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值穩定假設

幣值穩定假設(constant-dollar assumption), 會計核算在以貨幣為基本計量單位的前提或假設條件下,進一步作出的記賬本位幣的幣值穩定的假設。與其他計量尺度不同,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本身的價值是變動的。具體表現為貨幣的購買力是經常波動的,在通貨膨脹期間,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貨幣的購買力上升。但在貨幣的購買力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合理假定所採用的記賬本位幣是一種穩定的計量單位,而不致對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造成大的影響。

貨幣計量假設下的幣值穩定假設

會計核算在以貨幣為基本計量單位的前提或假設條件下,進一步作出的記賬本位幣的幣值穩定的假設。與其他計量尺度不同,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本身的價值是變動的。具體表現為貨幣的購買力是經常波動的,在通貨膨脹期間,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貨幣的購買力上升。但在貨幣的購買力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合理假定所採用的記賬本位幣是一種穩定的計量單位,而不致對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造成大的影響。然而,當貨幣的購買力發生在幅度的變動時,例如發生惡性通貨膨脹(連續三年的通貨膨脹率累計達到100%)時,幣值穩定假設不再成立,因而需要採用特價變動會計的特殊方法。

網路經濟對幣值穩定假設的衝擊

在網路經濟時代,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使資金在企業、銀行、國家間高速運轉,資本市場交易活躍,這加劇了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衝擊了幣值穩定假設。IT環境下,由於網際網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同貨幣之間的交易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跨國交易也變得非常容易,既可以用多種貨幣計量,也可以用統一的電子貨幣作為會計計量尺度。

對幣值穩定的挑戰並不是對貨幣計量的否定。貨幣計量會計計量在不同計量方式中所作的歷史選擇,是最合適的計量方式。對幣值穩定的挑戰,是要改變貨幣計量的屬性,這同改變貨幣計量尺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是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否定。在通貨膨脹條件下,人們用一般物價水準或現行成本這兩個計量屬性中的一個來替代歷史成本這個計量屬性,但並沒有改變貨幣計量尺度,也即沒有改變貨幣計量假設。因為一般物價水準或現行成本,都是貨幣計量範疇的內容。
用統一的電子貨幣作為會計計量尺度,也沒有否定貨幣計量假設。電子貨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在於兩者占有的空間不同、傳遞渠道不同、計算所需時間不同。作為綜合計量尺度,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在會計上,更注重問題的實質而非問題的形式。貨幣並不是一個充分穩定的衡量單位,但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還是有必要堅持幣值穩定假設。在IT環境下,能否用多種貨幣去計量同在一個或若干個會計期間,但不在同一時點發生的同一會計要素,則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但是,在IT時代,一般對外報告會計信息時,仍不能用多種貨幣去計量不在同一時點發生的同一會計要素。這是因為,會計信息的質量標準之一是明晰性,即強調會計信息要使社會公眾能夠理解,對於大部分各個特定區域的社會公眾而言,所得到的會計信息中含有他們不熟悉的幣種,將妨礙他們對會計信息的正確理解,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有效性。另外,由於不同貨幣的購買力水平不同,直接用幾種貨幣表示同一會計要素,得出該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結果無精確的經濟意義。比如用幾種貨幣表示的固定資產總額,就沒有直接可比性,簡單匯總沒有經濟學上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