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康長運, 山東省曲阜市人,2003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2005至2007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中國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教育項目特別顧問,LDC學習與發展共同體國際合作項目、“檔案袋伴我學項目”中方發起人。曾擔任教育部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新世紀版國際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教材總編委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助理等。在第八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前期和中期擔任組織者和協調人,國家2049全民科學素質標準項目協調人,教育部“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聯絡人。曾獨立承擔一系列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先後與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前主任、資深教授Gaalen Erickon以及PEEL(促進學生高效學習項目)發起人、澳大利亞莫那斯大學(Monash University )Ian Mitchell 博士共同發起“教師學習發展共同體”(LDC)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國際比較項目,並在北京、內蒙、山東、西安等地中國小成功開展研究, 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Robert Tierney教授共同發起“檔案袋伴我學”項目。學習經歷
1、1986--1988,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
2、1990--1993,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師從陳幗眉教授;
3、1997--2002,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師從龐麗娟教授;
4、2006--2009,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師從Gaalen Ericson教授。
工作經歷
1、1993—2003 北師大出版社,先後任學前教育編輯室主任、基礎教育部主任、社長助理,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小教材建設工作;
2、1997—2004 參與組織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
3、2000—2007 教育部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協調北師大各學科課程標準研製工作;
4、2002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副主任;
5、2002—2005 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教材總編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主持新世紀版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工作;
6、2001—2002 參與中國基礎教育網前期的聯絡和籌備工作,成立了中國基礎教育網;
7、2005至今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合作研究,並擔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教育項目特別顧問
8、2010至今 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中國教育中心主任。
組織或協調的國家重大項目
1、國家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教育部);
2、教育部“做中學”中國小科學教育項目(教育部,中國科協);
3、2049全國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教育部、科協等中央15部委)。
主持或參與的研究項目
1、基礎教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項目負責人(國家基礎教課程改革首批項目);
2、中國小教材發展機制研究項目組核心成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
3、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評價體系研究負責人(2049中國公民科學素質促進計畫課題);
4、《中國小教科書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標準》研製,六成員之一(新聞出版署、教育部)。
研究方向
1、複雜理論、中國傳統與教育,合作夥伴:加拿大UBC教育學院系主任Dennis博士、講座教授Brent博士;合作《教育:複雜之道》(Education: the Dao of Complexity,)中英文出版;
2、“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LDC)項目,合作夥伴為加拿大UBC教育學院教師研究中心前主任Gaalen Erickson教授和澳大利亞Monash大學教育學院的Ian Michelle博士和Janette Ryan博士;該項目獲加拿大國家社會與人文基金資助(2008-2010);
3、“檔案袋評價促進學生讀寫”項目,與UBC教育學院院長Rob Tinery教授合作項目,項目成果已交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4、科技館學習,與加拿大UBC教育學院David Anderson博士、北京師範大學伍新春教授合作建立國際場館學習研究團隊;該項目已獲得加拿大UBC大學以及中國科協三期項目經費;已經有兩篇分別作為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的論文被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接受,另兩篇論文正在寫作過程中;正編寫《科技館學習:從西方到中國》(主編之一);本項目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交流。
發表論文
1、康長運(1993):兒童從家庭到機構的生態轉變。《西藏大學學報》(1993.9月第八卷第三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9月第五期
2、康長運、宋大力編譯(1993):幼稚園的物質環境與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幼兒教育》1993年06期
3、康長運、朱曉萍(1999):知識經濟時代出版業發展前瞻。《大學出版》1999年 03期
4、康長運(2001):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對家長指導方式及兒童理解的影響研究。《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2001年
5、康長運(2001):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教科書選用制度。《大學出版》 2001年 03期
6、康長運(2002):圖畫故事書與學前兒童的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第4期
7、康長運(2002):想像力與幼兒圖畫故事書的閱讀。《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學前教育研究 2002.03
8、康長運、唐子煜(2002):圖畫書本質特點研析。《大學出版》 2002年2期
9、徐洪林、康長運、劉恩山(2003):概念圖的研究及其進展。《學科教育理論研究》2003年第3期
10、余文森、康長運(2003):論課程改革的意義。《中國教育學刊》2003.11
11、康長運(2003):基礎教育教材改革及其影響。《中國圖書商報》2003-11-28
12、康長運(2004):建立我國全民科學素質評估體系的思考。《科學中國人》2004年第11期
13、康長運、何成剛(2004):美國中國小教科書的選用。《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18 卷第一期2004年3月
14、康長運、何成剛(2004):比較與思考_以新版歷史教科書中有關_抗日戰爭_內容敘述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24卷第1期
15、康長運、何成剛(2004):論歷史課程改革的綜合化趨勢。《學科教育》2004年第3期
16、康長運、何成剛(2004):論歷史課程中的民族主義與國際理解教育。《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第3期
17、王向紅、康長運(2005):影響美國教科書選用因素淺析。《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第32卷第11期
18、王向紅、康長運(2007):開放、民主、多樣化:韓國教科書制度新走向。《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第28卷第10期
19、[加]BrentDavis著、康長運譯、張華校(2008):複雜理論與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 01期
20、康長運(2008):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特點及機制的探討。《幼兒教育》2008.10
21、康長運(2009):中國近代幼小銜接理論和實踐。《教育的傳統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 2009年
22、康長運、劉可欽、李玉平(2009):共同講述:我們的研究故事。《基礎教育課程》2009年第6 期
23、蓋倫、伊恩、簡奈特、康長運(2009):圓桌論壇:教師,在專業共同體中成長。《基礎教育課程》2009年第6 期
24、伍新春、曾箏、謝娟 、康長運(2009):場館科學學習:本質特徵與影響因素。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 05期
25、王向紅、康長運(2010):日本教科書制度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外國教育研究》2010年 02期
26、伍新春、吳思為、康長運:複雜科學視野下的學習與教學觀。
出版書籍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康長運副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康長運主編:《高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中國小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康長運副主編:《各國中國小教材發展比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康長運著:《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3月;
5、Robert Tierney、康長運編著:《檔案袋伴我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6、伍新春、康長運主編:《新課程.新學習.新教學譯叢》(6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