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經

差經是一種病症名,主要表現在女性月經期便血,也稱錯經。《竹林女科證治》中對此病有詳細的記載。

差經,病證名。見《竹林女科證治》。亦名錯經蹉經、蹉纏、蹉理症踵經。多因孕婦平素嗜食辛辣熱物,積熱內擾沖任,迫血妄行,以致經行時可兼見大小便中均有血出。治宜解熱毒,調氣血,方用分利五苓湯(豬苓、澤瀉、白朮、赤芍、阿膠、當歸、川芎)。或認為差經為產後交腸病,參見該條。

【症 狀】

每逢月經來潮前或值經期,有的女性就會出現有便血的症狀,但是月經過後便血也逐漸停止,每月如此,反覆發作,這種情況就稱為經行便血。也稱差經或錯經。這種症狀可見於西醫所說的內膜異位症。如果素有痔疾或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經期也可能偶有便血情況,但非每月必見,不具有周期性,因而不屬於便血的範疇。

【病 因】

經行便血最常見的證候類型是胃腸郁熱證。形成胃腸鬱熱的原因,多與平日嗜食辛辣熱物,或恣意飲酒,以致熱邪久積有關。所以《葉氏竹林女科》說:差經因食熱物過多,積久而成。從經絡學說分析,胃與大腸都屬於陽明經,而與子宮相聯繫的沖脈,又隸屬於陽明經。因此,當月經將至或已至之時,由於氣血下注於子宮,致使沖脈之氣亢盛,沖氣通過陽明經的通路又引動腸中積熱,使得腸中血絡被灼傷,因而出現便血。這種證型的臨床特點是,便血多發生在經潮前的一兩天,而且血量較多,血色深紅。由於血失於後陰,從而導致經量的減少,經色紫紅,質粘稠。同時還伴有面頰潮紅、口乾咽燥、便乾溲黃,以及舌紅苔黃,脈象滑數等。
除胃腸鬱熱證外,較為常見的還有陰虛血熱及脾失統攝證。
陰虛血熱證多見於具有陰虛體質的婦女。例如久病或多次流產,或者憂思郁怒、日久化火者,均能耗損陰精,導致陰血不足。當月經來潮後,由於經血下泄,陰虛益甚。陰虛則火旺,火迫血行,溢於大腸,因而導致便血。這種證型的特點是,便血多在經期發生,血量不多,點滴而下,血色深紅。由於病機是陰虛血熱,故月經量亦少而色深。同時伴見頭暈目眩、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酸腿軟,以及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等。
脾失統攝證往往由於素常飲食不節、疲勞過度、七情內傷等原因,致使脾胃受損,中氣虛弱。一俟月經來潮時,氣隨血泄而致氣虛,氣虛則無力約束血液的運行,因而發生便血。其特點是,便血多在經期,量多色淡。同時月經量多,色淡質稀,並伴有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寐差,納少便溏,面色無華,以及舌淡質嫩,脈細無力等。

【治 療】

胃腸鬱熱證的治療宜採用清腸瀉熱、涼血止血的原則,可選用槐花散方加減。方中針對胃腸鬱熱的主因,以槐花為主藥清熱涼血,合黃連清胃腸之熱,二藥相伍共奏正本清源之功。再以丹皮、側柏炭涼血止血,炒荊芥疏風清熱,三藥相合可加強止血之力。如果便血量多,咽乾口渴者,再加白茅根,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清熱生津。
陰虛血熱證治療則用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之法,可選用大補陰丸方加減。方中的生地、白芍、沙參滋陰益腎兼能柔肝;丹皮、知母、槐花、地榆清血中伏熱並能止血。荊芥清熱散腸風,烏梅斂陰生津液,二藥炒炭後並可加強止血作用。
脾失統攝證治療宜採用健脾益氣、溫陽止血之法,可選用黃土湯加減。方中的灶心土也叫伏龍肝,功能溫陽健脾,配合黃芪、白朮具有補中益氣、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脾胃強健,自能統攝血行。阿膠、地黃補血養血,並能止血,從而改善因失血而引起的血虛。同時佐用黃芩,以防止灶心土、黃芪的辛燥太過,損傷陰液。至於炙甘草,與白朮、黃芪配合可健脾氣,與阿膠、地黃相伍可補陰血。全方剛柔並濟,配伍周到,是一首治療脾不統血而便血的專方。
如果出血量多者,還可以加炒升麻以升舉中氣。
以上方藥一般宜在經前5天始服,以為迎而奪之,至經期第2天停藥。經淨後可繼服丸藥一周。如胃腸鬱熱證服地榆槐角丸,每服6克,每日2次;陰虛血熱證服知柏地黃丸,服法同前;脾不統血證服人參歸脾丸,法同前。
中醫建議經行便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忌煙忌酒,同時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