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減容術

Batista手術,在國內又稱作“左心室減容術”、“部分左室切除術”或者“保留性左室切除術”,是一種新的有效的治療終末期擴張性心肌病的外科手術。

簡介

Batista手術,在國內又稱作“左心室減容術”、“部分左室切除術”或者“保留性左室切除術”,是一種新的有效的治療終末期擴張性心肌病的外科手術。1996 年首由巴西Batista 醫師報導。心臟擴大不僅造成房室瓣關閉不全, 同時也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但氧的供給並不能隨著心臟擴大而增加, 因此心臟擴大至一定程度後心肌收縮力將逐漸下降。Batista 手術的基本原理即是切除左室游離壁部分心肌, 使左心室儘量恢復至正常大小, 降低左室壁張力, 減少心肌耗氧量, 增強心肌收縮力, 改善心功能(Laplace 定律) 。同時也可能與左室成形,外周血管效應,精神、神經和體液因素有關。同時施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或置換術糾正了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有利於心功能的改善。

適用及併發症

Batista 手術適用於各種擴張性心肌病(如原發性擴張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Chagas 病等) 。Batista (1996) 報導術後併發症為: 充血性心衰18% , 出血7% , 心律失常5% , 腎功能衰竭4% ,呼吸衰竭4% ,染4% ,其它4%。Batista (1997) 報導12 例術前大多數心功能Ⅳ級,術後57%恢復到I 級,33. 3%恢復到Ⅱ級, 2 年生存率為55%。安貞醫院(1998) 報導12 例, LVEF 從19. 4 ±7. 8%增至28. 9 ±8. 9% , CI 從1. 7 ±0. 7 增至2. 4 ±0. 8/m2 / min ,術後6 月生存率為80%。術後長期存活情況有待觀察。

基本原理

Batista手術的基本原理是:P= K · T / R(其中P代表心腔內壓力;T代表心壁張力;R代表心腔半徑)。從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心腔內壓力與心壁張力成正比、與心腔大小成反比;心臟的重量應與心腔的大小相符合。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心肌重量、降低心壁張力(降低後負荷)和縮小左室腔來解決終末期心臟病擴大的心臟問題。從以上機理可以看出,Batista手術的臨床意義只在於:暫時減輕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狀,改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僅屬於一種減症姑息手術,該手術只是切除了沒有收縮能力的心肌,並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心肌功能,因此其遠期效果欠佳,兩年生存率只有55%。但是它可以暫時降低肺動脈壓力,為移植創造更好的條件。

中國第一例

中國第一例Batista手術是在1997年由黃方炯醫師主刀進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