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口鎮

巉口鎮

巉口鎮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北部,南距定西城區19公里,東距省城蘭州79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境內古蹟豐富,人文薈萃,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新莽權衡”出土於此地,且在鎮區內廣泛分布著漢墓群和古安西城遺址。巉口鎮境內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總流域面積318.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00—2570米,年平均氣溫7.2℃,年平均日照數2500小時左右,無霜期141天,降水量380毫米左右,巉口鎮轄17個村委會,1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366人。

基本信息

巉口鎮巉口鎮
巉口鎮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北部,南距定西城區19公里,東距省城蘭州79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境內古蹟豐富,人文薈萃,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新莽權衡”出土於此地,且在鎮區內廣泛分布著漢墓群和古安西城遺址。巉口鎮境內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總流域面積318.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00—2570米,年平均氣溫7.2℃,年平均日照數2500小時左右,無霜期141天,降水量380毫米左右,巉口鎮轄17個村委會,1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366人。

基本概況

自然環境:巉口鎮總土地面積26. 77萬畝,耕地面積8.39萬畝。平均海拔1850米,年均降雨量380毫米,年平均氣溫7.2℃,年平均日照數2500小時左右,全年無霜期141天。

巉口鎮巉口鎮集市一角
行政區劃:轄17個村民委員會,122個村民小組。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4627戶,鄉鎮總人口19366人,鄉鎮從業人員11125人。

六通情況:17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公路、通電話,3個村通自來水,2個村通有線電視

文教衛生:有醫院衛生所1所,醫生24人,病床25張。有各類學校18 所,教師299人,在校學生5083人。

經濟指標:2004年,巉口鎮國內生產總值5446萬元,糧食播種面積4213公頃,糧食總產量10084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722元;財政收入210萬元,財政支出210萬元。

名優特產:食用菌、馬鈴薯、育苗藥材

旅遊景點:古安西城遺址、朱家莊漢墓群珍珠山公園復興流域青煙寺公園

城鎮發展

巉口鎮中國政協副主席丁石松同志來巉口鎮檢查工作
自巉口鎮被列為甘肅省小城鎮改革試點鎮以來,特別是在2002年被國務院體改辦列為中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巉口鎮幹部充分發揚苦幹、實幹精神,堅持“生態立鎮、交通建鎮、工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活鎮、文化強鎮”的六鎮戰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群策群力,開拓進取,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巉口鎮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巉口鎮人民積極回響黨的十六大精神號召,加快了向小康社會邁進的步伐。經過長年的不斷努力實踐和探索,巉口人民逐步從貧窮走向了富裕的道路,鎮區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04年被評為甘肅省級文明鄉鎮,巉口鎮農村工作和城鎮化建設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04年,巉口鎮GDP達到1.49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8700萬元,社會零售總額達2900萬元,一、二、三產業比值27:29:44,財政收入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60元。

發展思路

巉口鎮巉口鎮
巉口鎮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努力探索,鎮黨委、鎮政府提出了堅持“生態立鎮、交通建鎮、工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活鎮、文化強鎮”的“六鎮”發展戰略,在農村探索圍繞“荒山反坡植檸條、坡地退耕還苜蓿梯田整薯種洋芋、千家萬戶抓養殖”和“三種兩養一勞務”(三種即:種洋芋、種地膜玉米、種苜蓿,兩養即:養、養,一勞務即輸出勞務)的路子。在城鎮建設中 “立足農業辦工業、依託資源上項目、盤活存量促增量,依靠增量促發展”和“一區兩城”(一區:即定西市生態農業示範區,兩城:即現代“藥城”和“澱粉城”)建設,努力形成發展新高地,實現了巉口鎮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以西部大開發為總攬,立足鎮情,調優結構,重點突破工業,發展服務業,提升馬鈴薯藥材畜草勞務四大產業,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貯藏業;狠抓退耕還林(草)和小流域治理,創立生態經濟模式,強化道路網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使巉口鎮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主要優勢

敏感的政治優勢。巉口鎮是中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中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鎮,對於巉口的發展,中央領導特別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吳官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有關部委領導多次來巉口鎮檢查指導工作,

