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91年4月5日,康普頓太空望遠鏡 隨“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升空,7日進入軌道。在9年的宇宙旅行中,康普頓寫出了一本厚厚的功勞簿。今年5月30日,這隻人類在外層空間最犀利的“眼睛”開始了回家的路程,並於2000年6月4日在人工控制下濺落太平洋。
運作
康普頓望遠鏡雖然“年事漸高”,但觀測設備仍然運轉正常。2000年3月,美國天文學家利用康普頓太空望遠鏡發現太空中存在一群奇特而強大的伽馬射線源,此事被列入2000年世界科技大事記。
然而,去年12月3個導航陀螺儀失靈,使康普頓不得不回家。因為如果再有一個陀螺儀出故障,地面將無法控制它。據分析,如果不做任何處理,康普頓最終將自行墜回地面。因為它的運行軌道穿過了一些人口稠密地區,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美國的邁阿密和泰國的曼谷,其墜毀時造成傷亡的可能性高達千分之一。而利用康普頓現存的導航和控制設備,出現傷亡的機會只有2900萬分之一。
唐納德·A·科尼芬是美國宇航局的一名科學家。他從1979年開始就在做與康普頓有關的工作。當時,這個望遠鏡還處於藍圖和科學夢想的階段。他在談到聽說康普頓即將墜毀的感覺時說:“這就像失去了一位親人。”
康普頓望遠鏡主要用來探測宇宙中的伽馬射線,那是一種能量很強的不可見光,在地球上很難探測到。除了康普頓,已在地球軌道上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將於2001年升空的紅外望遠鏡,共同構成了大型太空望遠鏡陣列,繼續觀察著神秘莫測的宇宙深處……
下降
按照計畫,整個下降過程分4個階段。當地時間30日,美國宇航局設在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向康普頓傳送信號,點燃康普頓內部的發動機。第二次發動機點火在31日進行,6月4日將進行最後兩次發動機點火。這一系列操作將使康普頓脫離距地面510公里的運行軌道。
根據測算,康普頓將在距地面84公里的高度開始分裂。如果進展順利,康普頓望遠鏡的大部分物質將在大氣中燒毀,遺骸將濺落到夏威夷東南400公里處的太平洋里。據稱,數百個碎片將散落在1550公里長和26公里寬的區域裡,有30~40個主要碎片的重量會在18公斤以上。
評價
康普頓是人類當之無愧的“宇宙偵察英雄”。它曾探測到太陽耀斑餘輝、高能量宇宙伽馬射線爆叢、銀河系中央高達2940光年的反物質“噴泉”、可能由小型黑洞組成的一群奇特而強大的伽馬射線源……它被投入使用後,人類改變了對宇宙的整體認識。天文學家先前曾認為伽馬射線爆發只能在銀河系中才能探測到,而康普頓升空數月後,科學家證明伽馬射線源可能位於宇宙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