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巴西遊動放線菌
描述
無氣絲。在基絲表面形成大量孢囊。孢囊形狀很不規則,多頭狀,偶爾渾圓、棒狀,表面總多皺,最寬邊3.5—11.5微米。孢囊柄通常直,偶爾波曲,向空間伸長,粗1.2微米,長1.5—4.5微米,頂端較粗。孢囊孢子亞球形至桿狀,1.7—2.3×1.2微米,有端生叢毛。用水浸培養表面,形狀不規則的孢囊變為球形,大概是由於孢囊內物質膨脹的緣故。不久,孢囊壁無定向破裂,釋放孢子,開始運動。基絲淺橙色至深橙色。無可溶色素。蔗糖硝酸鹽瓊脂:生長中等,表面薄、皺,深橙色。
葡糖天冬素瓊脂:生長好,表面薄、光,淡粉色。蘋果酸鈣瓊脂:生長好,表面光,粉橙色。甘油天冬素瓊脂(ISP):生長中等,表面平、光,淡橙色。
無機鹽澱粉瓊脂(lSP):生長中等,表面平、光,深橙色。酵母精麥芽精瓊脂(ISP)、燕麥粉瓊脂(ISP):生長厚重、表面厚、略皺、深橙色。蛋白腖酵母精鐵瓊脂(ISP):生長中等,表面平、光滑,深橙色。酪氨酸瓊脂(ISP):生長厚重,表面厚、皺,橙褐色。
營養瓊脂:生長中等,表面薄、光滑,淡橙粉色。
貝氏瓊脂:生長厚重,表面厚、皺,深橙色。脫脂牛奶:生長好,表面皺,深橙粉色。馬鈴薯瓊脂:生長好,表面皺,粉橙色。明膠液化。牛奶腖化(石蕊牛奶不凝固、不腖化)。澱粉水解強。不產生類黑色素、酪氨酸酶和H2S。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蔗糖、鼠李糖、甘露醇,在肌醇和纖維素上生長較差;不利用棉子糖。產生酸性水溶抗生素A/672,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革蘭氏陽性細菌。
簡介
巴西遊動放線菌
SeeJapaneseHouseofCouncillorselection,2007
Wikipedia,thefreeencyclopedia©2001-2006Wikipediacontributors(disclaimer)
ThisarticleislicensedundertheGNUFreeDocumentationLicense.
LastupdatedonTuesdaySeptember02,2008at02:01:40PDT(GMT-0700)
ViewthisarticleatWikipedia.org-EditthisarticleatWikipedia.org-DonatetotheWikimediaFoundation
放線菌
放線菌因菌落呈放線狀而的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斷裂生殖。放線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 |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十)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