巉口鎮寬敞的街道
對巉口的發展思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獨特的區位優勢。巉口鎮作為定西市毗鄰蘭州最近的鄉鎮,位於定西的北部,南距城區19公里,北距省城蘭州79公里,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歷來是隴中的商品集散地,交通樞紐和兵家必爭之地。

七路匯集的交通優勢。巉口境內312、310兩條國道、巉柳高速天巉高等級公路巉郭公路和正在建設的羅定高速等六條交通主幹道匯聚,隴海鐵路縱貫全境,交通發達,物流暢通。

豐富的能源資源。鎮區已建成330KV、110KV兩個變電站,國家骨幹電力傳輸網和低壓供電網覆蓋全境,電力供應充足。

暢通的信息資源。鎮區建有無繩電訊塔移動電訊塔聯通電訊塔各一座,開通有線電視,入戶率已達40%,信息四通八達。

特色產業

巉口鎮基本形成了馬鈴薯、畜草、藥材、檸條四大支柱產業。

巉口鎮馬鈴薯種植基地
馬鈴薯產業:巉口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馬鈴種植占當地氣候兩拋周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產的馬鈴薯色澤光潔,外形美觀。鎮上結合結構調整,在巉口通過招商引資,興建了兩個大型澱粉廠,同時興建貯藏1.1萬噸的地下貯藏室,共92窖,巉口鎮馬鈴薯種植面積8.3萬畝,產量達7.5萬噸,商品薯5.5萬噸,暢銷東南沿海等大城市,通過澱粉廠加工精澱粉薯條薯塊等頗具廣闊的市場前景,經過努力能夠打造出隴中特色產業的航母

畜草產業: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紫花苜蓿面積不斷擴大,舍飼養殖不斷擴大,畜禽飼養量達69000頭(匹、只),先後建設了九華溝流域、聯星流域、復興流域、官新流域、朱家山萬畝員工林、趙家鋪退耕還林精品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打造出生態第一鎮的品牌,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已見雛形。

藥材產業:巉口鎮氣候覆雜多樣,植物種類繁多,地產藥材有柴胡黨歸黨生黃氏板蘭根等,開發藥材精深加工,建立定西扶正製藥廠和金羚生化集團公司,為藥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檸條產業:巉口鎮降雨稀少,氣候乾旱,是發展檸條產業的理想區域,檸條保存面積4萬畝,正在開發市場,尋求項目合作。

基礎建設

巉口鎮針對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民眾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文明進步等方面的建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新農村建設謀劃整改工作,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帶頭投身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

巉口鎮退耕還林
一是加大生態建設力度。走“退耕—種草—養畜—沼氣—肥田—增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子,積極探索“山上退耕種草保植被,山下舍飼養殖建沼氣,沼液肥田壯畜調結構,剩餘勞力輸出增收入”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新模式,把退耕還林、封山禁牧作為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從根本上改變生態條件的重大舉措常抓不懈。已完成了龍灘、康家莊等村為重點的5000畝退耕還林(草)及荒山治理綜合生態示範點建設。

二是加快新農村示範點建設。趙家鋪村上街社、下街社,康家莊村康家莊社等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已完成征地等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組織實施,統一規劃人居住宅250戶—300戶。

三是加大道路建設力度。按照200人/公里的要求,通過鎮、村規劃,農戶參與、社會集資等措施,搶抓農二級道路項目實施的機遇,改善農村路網結構,規劃新修整修道路139.1公里,鋪砂2300立方米,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已新修道路10公里。

四是加大梯田建設力度。根據農村工作的特點,搶抓農時,打破常規,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在2008年春季開展了梯田建設大決戰。巉口鎮規劃梯田面積1500畝,100畝的點7個,50畝的點10個,30畝的點10個,於3月14日上馬,已全面完成了梯田任務。

文物古蹟

巉口鎮曾出土過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新莽權衡”的巉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來商賈雲集、貿易繁榮,素有“隴中旱碼頭”之稱。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西漢時設定官頒標準器和國家屯糧之所,宋元時期設安西城,明清兩代設巡檢司,北宋時期有“巉口關”之稱,現境內仍存留著漢墓群和古安西城遺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