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廟首鎮位於旌德縣的西南部,距縣城24公里,地處東經1180 25'' 18",北緯300 14'' 27"之間。205國道線穿鎮而過。與黃山相距50公里、九華山150公里、太平湖20公里、江澤民祖居地江村6公里。下轄6個行政村,總面積93. 4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 全鎮土地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850%,其中有林山場10. 8萬畝,木材蓄積量53. 8萬立方,毛竹76萬根,年茶葉產量105噸,優質茶76噸,祥雲“天山真香”茶葉獲國家金質獎。全縣7大產業化工程,廟首占5項(優質糧油、竺麻、茶葉、木竹、中國肉牛一號),且具有一定的規模。其中天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獲全國茶葉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示範單位,麻業公司是全國同行業50強,4000多畝省立項投資的優質麻園基地著落該鎮,目前即將投入運行。以木材為加工原料的源豐公司是該鎮產業化龍頭企業。 苧麻、林業和茶葉是該鎮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經濟正在迅速發展,個體工商民營企業達300餘家,第三產業方興未艾。新開發的祥雲生態旅遊景區有其獨特的小氣候,享有“天然氧吧” 的美譽,是居家休閒度假的最佳場所。 廟首區位優勢明顯,民風淳樸,政策環境、治安環境,人文環境優良.集鎮建設是全省百家試點鎮,綜治工作,是全省社區矯正試點鎮.
經濟發展
全鎮有耕地面積15255畝,水田8490畝,有林面積10萬畝,木材蓄積量5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5%;有苧麻基地3000畝,年產麻700餘噸;有茶園3000畝,年產茶130噸,其中“天山真香”名茶產量達5.5噸。該鎮的農業經濟主要以麻、茶、林三大特色主導產業為主。2005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52元。主要以本地資源加工為主,有麻業公司、興旺纖維、源豐木業、九龍竹器等16個工業企業。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585萬元。
城鎮建設
新鄉鎮建設要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科技進步與創新要為社會主義鄉鎮建設提供科技服務與支撐。農村建設規劃,培育產業優勢,調整鄉鎮民營企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醫療衛生、義務教育等公共事業發展,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轉移等等,都要求加強鄉鎮建設。在歷史新時期,鄉鎮長要帶領廣大民眾進行新農村建設,不但工作任務重,而且責任重大。要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鄉鎮奉獻出智慧和汗水。
一是準確地分析把握自身區域的優勢(包括可以整合的潛在優勢),立足於全局看本地(鄉鎮),制定出有利於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規劃;
二是要科學決策。決策做得是否科學,思路是否對頭,是決定各地區、各單位發展好壞和快慢的關鍵。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造成的損失往往是驚人的。在準確分析把握地區情況的基礎上,經過反覆地比較研究,使集中當地人民的智慧或藉助外腦相結合,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逐步清晰新思路,做出決策,使決策具有全局眼光,時代特徵,符合本地實際。
第三,有了好的思路和戰略規劃,就要努力去組織實施,同時還要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總結新的實踐,不斷深化和完善發展規劃。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在發展觀念思路方面,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各項工作中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建設新鄉鎮,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
農村問題,農民增收難、增收慢,原因很多,很複雜,有外因和內因,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只有農民整體素質提高了,“三農”問題才會有根本出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要求把農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把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要提高經營管理素質,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套用;要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為農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要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轉換農民的思想觀念,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領導者永遠要記住,能真正改變農民命運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農民自己,其他人可以幫助農民、引導農民,但是不可能代替農民。所以,在採取配套措施建設社會主義新鄉鎮的同時,必須以人為本,提高農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鄉鎮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科技進步與創新對建設新農村的重要作用。歷史及海內外經驗都表明,科技進步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強大動力;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必將促進農村生產力實現更大的發展,同時新農村建設也為科技進步與創新開闢了更加廣闊的作用空間。
經濟建設
(1)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農一體化生產。農業的內涵得到了拓寬和延伸,農業的鏈條通過延伸更加完整,農業領域通過拓寬,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
(2)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鄉鎮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於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互動和組合,推進農村鄉鎮建設。
(3)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後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4)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套用,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現代管理手段的運用。
黨政建設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探索建立民主、開放、規範的村務決策機制,合理配置決策權力,明確界定各方職責,科學規範決策程式,進一步增強村務決策的透明度,全面落實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力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逐步實現村務決策、村務管理的民主化、規範化、法制化,為新鄉鎮全面小康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凝聚民眾力量,營造和諧環境。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村黨組織在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中處於領導核心地位,“五權”的行使必須在黨組織的領導、組織、協調下進行。
(二)堅持依法辦事。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範圍內,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認真履行職責。
(三)堅持分工協作。遵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內在的權利分配與制衡的基本規律,合理劃分各基層組織的權力和職責,形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權力構架。
(四)堅持依靠民眾。建立村民自治機制,使基層團結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使每位村民都參與到村務決策中來。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機制創新,各村黨組織要高度重視,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各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及時發現和解決運行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好的作法和經驗,確保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紮實深入開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強化宣傳引導。各村黨組織要充分利用會議、專欄、板報、櫥窗、流動黨校及廣播電視等渠道大力宣傳“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讓民眾充分知曉,進一步增強幹群的民主意識,調動民眾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
(三)建立保障制度。為確保“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落到實處,各村要建立提案審議制度、執行方案審查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匯報制度和民主監督小組工作職責等。同時,各村在推行過程中,要與“說事”制度,黨務、村務公開和“五卡工作制”相結合,使村級事務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
(四)嚴格督查考核。鎮黨委將把推行“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的情況納入各村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各村村級事務要嚴格按照“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運行。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收集資料和圖片。鎮聯繫各村的領導和組長要加強督查,鎮黨委將定期不定期進行通報各村進展情況,對不按照“五權一體”運行的,鎮黨委將嚴格實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