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闕[古代寶劍名]

巨闕[古代寶劍名]

巨闕,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期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干將、莫邪、巨闕、辟閭號稱四大劍,鈍而厚重。闕:通缺,意為殘缺。但其堅硬無比,故號天下至尊,其他寶劍不敢與之爭鋒。與之齊名的還有承影劍、純鈞劍、魚腸劍、泰阿劍、湛瀘劍、龍淵劍、工布劍,被合稱為八荒名劍。

基本信息

有關記載

巨闕:越王允常命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寶劍,排名依次為湛盧、純鈞、巨闕、勝邪(又名磐郢和毫曹)、魚腸。五劍各有特色,分別為鈍劍(湛盧毫無殺氣,劍身無鋒,純憑藉浩然的劍氣)、佩劍、巨劍、殘劍(勝邪每鑄一寸,邪長三分,故只鑄半截,卻已邪氣凜然)、短劍。(巨闕劍〕刃長三尺有三,柄長七寸,刃寬約五寸,重約五斤,揮動時劍氣縱橫,實乃曠世利器,絕世無雙的寶劍。
《三俠五義》中展昭的佩劍。

傳說

巨闕巨闕
傳說〔巨闕劍〕初成時,越王勾踐坐於露台之上,忽見宮中有一馬車失控,橫衝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於是越王勾踐拔出歐治子剛鑄成之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滖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於是越王勾踐又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此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這一劍毫不費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樣輕鬆容易。因此越王勾踐便將此劍命名為巨闕。不折不扣的大劍。揮之,則劍氣縱橫而巨闕劍,能“穿銅釜,絕鐵礪,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巨闕劍利可刺銅鍋,一個個決口就像切米糕一樣。其兩把寶劍的威力,在後世的文獻記載中,亦多有描寫。
戰國時期,越國有一位著名的鑄劍大師叫歐冶子,他平生鑄了五把寶劍,,三長兩短五把劍全都鋒利無比。歷史上有專諸刺殺吳王僚(吳王僚,姬姓名僚。而非姓王名僚)的故事,說的是劍客專諸,受吳公子光收買,要刺殺吳王僚。僚愛吃烤魚,專諸就假扮廚師,手托魚盤,魚肚子裡就暗藏利刃,趁機刺殺了僚。那把鋒利的短劍就被後人稱作魚腸劍,三長兩短則成了意外災禍的代名詞。

鑄者介紹

歐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善鑄造兵器,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史載他為越王鑄了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
相傳歐冶子在鑄劍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鼓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太一下觀,天精下之。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型)三,小刑(型)二;一曰湛廬,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這些寶劍是歐冶子得天上神靈相助,竭其才智才製作成功的,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寶劍。其中的純鈞劍,“觀其華,如芙蓉始出;觀其抓,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溏;觀其斷,崖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而巨闕劍,能“穿銅釜,絕鐵糲,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巨闕劍利可刺銅鍋,一個個決口就像切米糕一樣。其兩把寶劍的威力,在後世的文獻記載中,亦多有描寫。如荀子:“湛,黑色也。湛廬,言如水而黑。”即湛廬劍是一把黑色的剛柔並寓的劍。又如漢《淮南子·修務訓》載:“夫純鈞,魚腸加以砥礪,磨其鋒鍔,則水斷龍舟,陸屬犀甲。”純鈞和魚腸這兩把劍,在水上可以砍斷巨大的龍舟,在陸上可以刺穿堅固的犀甲,其不凡的威力可想而知。傳說中吳國公子光為得王位,派刺客專諸殺吳王僚,專諸一劍刺穿吳王僚的三層鎧甲,用的就是魚腸劍。
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越絕書》載:春秋時歐冶子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南宋何澹《龍泉縣誌》:“近境有劍池湖,世傳歐治子於此鑄劍,其中一號龍淵。”龍泉原名龍淵,因劍而得名,唐時諱“淵”,改名龍泉。龍泉亦成為寶劍之代名,從此龍泉寶劍名揚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