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中文名稱:常見精神障礙症狀DVD(上、下)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
英文名稱:familiarenergysymptomDVD
發行時間:2006年09月
地區:大陸
語言:國語
製作單位:天津醫科大學
出版社: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
日期:2006年9月
裝幀:雙碟裝
介質:DVD
ISBN:7887207479
分類:醫學書籍>音像製品
定價:96.00元
內容簡介
本DVD為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是難得一見的精神衛生專業的視聽教材,精神症狀是大腦功能紊亂的表現,是精神障礙臨床表現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精神疾病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是精神病學診斷的核心內容。本DVD通過大量真實病例和部分表演演示常見精神障礙,包括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智慧型障礙、情感障礙、人格障礙、意志障礙、動作與行為障礙、意識障礙、自知力障礙等。本DVD影像清晰,內容豐富,分上、下兩集,片長共95分鐘。本DVD由天津醫科大學製作,適合醫學院校教學、醫學生自學以及臨床醫生參考使用。
臨床表現
精神或行為障礙的特徵是思維、情緒或行為出現紊亂,與文化信仰和規範不一致。在多數情況中,這些症狀與痛苦和干擾個人功能聯繫在一起。 精神障礙產生患者或其身邊的人能注意到的一些症狀,包括:
身體症狀(例如,疼痛和睡眠障礙)
情緒症狀(例如,感到傷心、恐懼或焦慮)
認知症狀(例如,難以清楚思維、看法反常、記憶障礙)
行為症狀(例如,行為挑釁、不能履行日常職責、過度使用物質)
感知症狀(例如,看見或聽見別人不能看見或聽見的東西)。
具體的早期徵兆隨障礙而不同。患有上述一或多種症狀的人,如果這些症狀持續不消,造成相當大的痛苦或干擾日常生活中的任務,則最好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精神障礙的情況包括:抑鬱症、物質濫用、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緩、兒童期孤獨症和痴呆。它們可能發生在各種種族和族裔群體中各個年齡的男女身上。雖然對許多精神障礙的原因並不充分了解,但據認為,它們受到諸如緊張的生活狀況、困難的家庭環境、腦部疾病、遺傳或基因以及醫療問題等生物、心理和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在多數情況中,精神障礙可以得到有效診斷和治療。
常見精神障礙
精神分裂症
相關書籍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或脫離現實為特徵。通常意識清晰,智慧型完好,可出現一些認知功能損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喪失,(自知力是指患者對他自身的精神病態的認識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病科用來判斷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礙,精神障礙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的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也就是說,精神分裂的病人否認自己有精神病,並拒絕治療。
[常見臨床類型]
1)單純型:青少年時期發病,起病緩慢,早期常不易發現,可出現類似神經衰弱症狀:易疲勞、軟弱無力、失眠、讀書成績下降、孤僻、生活懶散、情感淡漠。有時會誤認為患者思想不開朗或性格問題。
2)青春型:多發病於青春期,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思維內容離奇、難以理解、情感喜怒無常、行為幼稚、愚蠢、衝動,性慾、食慾亢進等。
3)偏執型:多發病於青壯年或中年,起病較緩慢,最初表現為敏感多疑,如感到周圍有人議論自己、排斥自己,以後會逐步堅信不移自己的想法形成妄想,其行為和情感活動也會受幻覺、妄想的支配。
4)緊張型:目前很少見,多在青壯年發病,起病較快,以木僵狀態多見,病人言語運動抑制、不飲不食、肌肉緊張固定於某一姿勢、對環境無反應,甚至會出現突然起床,無目的地傷人毀物,然後又突然躺下。
5)混合型(未分化型):難以歸類為上述4型的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此型目前最多見,約占60%左右。
[臨床診斷]
精神分裂症的診斷目前仍主要依賴於臨床,至今仍未發現有確診意義的生物學指標,實驗室的檢查只能是排除其他器質性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診斷需要病程至少持續存在3個月以上,有社會功能明顯受損或缺乏現實檢驗能力(自知力喪失——否認自己有精神病),另外,在精神症狀表現上至少有下述二項肯定存在:
