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莖基腐病

巴戟莖基腐病是一種病。病菌主要為害巴戟的莖基部和根部,通常莖基部先發病。在莖基部受害後,如環境條件有利於病害發展,病菌蔓延快,莖葉可在短期內全部萎蔫,葉片保持綠色,不易脫落。

鑑定及命名

巴戟莖基腐病病原菌的鑑定和命名存在不同的看法。福建曾報導本菌為Fusarium oxysporum var. redolens Wollenw. (尖鐮孢霉芬芳變種); 戚佩坤(1994)確認本菌有嚴格的寄主專一性,只侵害巴戟,是尖孢鐮刀菌中一個獨立的專化型,學名為F . oxysporum Schl. f. sp. morindae P. K. Chiet Shi

為害症狀

病菌主要為害巴戟的莖基部和根部,通常莖基部先發病。發病初期,莖基部皮層出現褐色小病斑,隨後擴大為不規則形的水漬狀大斑塊,莖皮縱裂,溢出褐色粘液,莖葉自下而上逐漸變黃,病株莖基部和根部維管束變褐色,不久部分枝條枯萎,葉片脫落。後期莖基部皮層和肉質根腐爛並與木質部剝離,其維管束破碎變黑色,這時地上部分莖葉全部雕萎枯死,植株死亡。在潮濕條件下,病部可見白色霉狀物。
在莖基部受害後,如環境條件有利於病害發展,病菌蔓延快,莖葉可在短期內全部萎蔫,葉片保持綠色,不易脫落。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培育無病種苗。採用種子育苗的,播種前應先進行種子消毒;採用剪枝育苗的,應在無病田選取,若在病區剪枝,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插條12~24h;②合理施肥。氮、磷、鉀肥要適當配合,並可適量增施一些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酸性土中,可適量施用石灰,以減輕病害發生;③加強田間管理。巴戟田應選擇有一定蔭蔽的緩坡地,以利於排水和避免地表溫度過高而灼傷莖基部;田間管理時應避免鋤傷、碰傷植株,以減少病菌從傷口侵入;若發現重病株應在晴天拔除燒毀並在病穴及其周圍撒一些石灰消毒。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用1:3的石灰和草木灰混合撒施於根際地表面,也可用0.8%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800倍液噴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