1989年至2008年,全省共評選、表彰、獎勵優秀教師18,454人,由省教育基金會撥發獎金3167萬元;評選、表彰、獎勵優秀學生7,139人,由省教育基金會撥發獎學金482萬元。

四、慰問山區教師,鼓勵他們紮根山區,為發展山區教育事業作貢獻。

我省有50個山區縣,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0%。山區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0%。為了鼓勵廣大山區教師紮根山區,為山區經濟發展培育人才,省教育基金會從1993年起,每年春節前都派出慰問團到山區縣慰問教師。1993年至1998年先後到過清遠市、河源市、韶關市、肇慶市、梅州市、茂名市等六個市的34個縣(市)慰問教師,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35次,參加座談會的教師代表5000多人次。慰問團向山區的教師轉達省委、省政府對他們的慰問,發出慰問信一萬多封,發放慰問金79萬多元。慰問團還深入了解山區縣教育改革的情況,認真聽取山區教師對加快我省教育改革的意見和建議,鼓勵山區教師愛崗敬業,克服困難,精心教學,誠心育人,為發展山區教育事業作貢獻。

近幾年來,省教育基金會積極開展“在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農村中國小設立獎教助學金”的專項募捐活動。這項活動得到東莞市廣東三正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中信銀行廣州分行、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廣東華聲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積極支持,先後捐贈“獎教助學”基金200多萬元,其中2009年獎勵了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農村中國小教師250人,頒發教師獎勵金32.3萬元;獎勵和資助學生850名,頒發獎助學金41.8萬元.
五、積極支持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和出版教育刊物。

省教育基金會重視和支持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把這項活動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一項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狠抓落實。從1991年—1997年,省教育基金會共撥出專款28萬元支持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和編輯出版丁有寬的《我與頑童》、《丁有寬教育思想》、《當代廣東海外人士捐資助學史》等教育刊物。此外,還先後編輯出版了《精心教育誠心育人》、《南粵優秀園丁譜》、《南粵尊師重教大典》、《南粵驕子》、《南粵優秀校長譜》、《師苑之徑——黃開南教育文集》等書籍,宣傳黨和國家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介紹優秀教師教書育人的成功經驗,頌揚優秀教師的先進思想和事跡,為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自我完善,不斷提高,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六、組織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山區優秀教師代表外出參觀學習。

1992年—2008年,省教育基金會共組織了2020多名優秀山區教師代表外出參觀學習,讓山區的教師了解國內外經濟建設和教育改革的經驗,擴大視野、更新觀念,鼓勵他們增強教師工作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更好地為農村教育發展作貢獻。

七、與省教育廳共同開展革命老區、邊遠山區縣農村國小校長、教師培訓工作。

提高農村中國小校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提高校長和教師隊伍的素質。從2009年開始,省教育基金會與省教育廳共同舉辦革命老區、邊遠山區縣農村國小校長培訓班,計畫用三年左右時間,籌集300萬元教育基金,在省中國小校長培訓中心培訓1000名農村國小校長。2010年,省教育基金會還與省教育廳共同舉辦革命老區、邊遠山區縣農村國小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班,撥出教育基金約50萬元,在省電化教育館分四期對200多名農村國小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以縮小城鄉教育之間的“數字鴻溝”。

二十年來,廣東省教育基金會為我省革命老區、邊遠山區縣農村中國小校改善辦學條件,獎勵優秀教師,發展教育事業,為使我省貧困地區農村的孩子們能夠改善受教育的條件,促進教育公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2007年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榮獲廣東省民政廳授予的“南粵慈善獎”,2009年被省民政廳評為我省最高榮譽的5A級基金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