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左家拳創始人左昌德 |
左家拳創始人左昌德
鏢生涯過程中,足跡踏遍“南七、北六”(南七省為:兩湖、兩廣、兩江、雲南、貴州、四川、浙江;北六省為: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甘肅)。13省,卻從未失手而譽滿神州。由此可見,左家拳是中華武術中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而要探究中華神功“左家拳”,需要先了解其創始人左昌德(左二把)和哺育他的這片土地。
文水是“武術之鄉”。據“光緒九年文水縣誌”記載:文水在明代有28人中武舉,2人中武進士,5人為武弁;清朝有113人中武舉,8人中武進士,7人為武弁。明嘉靖四年,知縣李潮在縣城西北2里處建演武場,占地300餘畝。正是在這樣崇尚武學,精於武藝,民風強悍,人才輩出的環境氛圍中,為左家拳滋生、發展和不斷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對中華武術的傳承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早在唐代我縣就習武成風,一代女皇武則天,她不但通曉經史,而且弓馬嫻熟。在她執政期間,於天授元年開設武功殿試製度,大大促進了當時武術的發展。
歷史上文水曾出過無數武術精英,唐代的武士、武三思、武承嗣等不但著有兵書,而且武功高強。北宋時一代名將狄青就是我縣狄家社人,官至樞密使;邑人盧政、楊美分別官至武秦節度使和保靜節度使。清乾隆年間武舉人成元震,從守備逐漸升至為總兵提督,清初文水還出過一名武俠奇才翟玉山,他與武林大俠竇爾敦是金蘭之友。左家拳的創立、形成,就是受以上人文影響而發揚光大。至今在北京還流傳著“王家槍(山西平遙)、戴家手(山西祁縣)、左家彈腿天下走”之說。
呂梁山峰巒起伏,汾河流淌。在一代女皇武則天故里,文水縣境內雄倨著一座山峰,林木蔥鬱,險峻嶙峋,因其宛若龍頭,故得名龍首山。在其山腰處,有一個美麗寂靜的小山村就座落其中,它就是文水縣馬西鄉孝子渠村,左家拳的創始人左昌德就出生在這裡,因他成名的左家拳,是他在深受父輩的薰陶和環境影響下而創立的。
左昌德之父左文法,通曉武術,尤其精於十路彈腿,曾得到少林武僧的指點。左老先生為人厚道,教子嚴格,所生三子,昌德排行老二,生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自幼喜武,最好,深得家父的真傳。
道光五年,十七歲(1825年)的左昌德隨父進京,一面協助父親經營車輔生意,一面苦練武功。他練腿功的方法是把檀木軸深埋在院中,每日必踢,並能一口氣踢斷十八根檀木軸。他家店輔門口有一對石獅,他為練臂力,每晚必舉,兩手能同時舉起兩個石獅。他的行為引起了一位長眉和尚的關注並被收為弟子。就這樣左昌德告別父親跟隨師父來到北京西山的“雲山寺”里。在苦練九年後,武功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昌德告別師父回到北京,接管了齊化門外車鋪。由於他的精力全都用在習武交友上,車鋪很快倒閉。從此浪跡北京,後因抱打不平,打死了皇上奶官府里的少爺,被官府一度緝拿,恰遇其父的好友張德茂押鏢北京,在其幫助下來到蘇州,並把自己的“玉永鏢局”交給左二把經營,次年改為“昌隆鏢局”。從此,左家祖孫三代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行鏢生涯,足跡踏遍南七、北六13省,給江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體系
左家拳在歷代子孫的傳承中,從內功理到外功法,從健身到技擊,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了體系完整、結構嚴謹的“左家拳”。其中,左昌德及其子弟創始的“面掌”、“彈腿”和“雙鉤”堪稱“左家三絕”。左家拳總的要求是:鳳凰展翅的手法,金雞獨立的勢法,閃展騰挪的身法,進退轉返的步法,沉肩墜肘中塌腰,挺胸抬頭目平視。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見招不進先用顧手,橫來順取,順來橫取,高撐低壓中裹掩。手眼身法步,五行歸一處。其中功法、手法、步法、腿法、腳法、勁法、顧法、追法、截法、進法和上法,及五靠、六肘、七錘、八掌這些勢法是左氏長拳的基本功和必修課。左家拳有著豐富的內容,可分為拳術和器械二大部分。拳術包括彈腿、面掌、大小流式、大小叉拳、桃花掌等;器械有雙鉤、陸合槍、提柳刀、對劈刀、五虎斷門槍、燕翅鏜、狀元筆等。還有左家秘制刀槍傷藥、正骨推拿術等。
1、彈腿。十路彈腿是左家拳中的基本功。主要腿法有:踢、蹬、鉤、踩、踺、踹、擺、撲、跺、掛十種。
十彈腿譜曰:
“長拳用的短打手,江湖路上走一走。打遍天下無敵手,人人才知彈腿功”。頭彈起連腿,二彈十字腿,三彈劈砸腿,四彈撐磨腿,五彈叉權腿,六彈摟打腿,七彈摟砍腿,八彈千手腿,九彈擁鐵腿,十彈起踺腿。
2、面掌,也稱母子拳。是左家長拳中的看家拳,既能單練,也能對練。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延伸己手,隨對方己勁柔化綿時。左家拳手法基本出於此拳,分高中低三勢。起手一掌,收勢一掌,稱面前一掌。面掌分四折、八手、三十六招。它按照擒拿格鬥的要訣編成,其手法、身法、步法豐富,可以演變成許多散手招式。桃花掌就是一例,是左家拳中最突出的一種。
3、器械。左家拳使用十八般武器。常用的有五虎斷門槍、虎臂槍、單刀、提柳刀、燕翅鏜、狀元筆、左氏雙鉤等。左家雙鉤和燕翅鏜最突出。其兵器都有各自獨特的特點和自成一家的章法。
以狀元筆為例
雙器械,筆狀,屬暗器。專點人體要害,一般作防身之用。
