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腐質生放線菌
拉丁學名:actinomyceshumiferus
參考文獻:Appl.Microbiol.18:114-121,1969。
形態特徵
微菌落由有分枝的絲狀體組成,然後斷裂成球菌和白喉桿菌狀小體。成熟菌落不透明、凸面、光滑、邊緣整齊,中心區暗色。偶有粗糙型菌落。色素不明顯。
性狀特徵
革蘭氏陽性。不抗酸。無氣絲或孢子。不能遊動。生長需要有機氮。觸酶陰性。微量好氣至好氣。嫌氣時不生長或貧乏。CO2無促進生長作用。氧化酶陰性。適溫約30℃;37℃不生長或貧乏。糖類發酵主要產生乳酸,不產氣。胞壁分析:賴氨酸、鳥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氨基葡糖、胞壁酸以及鼠李糖為主要組分。細胞對溶菌酶敏感。水解七葉樹素和澱粉。明膠不液化。石蕊牛奶酸化並還原。硝酸鹽不還原。從色氨酸不產生吲哚。從腖或精氨酸不產氨。甲基紅試驗陽性。不分解黃嘌呤、酪氨酸和尿素。產生H2S。從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蜜二糖、甘露糖、棉子糖、松三糖、糊精、澱粉、甘露醇、水楊苷產酸;從核糖、菊糖、肌醇、衛矛醇、山梨醇、側金盞醇不產酸。從乳糖、海藻糖、甘油產酸不定。DNA內G+C含量為73%。
放線菌
放線菌因菌落呈放線狀而的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斷裂生殖。放線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 |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十)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