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神經生理學家帕帕茲(J.W.Papez)於1937年系統地闡述了一個包括情緒行為與情緒體驗的複合神經機構,即帕帕茲環路。該環路的主要結構就是邊緣系統。帕帕茲認為,情緒過程建立在海馬,當海馬被刺激時,衝動通過胼胝體下的白色纖維接力到下丘腦的乳頭體。興奮從下丘腦傳遞到丘腦前核,並上行到大腦內邊界的扣帶回,再回到海馬和杏仁核,完成了這一環路。興奮在這一環路上經扣帶回擴散到大腦皮層,衝動在這裡附加於意識上,產生情緒體驗。
結論
醫學的臨床觀察和實驗證明,帕帕茲環路中的扣帶回、杏仁核等部位與情緒的產生有密切關係。切除了扣帶回前部的病人表現為失去恐懼情緒,並在社交活動中變得冷漠無情。某些有凶暴行為的病人,其腦病變常發生在杏仁核,對某些病人施行杏仁核毀壞性損傷手術後,追蹤觀察表明他們的凶暴行為未再發作。
心理學家麥克林(P.D.Maclean)研究和擴展了帕帕茲的情緒學說,於40年代末提出了“內臟腦”的概念。內臟腦所占據的中皮層部位調節著所有的感覺器官和內部器官,通過下丘腦調節內臟反應和骨骼反應。從進化過程看,中皮層是介於新、老皮層之間的腦結構,興奮從這用轉換到大腦皮層,從而提供意識的感情成分。麥克林認為,情緒過程是由皮下機構調節的,而對情緒性質的評價、認識過程則由大腦皮層完成。因此,只有當皮層下部位輸入的神經衝動經過邊緣系統的整合,並同皮層活動聯繫起來時,才是情緒產生的完整機制——大腦皮層促成情緒體驗,下丘腦促成情緒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