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自博斯普魯斯海峽經巴格達至波斯灣的鐵路。19世紀80年代末,德國為爭霸世界,推行東進政策,把勢力伸入近東,力圖修建一條鐵路,使之與歐陸鐵路相聯接,成為一條自漢堡、柏林經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直抵波斯灣的大鐵路。這一鐵路不僅使德國勢力控制土耳其;而且嚴重威脅高加索、波斯等地區和英屬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國的反對和阻撓。
1888年,德國從土耳其取得建造由博斯普魯斯海峽至安卡拉鐵路的租讓權,並成立德國小亞細亞公司從事修建。1889年公司根據德皇指示,於1893年1月又從土耳其取得延展鐵路至科尼亞的租讓權。英國強烈反對,德國即以反對英在埃及利益相威脅,英被迫讓步。1896年,鐵路建成。1903年德國又獲得從科尼亞向前延展經巴格達至波斯灣的修建鐵路租讓權。英、法對此強烈反對,經過複雜談判,英國仍堅決不同意以科威特為該線的終點。1914年6月15日英、德雙方草簽格雷-里赫諾夫斯基協定,英國不再阻撓此路的修建,德國也承諾鐵路以巴斯拉為終點,不再延伸到波斯灣。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未正式簽約。巴格達鐵路的全線工程拖到1934~1944年才由英、法、土三國分段建成,但此路已不再具有大戰前那樣的國際政治意義。
前因
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英德之間的矛盾。德國統治集團自19世紀90年代開始,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這對於已經掌握世界霸權的“大英帝國”是一個嚴重的挑戰。英德之間最尖銳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殖民地之爭
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德國充分利用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到20世紀初,德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但德國海外市場狹小,尤其是殖民地面積少,這是制約德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1900年任宰相的皮洛夫曾宣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陽光下的地盤。”而當時英國殖民地面積最大,直接受到來自德國的威脅。英德殖民地之爭尤為突出。
一是在中近東地區。德國帝國主義野心勃勃,揚言要開足馬力,開到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河裡去。“巴格達鐵路將替我們開闢到伊朗和阿富汗的道路,而成為架在英屬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劍。”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的計畫,直接損害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並威脅到英屬印度。二是在非洲,德國想沿赤道一線向兩邊擴張,從東非到西南非建立一個斜斷非洲大陸的“赤道非洲帝國”。而同時英國想從埃及南下和由好望角北上,建立一個縱貫非洲的帝國,並計畫修建一條鐵路,把英屬亞洲和非洲殖民地連線起來。
商品市場之爭
1870-1913年間,德國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工業生產增長了4.6倍,而英國只增長了1.9倍;英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所占比重,從1870年的31.8%下降到1913年的14%,而德國從13.2%上升為15.7%;英國的工業壟斷地位喪失,從占世界第一位降到第三位,德國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1870-1913年德國對外貿易額分別增加了1.8倍,而英國只增加了89%;英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22%降到15%;德國的輕重工業產品在世界範圍暢銷,尤其是在歐洲,這對以傳統輕工業為主的英國造成巨大衝擊。
歐洲霸權、世界霸權之爭
18世紀的英國不僅是歐洲霸主,而且還是世界霸主。但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英國的歐洲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出現動搖。一是美國的迅速崛起;二是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使歐洲大陸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俾斯麥在對外政策上的戰略目標首先是建立起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隨著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急速提高,從90年代起,德國已明顯突破了大陸政策的界限,更多地著眼於爭奪世界霸權。這一切是與它的經濟發展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分不開的。
海上霸權之爭
英國自18世紀已來就是海上霸主。德國加緊擴充海軍,準備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德國為奪取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增加海軍軍費。1898年德國議會通過了龐大的海軍建設計畫,兩年後又把計畫擴大一倍。德皇威廉二世說:“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掌握在我們手中”。德國海軍力量很快增長到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英國。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總之,一戰前夕,在帝國主義間出現的三對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帝國主義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所致。
背景