1)聯想障礙:明顯的思維鬆弛,邏輯倒錯,或病理性象徵思維,如講話缺乏中心內容,對事物敘述不中肯,使人感不易理解,將無關的幾個詞並湊起來,賦予特殊意義,他人吐痰是指自己痰迷心竅等。
2)妄想:原發性妄想或內容荒謬離奇,如認為自己的大腦受無線電波控制,房間裡裝上竊聽器,被人跟蹤,周圍人都用異樣眼光看著自己等等。
3)情感障礙:不協調,淡漠或倒錯,如自言自語,痴笑,喜怒無常等。
4)幻聽:聽到有人評論自己的聲音或命令、爭論性幻聽,感到自己的思維被大聲地講出來等。
5)行為障礙:緊張症狀群(木僵),或怪異的愚蠢行為。
6)意志減退:孤獨、退縮、生活懶散,不注意個人衛生,數日不理髮、不洗澡等。
7)被動體檢:被控制感,思維被洞悉,思維被插入、被撤走或中斷等。
[[治療與預防]
一般主張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維思通、氟哌啶醇、舒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堅持服藥治療,輔助一定的心理社會康復訓練。
妄想:是一種脫離了現實的病理性思維。它的特點是:第一,以毫無根據的構想為前提進行推理,違背思維邏輯,得不出符合實際的結論。第二,對荒唐的結論堅信不移,不能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知識教育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糾正這種荒唐結論。醫學臨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內容歸類,常見的有:
關係妄想,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是與他本人有關係。例如,患者認為電視裡在演他和他家裡的事情,因而關閉電視機。認為報紙上的內容是影射他和他們家,因而氣憤地把報紙放在一邊不看。認為馬路上陌生人之間的談話是在議論他,咳嗽吐痰是針對他的,是蔑視他,因而拒絕走出家門。
被害妄想,就是患者堅信周圍某人或某些團伙對他進行跟蹤監視、陷害他,甚至認為他們會在他的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受這種妄想的支配患者會拒絕進食、控告別人、躲避或傷人、傷自己。
誇大妄想,患者誇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我在讀大學時就曾經親身接待過這樣一個患者,那時我是在我們學校心理教育中心的諮詢室作助理時,有一個學生過來諮詢,他說他是江澤民的侄子,因為怕被別人知道所以來改名換姓來我們學校讀書。諮詢期間就說他有多少財富,然後又說他擁有很多槍枝和炮彈,每一把槍能值多少錢,所有這些財富都是江澤民給予他的。還說如果我們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去找他幫忙,他肯定能夠幫我們的。等等一些明顯是誇大的事情。
疑病妄想。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和多次反覆的醫學驗證都不能糾正患者歪曲的信念,這個就叫做疑病妄想。嚴重的病人甚至認為“自己的內臟已經全部腐爛了”、“本人已經不存在解了,剩下的只是一個軀體的空殼了”,這個又稱虛無妄想,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全是他想出來的。
幻覺:是指沒有對象性的知覺。也就是說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觀事物引起的,而是患者無中生有。換一種說法,就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但是患者就是認為它是存在的,而且影響著患者的生活。根據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覺可以分為幻聽、幻視、幻味等等。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是幻聽,其次是幻視。
幻聽是指患者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而事實上那些聲音是根本不存在的。幻聽又可以分為命令性幻聽、評論性幻聽、爭論性幻聽。例如精神分裂症病人會聽到有人對他發布命令,叫他去跟蹤一個人,或是做一件事情。也有的病人對醫生講總是有人在他身邊討論許多事情,弄的他很煩。但是他又擺脫不了這種議論。
幻視是指缺乏具體形態和明確結構的幻視,也就是說患者所能看到的東西都是現實不存在的東西。
