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的基本程式和原理
序列反應時範式是尼森(nissen, M. J.)和比勒姆(Bullemer, P.)於1987年提出的。這種研究範式以反應時為指標,整個實驗過程十分類似一個選擇反應時實驗:處於不同空間位置的視覺刺激分別對應不同的反應鍵,每次呈現一個視覺刺激,被試按相應鍵儘快予以反應,該刺激隨即消失,短暫的時間間隔後出現下一個視覺刺激。而SRT的特點在於,整個實驗中刺激的呈現序列是有規律的。例如,在尼森和比勒姆(1987)的實驗中,螢幕上從左到右的四個位置依次被設定為位置1、2、3、4,每個位置都對應著一個按鍵。視覺刺激是一個星狀圖形,並按固定的位置序列(4-2-3-1-3-2-4-3-2-1)呈現。一般來說,固定序列循環6-10次構成一個組段。在實驗前,被試只被告知將要進行的是反應時測試,他們不知道在任務中刺激是按某個固定但不明顯的模式依次呈現的。主試會在多次重複該固定位置序列的情況下(通常是8—12個組段)插入一個隨機的位置序列,之後再恢復固定的位置序列。
結果發現,儘管被試沒有意識到序列規則的存在,其反應時還是會隨著固定序列的重複而逐漸下降,但這並不一定代表被試對序列規則發生了學習,因為反應動作的練習效應也是可能的解釋。研究者必須比較被試對固定序列和對隨機序列的反應時。當後者的反應時要顯著大於對前者的時,才說明序列學習發生了。
SRT對內隱學習的揭示符合減數法的基本邏輯:反應時的差異對應著心理過程的差異。在SRT實驗中,對固定序列和隨機序列的反應都是對同樣刺激的同樣規則的選擇反應任務,因此兩者的反應時差異只可能說明,被試在固定序列中作出選擇反應的心理過程被易化了。即對固定序列中的目標刺激做出反應相對容易,從而使反應時縮短;而對於隨機序列,選擇反應的心理過程沒有易化,反應較為困難,因此反應時相對較長。通常,這種心理過程的易化只能是由個體的學習所引發。又由於本實驗中被試並沒有外顯地意識到固定序列的規則,因此這種學習就是內隱學習。
為了用減數法邏輯推出內隱學習的發生,研究者還必須盡力控制好實驗條件,使得兩種實驗條件下有差異的那個心理過程必須而且只能是內隱的。也就是說,在序列反應時實驗中,就必須使被試在一個條件下不發生任何學習,而在另一個條件下只發生內隱學習,不能發生外顯學習;因為,如果沒有排除外顯學習,那么反應時的差異就不能簡單地解釋為內隱學習了。因此,反應時任務結束後,被試還要接受測量外顯知識的任務,通常是生成任務(generate task),即刺激位置仍按固定序列順序呈現,但被試要根據螢幕上出現的刺激位置,預測下一個刺激出現的位置。這個任務的指標是準確度,它反映了被試的外顯序列知識。如果反應時任務的反應時差異與生成任務的準確度相關很低,說明發生的是內隱學習。
序列反應時任務試圖將反應時實驗的邏輯套用於無意識心理過程的研究,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然而標準SRT實驗的內隱性還是受到了質疑。有研究者認為標準 SRT中的序列規則對被試太過簡單,很容易被意識到。由此,他們嘗試著通過對實驗材料進行一系列的革新來排除序列反應時任務中的外顯成分(Musen和 squire,1993;Willingham,Greenberg和Thomas,1997;Olson和Chun,2001),以使反應時成為衡量內隱學習這個心理過程的更純淨的指標。
序列反應時的變式
為了提高序列反應時任務的說服力,使得反應時差異精確地對應內隱學習造成的心理過程差異,研究者進一步完善了序列反應時任務,這主要包括對實驗材料的改變和對實驗程式的調整。
通過對SRT實驗材料的操縱,可以有效調節規則的難易程度,防止規則外顯化,增加規則被內隱習得的可能性。斯戴德勒(Stadler,1992)提出,可以通過變化序列的統計結構來操縱序列規則的難度。此外,還有研究者想到將序列反應時任務和其他任務相結合來提高規則難度。
序列反應時範式及其變式通過精心設計的材料和巧妙安排的程式,以反應時作為實驗的主要指標,對內隱學習進行了研究。可以說,序列反應時範式是反應時新法在內隱學習研究中的巧妙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