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捷運12號線

廣州捷運12號線

廣州捷運12號線(潯峰崗站~大學城南站)是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構架中“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的結構骨幹線,線路主要經過白雲區、越秀區、海珠區、番禺區,其中包括有二沙島,和金沙洲、新市、赤沙等人群居住密集,出行難的地方。 12號線定位為城市X形對角線之一,西北-東南走向的12號線,原本由潯峰崗出發,斜穿市區後到達大學城南站。 廣州捷運12號線全長約37.6千米,全線共設車站24座,其中換乘站14座,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最大站間距為2.3千米,最小站間距為0.82千米,平均站間距為1.5千米。線路標誌色為茶綠色。全線設定一段一場,分別為槎頭車輛段和科學中心停車場。設主變電站2處,分別位於白雲文化廣場、赤沙滘。12號線列車將採用無人駕駛的6節A型車編組。 廣州捷運12號線將加密市區線網以及方便沿線居民的出行,最佳化線網換乘條件,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將南端四號線客流和西端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區。 2018年11月19日,廣州捷運12號線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開通試運營。

基本信息

建設歷程

2017年3月15日,納入廣州捷運12號線的廣州市城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廣州市城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 -2023年)近期建設規劃)被國家發改委獲批。

2017年5月,廣州捷運12號線開始進行第二次環評。

2018年1月24日,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二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前公示。

2018年11月19日,廣州捷運12號線正式開工建設。

線路規劃

廣州捷運12號線 廣州捷運12號線

廣州捷運12號線(潯峰崗~大學城南)呈“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的結構骨幹線,串聯棠溪火車站,承擔白雲區、越秀區、海珠區、番禺區四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繫,貫穿金沙洲北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淘金-二沙島片區、海珠生態城片區、萬畝果園片區和大學城生物島等重點發展區域,有效緩解中心區的交通壓力,加強金沙洲、白雲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支持廣州市總體規劃“中調”的發展戰略。

建設目的

根據《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設捷運12號線是為了加密中心城區線網,最佳化線網換乘條件,可將南端四號線客流和西端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區。

線路將串聯棠溪火車站,承擔白雲、越秀、海珠、番禺四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繫,貫穿金沙洲北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淘金-二沙島片區、海珠生態城片區、萬畝果園片區和大學城生物島等重點發展區域,有效緩解中心區的交通壓力,加強金沙洲、白雲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支持廣州市總體規劃“中調”的發展戰略。

車站概況

廣州捷運12號線車站資訊
站名換乘線路站台形式車站類型所在行政區站點位置列車開門方向
潯峰崗廣州捷運6號線 地下敷設 白雲區 位於潯峰山東路、萬科路與金沙洲路的交匯處附近
里橫路位於潯峰山東路與里橫路的交匯處、里橫路西側的地塊內
槎頭 廣州捷運13號線(在建) 位於石井水泥廠南側的南輝街上
聚龍廣州捷運8號線(在建)位於西槎路與石槎路的交匯處
棠溪位於京廣鐵路的東側、金源村西側的綠化地塊內
南航新村位於大埔南二街的路中央
新市墟廣州捷運14號線(在建)位於機場高速公路與齊富路的丁字交叉口處
白雲文化廣場廣州捷運2號線位於雲城西路與雲城中三路交匯處的東側
雲溪公園位於白雲大道的南側,雲溪生態公園的西側
小金鐘位於白雲大道南路,白雲山的西側
景雲路位於白雲大道南與景雲路交叉口的南側
廣園新村廣州捷運11號線(在建)位於白雲大道南與廣園中路南側的交匯處
恆福路 越秀區 位於恆福路與內環路交口西北側處的麓湖公園內
建設六馬路 廣州捷運13號線(在建) 位於建設六馬路與東風路西側的交匯處
烈士陵園廣州捷運1號線位於東川路與中山三路南側的交匯處
東湖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在建)位於東湖路的東山湖公園附近
二沙島位於二沙島煙雨路與曉霧街路口的交匯處
嶺南廣場廣州捷運28號線(規劃)、有軌電車THZ1(出站)、廣州捷運3號線(出站)、廣州捷運APM線(出站) 海珠區 位於嶺南廣場交廣場東、西路的隧道下方,廣州塔東南方
赤崗廣州捷運8號線位於獵德大道的東側,新港中路的西側
赤沙位於赤沙車輛段的西側,春蕾實驗學校的西側
赤沙滘廣州捷運11號線(在建)、廣州捷運23號線(規劃)位於新滘東路與赤沙涌東側的交匯處
侖頭位於侖頭路北山公園的東側居住區附近
官洲廣州捷運4號線位於螺旋大道的北側,生物島的中部,沙布崗山地公園內
大學城北廣州捷運4號線 番禺區 位於大學城中環西路與大學城中心北大街的交匯處東側
大學城南廣州捷運4號線、廣州捷運7號線