在電影《美麗心靈》裡面講的就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大學數學教授因為患了精神分裂症,而在精神分裂症的前期他是否認自己有精神病的,他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話,能看見別人看不到的人。這些其實都是他虛構出來的人物,也就是說這些都是這位教授的幻覺。他認為這些虛構出來的人是美國軍方最高的統帥,要求他去做情報收集工作。所以他的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各種報紙雜誌的剪紙。而當教授的分裂症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他認為有人要殺害他,要求妻子和他一起逃走。最後沒辦法,他的妻子只有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療,在精神病院裡,教授還是不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在電影的最後,這位教授才意識到了自己是真的患上了心理疾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他這個時候開始吃治精神分裂症的藥,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這些虛構的人還是會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只有努力的忽略他們的存在。在影片的最後,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的經濟學獎,但是,一直到影片結束,這位教授都沒有擺脫幻覺的存在。也就是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病情會反覆加重或惡化,只有部分人可以保持痊癒,或達到一種基本痊癒狀態,但是大部分人還是達不到痊癒的狀態。
這故事裡的主人公是確有其人的。天才的數學家約翰.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很年輕時就作出驚人的數學發現,奠定了經濟學中博弈論的數學基礎,開始具有國際聲譽。但30歲時他被診斷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的感情生活也並不單純,包括一次因為在男洗手間的不適宜的暴露自己被逮捕,並在婚外有了孩子。他在自己的天才與狂亂中歷經痛苦。他的那個美麗的頭腦,不僅有過人智力更有過人勇氣,使他終不至於沉入深淵。這是長而痛苦的旅程,然而疾病逐漸恢復,他更是因為關於博弈論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傳記電影。“它不是通過事實,而是通過想像來試圖讚美一個生命的精神,並達到一些真理。”
恐懼是指面臨不利或危險的處境時出現的情緒反應和逃避行為。多見於恐怖症、焦慮症、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及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臨床特點]
1)恐懼輕者則稱疑懼,指經常提心弔膽,總認為自己處於一種不利的危險境地。
2)恐懼重者則稱恐怖,指極度的緊張駭怕伴狂奔呼喊等行為紊亂。
3)恐懼時除精神極度緊張外,均伴有明顯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症狀。如心悸、氣急、尿意頻頻、四肢顫抖、汗流不止等。
4)部分患者的恐懼內容相對穩定,只在特定的環境中出現緊張、焦慮,如動物恐怖、廣場恐怖、社交恐怖等。
5)在幻覺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精神症狀支配下產生的恐懼情感也可稱之驚恐,不過屬精神病性症狀。極度的驚恐可使患者呆若木雞,使之處於木僵壯態。
[臨床意義]
1)對特定事物的恐懼是恐怖症的主要症狀。如廣場恐怖、社交恐怖、昆蟲恐怖等。患者一旦進入特定的環境,即會如臨大敵,焦慮、緊張、恐懼相繼產生,有時明明知道不應恐懼,但又無法控制情緒。
2)恐懼常可由幻覺、錯覺及妄想引起。在幻覺、錯覺的支配下,常可有驚恐發作。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軀體疾病伴有精神障礙,並帶有意識障礙的譫妄患者,常可見驚恐發作。腦外傷伴有精神障礙患者,也由於錯覺導致驚恐發作。
3)焦慮症急性發作時,伴有強烈的恐懼,且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一般無相應的誘因,每次持續約30分鐘。
4)正常人患有軀體疾病,如冠心病、腦溢血、癌症或手術前患者,時有恐懼心理,適當疏導勸慰即可以緩解。
強迫動作
強迫動作是指明知不必要卻又難以克制的重複動作。常見於神經症的強迫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臨床特點]
1) 患者知道,此動作沒有必要去做,但他又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重複。
2) 如果限制去重複,或禁止其重複,患者將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
3) 一旦讓患者重複,他常常有滿足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但片刻後患者還會為新的重複所困擾。
4) 強迫動作,強迫行為,常常有強迫觀念、強迫意念所引起。
5) 強迫動作在大庭廣眾或有陌生人時,可控制約一定的時間,一旦環境允許,會變本加厲地重複以補償。
[臨床意義]
1)常見強迫症,如患者因害怕傳染上疾病而強迫性洗手,反覆洗手,甚至手被洗得發白脫皮,但他也不在乎;患者行走時需數電線桿,一旦計算有可能誤差,他則要重複去數。
