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庫[滿族語:摔跤]

布庫[滿族語:摔跤]
布庫[滿族語:摔跤]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摔跤的滿語叫布庫,也叫撩腳或撩跤、摜跤,是由滿族古代遊戲"騎馬打仗"演變而來的。著短袖跤衣,摔倒著地即分輸贏。“布庫,並謂之撩腳,本徒手相搏,而專賭腳力,勝敗以仆地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領及襟率用七、八層密縫之,使堅韌不可碎。初則兩兩作勢,各欲伺隙取勝,繼則互相扭結,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簡介

滿語“布庫”意為“摔跤常勝者”。雙人布庫是由滿族古代遊戲、騎馬、打仗、演變而來的。比賽時在地上劃出一個圓形角斗區,參賽者分為兩個隊,每隊各二人。比賽時,一人背著另一人。比賽開始,各隊接近對方,背在背上的人相互爭鬥,設法把對方推出場外或把對方從背上拉下來,以此決定勝負。該項運動也可以多人的多組對抗, 屬傳統體育。

摔跤

清王室是女真族的後裔,在女真族的傳統文化生活中就有“摔跤賭羊”的習俗。《金史》卷九十一《蒲察世傑傳》:“蒲察世傑本名阿撒,為人多力,每遇武土角力賭羊,輒勝之。” 清王室在建立大清國之後,與蒙古諸部建立了友好同盟,每逢聯歡宴會,便有力士摔跤表演作為娛樂。清太宗皇太極曾賜封蒙古族的摔跤手為勇士巴圖魯稱號,並叫他們傳授蒙古的摔跤技藝。可能是有人對這么高的獎賞不夠心服,皇太極又賜給他們豹皮長襖、虎皮長襖、虎皮襖各一件。並說以後如有“不呼所賜之名,而仍呼原名者,罪”(《滿文秘檔·太宗賞三力士》)。可見,在清王室人關之前,蒙古族摔跤技藝尤勝滿族。

在入關之後,清王室以天下之富提倡摔跤,摔跤技藝便大大超過了蒙古族。清王室昭報所著的《嘯亭雜錄》卷二中記載:順治年間,蒙古喀爾喀部派遣使臣入朝,帶來了草原上最好的摔跤手,在理藩院招待的宴會上進行摔跤聯歡,清朝廷上的幾個摔跤手都相繼失敗了。順治皇帝聽奏後很生氣,下旨一定要召募高手贏回這一跤。當時禮親王代善的兒子惠順王,雖只有二十歲,卻力大無窮,跤藝超群,但不便以王爺的身份與蒙古跤手比賽,便穿了侍衛的服裝與之比賽,只一跤便“應手而仆”。順治皇帝甚為高興,“賞費無算”。康熙皇帝在木蘭建立圍場之後,每年行圍都要和蒙古各部台吉舉行聯歡,有所謂“賽宴四事”,即詐馬、什榜、布庫(即摔跤)、教跳,“布庫不如御前人,而詐馬乃其長技也”。這表明了,清王室在統治全國之後,重視摔跤活動,摔跤技藝大大超過了把摔跤當作是“男子三項競技”的蒙古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