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曼子是遙遠古巴國流傳至今的唯一英雄人物,在人們心目中,他是巴民族之神,巴民族的化身,他的人格力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已經升華為一種民族精神。概述
巴曼子是東周末期巴國的將軍,臨江城(今萬縣市忠縣)人。在東周末期,有一年巴國發生內亂,巴國國君驚慌失措,無奈只好向強大的鄰邦楚國求救。答應平息內亂後,願意割讓包括忠州在內的三個城池作為謝禮,結果楚國派兵很快為巴國平息了內亂。
不久,楚國使臣到忠州來要城時,駐守忠州城的巴曼子將軍,不忍心讓百姓改巴姓楚。他對楚使說:"我們把全城珠寶獻給楚王,保留忠州等三個城池。"楚使不敢作主,回國向楚王稟報,巴曼子也派使臣同往。楚王一聽,怒髮衝冠:"不行!決不能更改!若不獻出三城,我要派兵征討。那時,玉石俱焚,休怪我無情無義!"
巴國使臣同楚使回到忠州,向巴曼子表達了楚王意見,全城軍民怒火萬丈,不願割城,願意拚死保衛忠州。巴曼子想:同意割城,自己會成千古罪人;如果不割城,楚王大兵壓境,巴國勢單力薄,抗敵猶如以卵擊石,自己身為將軍,既不能為國分憂,又不能為民解難,真是慚愧萬分。
最後,他決心以一死報效國家,解救滿城百姓,這既可取信於楚國,又可振救百姓鄉親。他把楚使叫到跟前,滿臉正氣的說:"城池是巴國全城人民的城池,楚想要城,全城百姓不答應,我決不做違背百姓意願的事,我情願將頭顱割下,代替這座城池,作為對楚國的報答。"說完,他取下隨身佩戴的寶劍自刎而死,百姓見巴將軍死了,一個個哭得死去活來,人人都願戰死在忠州城下,誓死不作楚國臣民。
楚國使臣見了,膽戰心驚,只好帶著巴曼子的頭回去稟報楚王,楚王也驚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他想,派兵討城,如果巴國三城百姓都像巴曼子一樣,誓死不從,拚命抵抗,那時不但城得不到,反倒要損兵折將。想了好一陣,他長嘆一聲說道:"巴將軍真算是天下第一忠臣,如果我得到像巴將軍這樣一位臣子,不知要比得到城池強多少"。於是他放棄了索三城的念頭,還以上卿的禮節將巴曼子的頭葬於楚國。
這段史實記載見《華陽國志·巴志》:東周末期,巴國將軍曼子求楚國出兵平內亂,許諾以三座城池相謝。亂既平,巴曼子不忍國家割讓城池,"乃自刎以頭授楚使",請向楚王致歉。楚王感動,"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亦以上卿禮葬其身"。有詩讚其事曰:"刎頸高風懸日月,存城舊事邈山河。"
巴曼子一腔忠義,捨身為國的英雄之舉氣貫長虹,不僅感動了楚王,感動了巴王,更是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忠州人,其精神漸漸融入了忠州人的道德倫理及為人之道,不論何事都強調一個忠字。
巴曼子以自己的頭,保住了巴國三座城池,使三城百姓免遭亡國禍殃,人們十分感激他。忠州城百姓在他刎首留城的地方立了廟,名叫土地廟,廟內塑有巴曼子夫婦的像。每年在巴曼子刎首留城那天———農曆三月初四,人們就抬著巴曼子夫婦的塑像,鼓樂喧天,前呼後擁地在全城街道遊行一周,十分熱鬧,後來人們把這天叫做"三月會",這個傳統的獨特節日,千百年來在忠州山城代代相承,直到抗日戰爭為止。
三月會是忠州人為紀念巴曼子而舉行的大型廟會,為全國所無。《蜀中廣記》稱,"歲三月七日,(即巴曼子忌日),太守以豕帛致祭,先期土人具千斤蠟燭祀之"。據歷史資料記載,明代忠州三月會已具相當規模,每值會期熱鬧非凡,尤其是致祭所用蠟燭巨大,要三十二人才能"攆之",這恐怕連當代的吉尼斯紀錄也為之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