2)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可有強迫動作、強迫行為,多為怪異思維所引起。部分患者有精神自動症,但沒有被強迫痛苦的體驗,大部分患者沒有要擺脫這些症狀的強烈願望。
失眠
失眠是指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質量降低,在普通人群中非常多見。最常見的症狀為入睡困難(上床後至少半小時以上仍未入睡)、早醒(指凌晨3~4點鐘便醒來,且再入睡困難)、或眠淺多夢。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遞增,成人的睡眠時間逐步減少,青年人一般為每晝夜7~8小時,中年人為6~7小時,老年人為4~6小時,倘若在這個時間範圍,一般不考慮失眠,當然,也有例外,個別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臨床上有二種情況需注意鑑別,即青年人“晚上不要睡,早晨起不來”和老年人“晚上很早睡,凌晨便醒來”,這些不屬於失眠,因為總的睡眠時間並未減少,而是睡眠習慣和睡眠周期的改變,即青年人睡眠周期推延,老年人睡眠周期提前。因此不提倡用安眠藥治療,而是調整睡眠習慣和生活方式即可。
失眠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環境改變、生理疾病、情緒變化和飲食、藥物等多方面。如飲酒、喝咖啡、濃茶、吸菸、噪聲等都會導致失眠,因此需明確失眠的原因,然後再治療失眠。
睡眠如同吃飯、飲水一樣,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偶爾有1-2天失眠,一般不需要治療,因為它會在第2~3天的睡眠中自動補償,以彌補過去的睡眠缺乏。實際上一個人不可能會連續3天(72小時)徹夜不眠,就象一個人連續3天滴水未進一樣不現實,但為什麼會有許多病人主訴連續幾個月未睡覺了呢?這主要是睡眠的主觀感覺缺失或未睡深(未進入深睡期),使得清晨醒來主觀感覺是一夜未眠,但家屬可能會供史病人睡得很好。
當然,失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發生的早期症狀,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對這些患者而言,應該積極地治療原發疾病和處理失眠,避免疾病復發。常用的治療失眠藥物有許多,但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隨意服用,因為絕大多數鎮靜安眠藥長期使用後會有成癮或依賴性,一旦停用往往出現戒斷綜合徵,失眠反而會加重。
失眠的臨床意義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 以睡眠障礙為主要症狀,其他症狀均繼發於失眠,每星期至少2~3次,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驚醒、夢多、早醒、醒來不適等,可考慮為失眠症。
2)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由於精神運動性興奮,常伴有失眠,前者常由於幻覺、妄想所致。而躁狂症則為睡眠需要減少,可整夜不眠而保持旺盛的精力。
3) 大多數神經症患者,如焦慮症常會有失眠,多數為入睡困難和主觀性失眠。患者除失眠外尚有情緒不穩,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表現。
4) 軀體疾病造成的痛苦和不適,如疼痛等均會引起失眠,但採取止痛、治療原發疾病和輔以小劑量安眠藥即可緩解。
5) 抑鬱症患者常有失眠,但早醒為主要特點,常半夜或凌晨醒來再也難以入睡,睜眼待天明。由於抑鬱症病人的精神症狀有晨重夜輕的特點,患者清晨或凌晨醒來感到如此痛苦而欲自殺的危險性非常高,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抑鬱症的失眠。
(老年性痴呆)
阿爾茨海默症阿爾茨海默症常起病於老年或老年前期,以痴呆為主要表現。記憶障礙為本病的首發症狀,如經常失落物品、遺忘許諾的事情,言語囉嗦重複等。隨著症狀加重,病人的智慧型衰退日益加重,可以進食不知饑飽,外出後不能回家,叫不出家人姓名,甚至不能回答自己的年齡、姓名等,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發病於老年期者從起病到死亡,一般病程為5年。阿爾茨海默症可能是一種家屬遺傳性疾病,病理學上有大腦皮質萎縮、腦室擴大、腦溝增寬,臨床上常用的早期識別工具為痴呆簡易篩查量標(BSSD),總分為0-30分,如中等或以上文化程度者評分<22分、國小文化程度者<19分、文盲<16分者提示有痴呆。下面附BSSD:
指導語:老年人常有記憶和注意等方面的問題,下面一些問題檢查你的記憶和注意能力,都很簡單,請認真回答。
評分:正確 錯誤
1.請問現在是哪一年 1 0
2.幾月份 1 0
3.幾日 1 0
4.星期幾 1 0
5.這是什麼市(省) 1 0
6.什麼區(縣) 1 0
7.什麼街道(鄉、鎮) 1 0
8.什麼路 1 0
(取出以下物品,請被試逐件說出其名稱)
9.5分分幣 1 0
10.鋼筆套 1 0
11.鑰匙圈 1 0
(移去物品,問“剛才讓您看過哪些東西)
