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第奧母題(Palladian motif)是指義大利著名建築師(Andrea Palladio)(1508-1580)對維琴察巴西利卡(原是建於14科年的哥德式的市政廳)進行修復時,在其外黝口上了一圈加固雙層連拱廊的設計,該設計吸收和改造羅馬帝國時期建築風格,利用發券拱結構、小柱、大柱、額枋、圓洞創造性解決立面構圖與合理建築結構體系的設計手法。

簡介

帕拉第奧母題又常僅僅是指處於兩個壁之間的三個窗洞的處理——即當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寬;兩旁的豎向矩形,低而且狹。此又稱為帕拉第奧式窗。

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迪奧母題

建築特點

維晉寨的巴西利卡 維晉寨的巴西利卡
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迪奧母題

在十字拱結構的中,外廊開間寬7.77m,層高8.66m,是原有的中世紀樣式的大廳已經決定了的。結構是十字拱,因此每一個開間都可以有一個券。由於開間比例不適合古典的券柱式的傳統構圖。帕拉第奧吸收和改造羅馬帝國時期建築風格大膽創新,在每間中央按適當比例發一個券,而把券腳落在兩棵獨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著額枋。於是,每個開間裡有了三個小開間,兩個方的夾著一個發券的,而以發券的為主,為了在視覺上使負荷者同被負荷者平衡,在小額枋之上,券的兩側各開一個圓洞。這個構圖,虛實相生,有無相成,實部和虛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虛為主;方的,圓的,對比豐富,整體上以方開間為主,開間裡以圓券為主,有層次,有變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對比,映照著裡面的雄偉。因為小柱子在進深方向成雙,所以同大柱子均衡,而以大柱子為主。由於構思明確,;兩套尺度並不引起紊亂。這種構圖是柱式構圖的重要創造,聖馬可圖書館的二樓立面和巴齊禮拜堂內部側牆,也都採用過,但比例及細部做法以這個維晉寨巴西利卡最成熟,以致得名為 帕拉第奧母題以後常常被引用,不過它的適應性比較小。

歷史沿革

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迪奧母題

帕拉第奧的建築作品很多,有代表性的如1549年改建的義大利維琴察巴西利卡。被稱為帕拉迪奧券柱式母題,對後來許多大型建築設計很有影響。建於1552年的維琴察郊外的圓廳別墅也成為後來許多同類建築的範本。由於構思明確,兩套尺度並不引起紊亂。這種構圖是柱式構圖的重要構造,聖馬可圖書館的二樓立面和巴齊禮拜堂內部側牆,也都採用過,但是比例及細部做法以這個巴西利卡的最為成熟,以致得名為帕拉迪奧母題。

延伸閱讀

然而,在這偉大的拱廊的圍囿下,維晉寨的巴西利卡中心大廳卻變得陰冷而潮濕。雖然連拱廊給建築帶來了新的使用功能,但卻使人們不得不放棄對中心大廳的使用。巴西利卡失去了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