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蜂桶鼓簡介
蜂桶鼓直徑一般25—30厘米,高70—80厘米,以攀枝花樹或柳樹挖空樹心,兩端蒙上牛皮製成,形似蜂桶。鼓棒直徑3—4厘米,長40—50厘米,兩端系有彩色布條。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民眾性舞蹈,分為三步和五步兩種。演出時,由兩名年輕男女雙手各持一條“帕節”(即毛巾)在前面跳“帕節舞”引導,舞蹈動作主要是甩手巾。其後是蜂桶鼓隊,一般為4—6隻,後緊隨2隻象腳鼓,之後是6人敲打的大、中、小芒和鑔,最後是跟著跳舞的人們和助興的老幼。
節奏
蜂桶鼓舞的節奏明快熱烈,幾種打擊樂器相配合,“嘣咚、嘣咚……嘭嚓、嘭嚓……鏘切、鏘切……”,高、中、低音融為一爐,獨具情趣。動作大方、瀟灑、粗獷、活潑;舞姿輕盈、柔和、細膩。
大南直布朗蜂桶鼓隊多次被邀赴省城和省外演出,向人們展示了本民族豐厚的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