12.5分分幣 1 0
13.鋼筆套 1 0
14.鑰匙圈 1 0
15.1元用去7分還剩多少() 1 0
16.再用去7分還剩多少() 1 0
17.再用7分還剩多少() 1 0
(我要講幾句話,請聽我把話說完,聽清楚並照我說的做。請你用右手拿紙,然後將紙對摺,再把紙把在桌上)
18.取 1 0
19.折 1 0
20.放 1 0
(問:請再想一下,讓你看過什麼東西)
21.5分分幣 1 0
22.鋼筆套 1 0
23.鑰匙圈 1 0
(取出圖片,問“請看這是誰的像片)
24.孫中山 1 0
25.毛澤東 1 0
(取出圖片,讓被試說出圖的主題)
26.送傘 1 0
27.買油 1 0
28.中國的總理是誰 1 0
29.1年有多少天 1 0
30.新中國哪一年成立 1 0
一、意志增強 (hyperdulia)
意志活動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礙表現不盡相同。狂躁狀態情感高漲時,患者終日不知疲倦的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頭蛇尾”,做事有始無終,結果是一事無成。而有被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斷地調查了解,尋找所謂的證據或導出控告等行為。
二、意志缺乏 (adulia)
表現為患者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行為被動,生活極短懶散,個人及居室衛生極差。嚴重時患者甚至自衛、攝食及性本能都喪失。
意志缺乏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時,可以見於痴呆患者。
三、意志減退 (hypobulia)
指患者的意志活動減少。常見於下列兩種情況:
一種是抑鬱狀態患者,此類患者並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感低落的影響,總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是由於愉快感缺失,對周圍的一切興趣索然,覺得乾什麼都沒有意思,以致意志消沉,使患者的學習、工作或家務勞動成績受到明顯影響。抑鬱狀態患者對自身的這些精神障礙變化,一般來說還是能夠意識到的,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另一種情況是意志減退,可見於上述的程度較輕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這的提出的是,雖然上述兩類患者的意志活動,較他們正常時都有明顯減少,這是兩者的相同點。但是這兩類患者的內心情感體驗不同,疾病診斷有別,治療方案各異,應加以分辨才是。
四、精神運動性興奮 (psycomotor excitement)
常區分為協調性和不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兩種。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時,患者動作和行為得增加與思維、情感活動協調一致,並且和環境協調一致。患者的動作和行為時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見於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不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時患者的動作、行為增多與思維及情感不協調。患者的動作雜亂無章,動作和目的性不明確,使人難以理解。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緊張型,也可見於意識障礙的譫妄狀態。
五、精神運動性抑制 (psycomotor inhibition)
⑴ ;木僵 (stupor)
指患者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言語活動和動作行為處於安全的抑制狀態。由於吞咽反射抑制,大量唾液積存在口腔,側頭時候順著口角外流。如果患者的言語活動和動作行為明顯減少,但是還沒有達到完全消失的地步,則稱之為亞木僵狀態。木僵對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稱之為: 緊張性木僵(catatonic stupor)。除緊張性木僵外,臨床上還可見到抑鬱症的抑鬱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礙的心因性木僵,以及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的器質性木僵,這四種情況雖然都表現為木僵狀態,但病因、治療、預後各不相同,應該重視加以鑑別。
⑵違拗 (negativism)
患者對於別人要求他做的動作,不但不執行,反而做出與要求完全相反的動作,稱為主動性違拗。如果患者對別人的要求不做任何行為反應,稱作被動性違拗。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
⑶蠟樣屈曲(waxy flexibility)