其特點是:身筆相隨,上下翻飛,四面防顧,八方照應,行如流水,動似游龍,靜如山嶽,穩如磐石。
主要步行有:弓、馬、虛、撲、躍、獨立、歇、連環步。
步法有:辨、扣、擺、行、折步。
主要筆法有:纏、點、穿、刺、撩、掛、鉤、剪、拔、鎖、挑等。
拳譜:一點咽喉、二點心、三點太陽、四穿筋、五點兩肋、六點襠。反手使用金絞剪,兩點一剪轉回原。若問我的名和姓,狀元筆下不留情。
這些只是左家拳體系中的一小部分。此拳源於武術世家,求真於白眉老祖,豐富於交友切磋,實踐於保鏢生涯,完善於思考創新。發展至今,形成了左氏獨門拳派,創作出了彈腿、面掌、二十八宿鉤、對劈刀、五虎斷門槍等傳世作品,威震四海。
重要價值
縱觀左家武學,它是經過了歷代左氏傳人的細心揣摩和不斷錘鍊而形成的,無論對健身養生、歷史研究、藝術欣賞、文學創作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價值。1、左家拳的健身養生功能。左家拳經過漫長的發展,不斷地去蕪存精,流傳下來的套路都是非常珍貴的精華部分,使人體潛能能得以高度發揮,是最最佳化的人體運動方式。左家拳和其他拳種一樣,其內功功法本身就是養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他的形成和發展更加豐富了中國養生文化的內涵。
2、左家拳深遠的歷史價值。左家拳是體育文化的一個亮點,它凝聚著歷代武術家的智慧,它是文水悠久歷史燦爛文明厚積薄發的產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風俗、民情、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現今左家還擁有一系列保存尚好的珍貴文函史料,裡面記載了許多與之有關的傳奇故事,它為研究清朝的鏢行歷史、經濟文化、民間文學、拳譜行規等都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實的資料,因此具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
3、左家拳的文學價值。在左家拳的形成過程中,它既傳承了中華武術的精髓,也體現了競技體育的發展軌跡,同時也見證了江湖紛爭的混亂和商業由盛到衰的社會背景,最可喜的是它還記載了當時許多關於文水的民間傳說、風俗習慣等。而作為左家拳的創始人左昌德,因其在行鏢的三十多年江湖風雨歷煉中,武德高尚,武功高強,誠信待人,以拳會友,以功服人的行事作風,在民間留下了許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如在京城:踢死霸道馬、搭救貧弱女、懲治惡社首;在保鏢途中:功服老道、力勝方文、智取路俠、拳打歹徒等這些傳奇般的經歷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對民間文學的創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實與依據。
現狀
左家拳的傳人為了弘揚中華武術,於1990年創辦了忠治武館。二十多年來,忠治武館秉承祖師武德高尚、武功高強、誠信待人、以拳會友、以功服人的行事作風,精心培養,刻苦訓練,300餘名弟子遍布全國各地,參加各類比賽,取得36金28銀38銅的好成績,向世界撒播左家拳的種子,為繼承和挖掘左家拳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了突出貢獻。現任館長王保平,人稱“小老虎”,是左家拳的第六代傳人,曾和師傅王忠治(左家拳的第五代傳人、忠治武館的創始人)於1979年、1980年代表呂梁赴大同、太原參加全省技擊散打比賽蟬聯一等獎,威震武壇。作為忠治武館的拳師,他20年如一日,免費悉心教練弟子,為文水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武術隊伍。2007年,李金龍、韓建強參加全國武術之鄉比賽,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同年,忠治武館代表隊郭永安、李桂英、周安虎、岳桂香、岳拉珍、李珍、李建文、李維、王靈萍、雷啟亮參加在太原舉辦的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中取得8金6銀6銅的好成績;2008年,李俊林、王信昌、王文杰代表山西參加世界武術錦標賽獲3銀3銅,受到省武術中心領導的好評;2009年6月,王保平、李俊林、武桐威、王建龍、龐伍、李桂英、司艷花、司青花參加全國武術之鄉比賽,獲1金8銀8銅,並榮獲全國體育道德風尚獎和全國武術套路精彩表演獎。同時,忠治武館還參加元宵節、“迎奧運”、“迎國慶慶華誕”武術展演等社會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習武強身,以拳悟道,以武會友,成為當地的一種新風尚。武術隊伍中,年齡最大的有91歲的耄耋老人,最小的有5歲的頑童,職業有公務員、教師、工人、農民、學生等,對打、單練、散打、械鬥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09年,左家拳已獲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左家拳總會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左二把的傳奇故事得到中央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編導的關注,擬與文水縣委、政府合作拍攝電視劇,延伸拓展文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