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四川省廣元市是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武則天誕生之地,這位一代文治武功的女皇,生於蜀北重鎮、川北要塞的廣元,為當地民眾、尤其是婦女引以為榮。每年的農曆9月是武則天誕生日,廣元城鄉歷史上都要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不論老婦或少女,都身著盛裝,精心打扮,來到街市喜氣洋洋地唱歌跳舞,盡情歡樂。解放後,廣元女兒節因故中斷,直到1988年,廣元市為挖掘文化遺產,整修了武則天故里的皇澤寺,開放了名勝古蹟先秦棧道及雲溪洞,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於是,傳統的廣元女兒節又重新恢復,而且增添了新的內容,賦予廣元女兒節以新的生命。背景
武則天姓武,公元624年生於廣元,14歲以前一直生活在這裡。她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638年被選入宮為太宗才人,太宗駕崩後入長安感業寺為尼。高宗即位後,復召入宮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立為皇后,逐漸參預朝政。永淳二年(683年)高宗死,太子李顯即位,她臨朝稱制,廢李顯立李旦為帝,載初元年(690年)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皇。在她當政期間,進一步打擊門閥士族勢力,鎮壓政敵;開創殿試和武舉,破格選拔人才;勸農桑、薄賦徭,頒布《兆人本業》以示重視生產;提倡佛教,使寺院經濟迅速發展;她晚年派兵收復安西四鎮,屯兵邊疆,對鞏固祖國統一起了積極作用。神龍元年(705年)病重,擁李顯復位,尊她為則天大聖皇帝,死後謚則天皇后,立無字碑,傳為千古佳話。廣元女兒節為紀念則天皇后的文治武功,將大量文物存放在,供人參觀。由來
民間傳說武則天死而為神,給她建廟命名“皇澤”,是祈望“在天之靈”能澤被鄉梓,因而祀廟內一直供奉她的真容,皇澤寺內現保留有則天殿、中心柱窟、大佛樓、小南海、呂祖閣、五佛亭、望江樓,新建有女皇山莊,宋代墓室浮雕牆。
則天殿是皇澤寺的中心大殿,殿門上懸溫庭寬手書匾額“則天殿”,兩側是郭沫若親筆題書楹聯,上聯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下聯為“芳流劍閣光被利州”。殿堂正中是琥則天石雕像,神態安詳,頭戴著嵌有一小佛像的寶冠,身著纓絡彩褂,袒露胸臂,一身佛門聖母打扮。武則天石刻像歷史上曾兩次裝金,由於年代久遠,到民國時已全部脫落。1993年初,四川省政府省長肖秧親自關心,籌集資金,於當年10月又重新裝金。現武則天石刻像以嶄新的金身展現給遊人。另一塊石碑上則是用流暢線條陰刻的武則天宮裝正面像,嬌艷而慧敏,有一首古詩對其讚美道:“絕代佳人絕世雄,衣冠萬國冕旒崇;鬚眉有幸朝宸下,宰輔多才到閣中。六尺遺孤興浩劫,千秋高視仰豐功;殘山剩水留纖影,依舊傾城醉雁鴻。”殿內完好保存著1955年出土的後蜀廣政二十二年的一塊石碑,這是武則天出生廣元的有力證據之一。殿內陳列有宋慶齡的題詞“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和郭沫若寫給廣元市人民政府的書信,還有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利州江潭作》。
中心柱窟,位於則天殿之上,窟約13立方米,中間有一根完整的石柱,其實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經塔,三面石壁都刻有佛像,正中是釋迦牟尼,左右是文殊、普賢,圍繞三尊佛像刻有飛舞蛟龍,據有關人士考證為北周時所刻。
大佛樓,位於中心石窟之上。窟高7米,寬5米,深3.8米。這是一龕中國盛唐時期的摩崖石刻造像作品,正中釋迦牟尼大佛高約6米,莊嚴肅穆,氣魄雄偉,左右兩側弟子和力士個個雕刻逼真,栩栩如生。大佛背後刻有“天龍八部”,在變化多端的彩雲中若隱若現,十分生動。
歷史沿襲
唐時的利州為紀念在此誕生的這位傑出的女性,當地民眾便在楊氏感龍交而孕生了武媚娘的“利州江潭”處之畔的烏龍山上修建了一座祭廟“皇澤寺”,那碧波蕩漾的江潭也被稱為“金輪感孕所”。每年在武則天生日這天都將舉行盛大的慶祝紀念活動,“正月二十三,婦女遊河灣”, 全城婦女將身著艷麗的服裝傾城而出匯集嘉陵江兩岸。她們移舟江潭,載歌載舞,翼求金龍再現、再感龍孕、再多生出幾位為天下婦女揚眉吐氣的女豪傑來。這一習俗沿襲於今,每年的九月一日,這便是多姿多彩、引人神往的“廣元女兒節”。
主要活動
“婦女遊河灣”,是最具魅力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這該是廣元女兒節的重彩濃墨來描繪的篇章。1988年首屆女兒節,女皇祀廟皇澤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楊氏當年感龍孕而生武則天的“利州江潭”處。那屆女兒節在利州江潭上布滿了彩船,龍游鳳翔,熱鬧非常。皇澤寺前是人海如潮,嘉陵江兩岸是一片歡聲笑語,廣元女兒們身著節日的盛裝,她們在載歌載舞地歡慶自己的節日。這獨特的民間盛會引起了來廣元參加商品交易會的眾多客商們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就因這獨一無二的“遊河灣”,使“廣元女兒節”在眾多的文化節日中脫穎而出而一炮走紅,並很快天下盡知。
“遊河灣”是廣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之後的幾屆女兒節舉辦中,“遊河灣”是女兒節的主打項目,特別是九一年女兒節的“遊河灣”,那龍鳳二舟各牽引著十餘艘彩船在嘉陵江上逶迤而行,彩船上是身著民族艷麗盛裝的歌舞民眾,還有龍燈獅舞採蓮船在舟上助興。江面上歌聲如潮,兩岸笑語連天,可謂氣勢輝宏,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傾倒四方遊客。
望驛台的歷史由來
望驛台起初是廣元武則天稱帝後,廣元當地民眾修建高台登高可以遙望異客鄉人,便稱之為望驛台,後便有白居易的著名詩篇望驛台傳之流世,讓天下人都了解知道望驛台就是登高遙寄相思的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