換乘車站

•潯峰崗站:換乘廣州捷運6號線;

•槎頭站:換乘廣州捷運13號線,由於兩線該段處於規劃階段,預留情況不詳;

•聚龍站:換乘廣州捷運8號線,由於該站處於建設階段,未知其預留情況;

•新市墟站:換乘廣州捷運14號線,由於兩線該段處於規劃階段,預留情況不詳;

•白雲文化廣場站:換乘廣州捷運2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廣園新村站:換乘廣州捷運11號線,由於兩線該段處於規劃階段,預留情況不詳;

•建設六馬路站:換乘廣州捷運13號線,由於兩線該段處於規劃階段,預留情況不詳;

•烈士陵園站:換乘廣州捷運1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因此換乘方式以及捷運12號線車站結構仍然不明;

•東湖站:換乘廣州捷運6號線、廣州捷運10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嶺南廣場站:換乘廣州捷運19號線、廣州捷運3號線、廣州捷運APM線、有軌電車THZ1,由於19號線該段處於規劃階段,預留情況不詳,3號線、APM線、有軌電車為需出站換乘;

•赤崗站:換乘廣州捷運8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赤沙滘站:換乘廣州捷運11號線,與11號線同台換乘;

•官洲站:換乘廣州捷運4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大學城南站:換乘廣州捷運7號線、廣州捷運4號線,因該站建設時未作任何預留,預計需經站廳通道換乘。

線路列車

廣州捷運12號線採用無人駕駛,最高運行速度為80km/h的6節A型車編組。

車輛基地

全線設定一段一場,分別為線路北端的槎頭車輛段和線路南端的大學城南停車場。

線路南端規劃

廣州捷運12號線定位為廣州城市軌道X形對角線之一,呈西北-東南走向,經過生物島進入大學城。據公開訊息,捷運12號線起訖站至今已發生了三次變化。

最初,捷運12號線終點為大學城南站。2016年,廣州新一輪捷運建設規劃前期研究招標顯示,捷運12號線經過大學城北站不再繼續前往大學城南站,起訖站調整為科學中心。2017年5月底,捷運12號線環評公示的線路圖可見,線路起訖點改回大學城南,科學中心又沒有站了。幾番變故,最揪心的也許是廣東科學中心,門前的捷運站從無到有,再得而復失。

這已經不是科學中心第一次與捷運擦肩而過。廣州捷運7號線曾經規劃在此設站,科學中心現在仍保留著大概10年前與廣州捷運、市規劃部門的往來公函,函件要求科學中心最佳化建築設計,在科學廣場的東南角預留捷運7號線出入口用地。後來,捷運7號線改至番禺某樓盤旁設板橋站,科學中心與捷運失之交臂。

“現在捷運12號線處於環評階段,仍然存在調整的可能性,希望能更多考慮市民出行的需求。”廣州一權威捷運規劃專家說。

之前,終點站又改成了科學中心,後來,終點站又改回了大學城南,去科學中心的是12號線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