患者不僅表現為木僵狀態,並且患者的肢體任人擺布,即使被放在一個很不舒適的姿勢,也可在較長時間內像蠟塑一樣維持不動。如果將患者的頭部抬高,做出好似枕頭枕著的姿勢,患者也可以很長時間內保持不動,稱之為空氣枕頭。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行緊張型。
⑷緘默 (mutest)
患者緘默不語,也不回答問題,但有時可以用手勢或點頭、搖頭示意,或通過寫字與別人進行交流。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和癔症患者。
⑸被動性服從 (passive obedience)
患者被動地服從醫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患者是完成別人所要求的動作對他不利,會使他難受,患者也絕對服從。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
⑹刻板動作 (stereotyped act)
指患者機械刻板地重複某一單調的動作,常與刻板言語同時出現。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
⑺模仿動作 (echopraxia)
指患者無目的的模仿別人的動作,常與模仿言語的同時出現,多見於精神分裂症。以木僵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有違拗,蠟樣屈曲、緘默、被動性服從、刻板語言、刻板動作、模仿言語、模仿動作等精神症狀種的幾個症狀,就構成緊張型木僵症候群,是緊張症性綜合徵的一部分。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單獨或交替出現,就構成緊張症性綜合徵的全部內容。多見於精神分裂症緊張型,也可以見於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其它精神障礙。
⑻意向倒錯 (parabulia)
指患者的意向活動與一般常情相違背,導致患者的行為活動無法被他人所理解。
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⑼作態 (mannerism)
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態、動作、步態、表情。
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⑽強迫動作 (compulsion)
是一種違反本人意願,反覆出現的動作。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些動作完全沒有必要,並努力設法擺脫,但徒勞無益,為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多見於強迫症,也可作為強迫狀態的一部分見於精神分裂症。
生完寶寶後,有些媽媽由於壓力過大等原因,會出現精神障礙。如果不多加注意,甚至會威脅新媽的生命安全,給家庭帶來不幸。
懷孕和生產是女人一生當中的重大改變,也是生命延續的基礎,在這階段中,女性在生理和心理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經過十月漫長的懷胎過程和產房的掙扎痛苦、體力消耗外,接著是自己身心復原的需求及承受角色轉變、生活調適及呵護無助新生命的哺育之責。
然而,因其導致之身心障礙,如未被重視,則將帶給產婦及家屬極大的困擾。一般將產後精神疾患依嚴重度大略分為:1、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2、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3、產婦憂鬱(maternity blues)。
產後精神病通常發生在產後第三天至第十四天。一開始可能會有失眠、自我感喪失、坐立不安及情緒不穩定等症狀,接下來很快出現明顯的幻聽、妄想(包括被害妄想或覺嬰兒有畸形或死亡的妄想)及意識混亂的譫妄狀態,思考過程障礙、無法照顧孩子、甚至傷害自己或新生兒。在整個病程中,症狀非常快速、並在數周至兩三個月內會緩解,約九成是以情感性疾患為主要症狀表現、此經治療其預後尚不錯,但不幸的是,仍有百分之五的病人會自殺,約百分之四的病人會因症狀影響而殺死自己的嬰兒。
非精神病性的產後憂鬱症,其特徵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健忘、心情不精神障礙治療平靜、時常哭泣或掉淚、依賴、焦慮、疲倦、傷心、易怒暴躁、無法忍受挫折,負向思考方式等等,發生期間一般在產後第一天至第六周之間,以產後第一天到第十天為危機期,其嚴重度一般是中度至重度,偶症狀會持續至六到九個月之久。產後憂鬱又稱嬰兒憂鬱(baby blues),其典型症狀是突然哭泣、激動、情緒變化快速、甚至會有欣快感、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症狀、通常在產後第三天以後開始出現,約一周內自動消失。此最輕微且不會造成心理社會功能障礙、因此通常不被視為一種疾病。