1487年,葡萄牙人巴·迪亞士遠航到達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好望角,打開通往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海上門戶後,西方殖民勢力便開始侵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葡萄牙人最先到來,1515年占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不久,開抵巴斯拉設立商行。英國人接踵而至,1622年與伊朗聯手把葡萄牙人逐出波斯灣,1650年在巴斯拉開設東印度公司的商行。法國人不甘示弱,在西方國家中率先在巴斯拉和巴格達設立了領事。眾列強展開激烈競爭,英國人逐漸占得上風。18世紀,英國已控制了波斯灣的絕大部分貿易,並與巴格達帕夏(總督)建立了親善關係。1761年,在巴斯拉設立領事,1802年又在巴格達設立了領事。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英國勢力已深深滲入奧斯曼帝國疆域。但是,英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受到德國的強有力挑戰。德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獲勝實現統一,國力迅速增長,開始在全球範圍與英、法等國爭奪殖民地。其擴張方向之一,便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872年,德國人獲得巴爾幹鐵路的技術顧問一職。1888年鐵路完工後又出資將其延伸到小亞細亞的安卡拉。1894年,在巴格達設立領事,並謀劃把巴爾幹——安卡拉鐵路進一步延伸到巴格達。英國人對德國的滲透驚恐不安,極力反對巴格達鐵路計畫。英、德、土三方幾經交涉,最後於1914年達成協定,英國人雖也擠進了鐵路的修築與管理,但不得不同意德國人占有更多的權益。其時,在對土耳其帝國政府的“求愛戰”中,德國更是爭得主動,土耳其統治者出於對英國侵蝕地盤的嫉恨和對德國軍事集權式體制的認同,對德國人抱有特殊的親近感,期望藉助德國的力量抗衡英法,振興帝國。因此,步步投向德國人的懷抱。1913年10月,德國將軍利曼·馮·桑德斯率領一個龐大的軍事顧問團來到土耳其編訓土耳其陸軍,利曼親自擔任了土耳其陸軍的名義司令。
土耳其社會醞釀變革的標誌之二是民族主義勢力興起。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土耳其帝國身陷全面危機,社會變革呼聲日益高漲。在土耳其人統治下生活了數百年的各非土耳其民族奮起抗爭,要求實現民族自決和獨立。1908年7月,由土耳其裔改革派組成的青年土耳其黨武裝起事奪得政權。該黨上台後對政治體制動了一些小手術,將君主獨裁制改成君主立憲制,但並未觸及帝國統治的根基。該黨改革的宗旨是挽救帝國而不是推翻帝國,它公開號召效忠帝國,繼續奉行“大奧斯曼主義”,實施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因此,帝國的民族問題不僅未能解決,反而愈演愈烈,非土耳其民族的反抗聲勢日大,這當中,阿拉伯民族的獨立鬥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引人注目。
巴格達歷史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省會,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舊譯“報達”、“八哈塔”。位於國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面積860平方公里,人口530萬(1988)。市區主要部分在河東,稱為“魯薩法”(al-Rusafah),河西部分稱為“卡爾赫”(al-Karkh),東西兩岸之間有5座大橋相連。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提到巴格達(意為“天賜”)為一重鎮。755~762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曼蘇爾下令在底格里斯河西岸始建新城,歷時4年,耗資480多萬迪爾汗。命名為“和平城”(Madinahal-Salam),作為阿拉伯帝國都城。城為圓形,故有“團城”之稱。城分外城、內城和紫禁城3層,有3道城牆。以紫禁城為圓心,城牆構成3個同心圓。城牆各有等距離的4道城門,4條大街從中心區伸向城門,形似車輪輻條。紫禁城內有皇宮、官邸、清真寺、圖書館、花園等。773年,曼蘇爾又在城郊另建1座宮殿“永恆宮”(Qasral-Khuld),並在河東岸為皇太子建營壘、府邸和清真寺,河東西兩岸用浮橋連線,互為犄角之勢。8世紀中期至9世紀,在哈里發哈倫·拉希德和馬蒙執政時,擴建巴格達城,廣建清真寺、宗教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客棧、驛館、市場、澡堂及市政交通設施,使該城進入全盛時期,成為哈里發帝國的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經濟繁榮,交通四通八達,商賈輻湊雲集,市場店鋪林立,並設有專賣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的市場。學者薈萃,文化昌盛。830年,哈里發馬蒙在巴格達創建國家學術研究機構“智慧館”,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學者,將希臘、波斯、印度等國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並翻譯成阿拉伯文,促進了阿拉伯科學文化的發展。9~11世紀,巴格達伊斯蘭學術方興未艾,蘇菲派、穆爾太齊賴派、艾什爾里派及阿拉伯語言學派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各派別的學者在宮廷的贊助和庇護下,著書立說,在古蘭經學、聖訓學、教法學、凱拉姆學及文學藝術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據載,巴格達曾建有30多所各類宗教學校,其中於11世紀塞爾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亞大學和13世紀哈里發建立的穆斯坦綏里耶大學最為著名,曾培養出大批著名學者和官吏。同開羅、科爾多瓦並稱為伊斯蘭世界三大文化名城。1258年和1401年,巴格達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兒軍的兩次洗劫,大量建築古蹟文物遭到摧毀。後置於伊兒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下。1534年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攻占。1917年被英國殖民軍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