造成產後精神疾患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三大類──1、生理因素:與體內荷爾蒙突然下降有關,包括雌性素、黃體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等。2、心理因素:學者指出患有產後憂鬱症的婦女、通常有焦慮及強迫特質或出現過度自我控制和順從、對母親角色易產生衝突和適應不良、故無法克服母育工作的壓力。另有學者認為懷孕期情緒壓力和高度焦慮易於發生產後精神異常。3、社會因素:包括面臨經濟及孩子照顧的問題,支持系統的缺乏或對孩子性別期望所帶來的壓力等等。
據研究分析,結果發現造成產後婦女壓力源的四個主要因素有──1、母育角色所引發之壓力感:產婦會“擔心嬰兒溢奶”、“擔心嬰兒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少”、“擔心嬰兒生病”、“嬰兒洗澡時擔心抓不穩、讓嬰兒滑入水中”、“餵奶時擔心嬰兒嗆到”等等有關母育工作與責任所引起之困擾。2、支持系統缺乏所引發之壓力感:內容項目為“得不到家人足夠的心理支持”、“先生不能接受新生兒”、“公婆及家人對新生兒不能接受”、“先生關懷陪伴的時間不夠多”、“家人對照顧嬰兒的看法太多”、“嬰兒性別沒有符合期望”等等之困擾。3、面臨抉擇所引發之壓力感:由於家中多一新成員,故生活面臨重新調整,以致許多事務須做抉擇,項目有“必須將嬰兒交給他人帶”、“必須辭掉工作”、“尋找保姆不容易”、“嬰兒命名不夠完美”、“不知道選用哪種奶粉廠牌”、“餵母奶或牛奶很難下決定”等等之困擾。
4.身體心像改變所引發之壓力感:因懷孕、生產後造成身體結構、身體功能、身體感覺和社會功能四方面改變所引起之困擾,例如“體重控制不能達到理想”、“身材沒有恢復”、“腹部肌肉鬆弛”、“飲食攝取過多”、“生活感覺不自在”、“擔心性生活後會再懷孕”等之困擾。
因此,對於憂鬱之防治,做以下的建議:兩性培養“平等”、“中性”的特質,彼此尊重、體諒、欣賞其差異性。重建兩性平權的社會價值觀。強化彼此間的溝通(包括與丈夫、家人或其它成員等),多一點關懷、坦誠、傾聽和讚美,避免互相歧視。3、生育和養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故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女性要在認知上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突破,做個獨立自主的女性,體認自己的價值,並肯定其角色重要性。5、可利用社區安排各種家庭主婦活動,彼此交換生活經驗,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務而落入情緒低潮中。6、平日多運動,保持快樂的心情可促進體內製造安多芬素(endorphine),預防憂鬱的發生,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治療方法
基該方法
1精神障礙治療.設法脫離致病環境,消除與發病有關的因素,加強精神治療。
2.保持心理平衡,增強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有利於預防各種反應性精神障礙。
2.也可選用延長生理睡眠的藥物 3.中藥治療。
生物基因微導技術”是目前治療精神障礙的最大突破。也是目前國內最科學、最專業、最有效療法,而且還能夠完全杜絕復發、反彈、完全無毒副作用。“F-YD生物基因微導技術”已經過萬例臨床病例驗證,治癒率高達98.6%,輕度患者接受治療1個療程即可見效,重度患者幾個療程進行鞏固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安全、便捷、高效、徹底,效果遙遙領先於精神障礙疾病的其他治療方法。
1.對反應性抑鬱及偏執者,經上述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用電抽搐或胰島素昏迷治療。
2.針灸治療。
病因
在這個壓力巨大的快捷奏社會,精神障礙疾病已經成為了一種高發疾病,不僅讓患者痛苦,更是為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負擔,可以說是一人生命,全家擔心和痛苦。那么,常見的導致精神障礙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專家是如何回答吧。
一、遺傳因素。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精神障礙的原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認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
二、病前人格。人格障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障礙。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礙。而且某些人格障礙與特定的精神障礙有密切聯繫。
三、心理社會因素。常作為一種促發因素而起作用,比如急性應激反應。>>>推薦閱讀: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
四、中樞神經感染或外傷等因素。很多時候都是由於感染及外傷等狀況引發的,主要是因為患者缺少對精神障礙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