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崇陽鎮經濟繁榮,商貿雲集,人文景觀豐富,既有川西風情,又具現代氣息,是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蜀門重鎮”之稱。系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自西晉永嘉六年(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縣地置漢原郡後,一直是歷代郡州軍府縣治地。1980年10月定名為崇陽鎮。全鎮城市建成區達12.8平方公里,大小街、路、巷119條,城區骨架幹道四縱四橫,成溫邛高等級公路和省級懷華路交叉穿境而過,街道整齊美觀,各式樓房林立,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大、小廣場9座,星羅棋布,風景獨具。城區內還有始建於晚唐的罨畫池,紀念南宋著名大詩人的陸游祠,始建於明朝的州文廟,清代一等昭勇侯楊遇春府邸——宮保府等布局典雅,景色宜人的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鎮有初級中學3所,國小13所,公立幼稚園3所,社會事業單位配套齊全。2008年全鎮正為實現城市現代化、鄉鎮企業二次創業而努力,加快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特色產業
崇陽鎮水陸村位於四川省崇州市城區東外偏南,地處平原。該村下設22個村民小組,2893口人。該村是中國最大的風箏製作基地,以技術精湛、種類繁多而聞名國內外,享有“風箏之鄉”的美譽。水陸村風箏製作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早在清朝初年,水陸村就基本形成了“印風箏”、“高風箏”、“駱風箏”、“楊風箏”四大生產體系。水陸風箏製作基本可分為三大類型:一類是以花鳥草蟲為藍本,比如龍頭、蜈蚣、燕子、老鷹、蝴蝶、鳳凰、蝙蝠等;另一類以民間戲曲的人物、場景為構圖內容,像白蛇傳中的白娘娘,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等;再一類是以展示新時代新風貌為主題的風箏,如“走向世界”、“全民健身”等。
風箏,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製品,這裡的金雞鄉是中國風箏主要的生產銷售基地之一,在當地有著深遠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金雞風箏生產始於明朝末年,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特別是該鄉水陸村,早在清朝初年,就基本形成了“印風箏”、“高風箏”、“駱風箏”、“楊風箏”四大生產體系。“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鶯。”這是清代詩人高鼎描述當時放風箏的情景,如今讀來仍讓人心曠神怡。
過去,這裡生產的風箏工藝水平不高,品種單一,銷路也受限制。在黨的改革開放和各項富民政策的指導下,當地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並充分發揮地域文化優勢,扶持風箏產業的發展。生產工藝改木板雕刻、手工印刷為電腦製圖、機器印刷,紙張由夾江紙、水皮紙改為塑膠乳白膜、絲綢等。各類風箏圖案美觀新穎,色彩艷麗,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投入市場深受人們歡迎。據統計,該鄉有800多人從事該風箏製作,其中有不少具有現代文化知識的民間能工巧匠,他們在大力發掘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為進一步適應市場競爭需求,不斷革新工藝水平。現已生產出各類硬翅、軟翅、直串、拍子等18種造型不同的同箏,其中“大、特、精”的“風箏新寵”——巨龍型風箏,深受風箏愛好者的青睞。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泰國、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國。2008年,該鄉風箏銷量首次突破600萬隻,實現銷售收入350多萬元,力爭到2005年銷量突破1000萬隻,銷售收入600萬元以上。
“清風如何托,終共白雲飛”。風箏是友誼的化身,對外交流的使者。2008年來,該鄉力爭把一年一度的“金雞風箏節”辦成一個民間藝術的盛會,對外交流的盛會,邀請全國風箏精品參加;同時,積極主動參加全國各類風箏比賽,吸其精華,打響知名度。
金雞風箏,志存高遠。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熱情關注下,成立了“風箏協會”,現有會員150人。注重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引導風箏產業進入一個有序、規範、產業化的良性發展軌道,抓好風箏藝術性、娛樂性、裝飾性、廣告性的發展,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2008年,該鄉利用與城區臨近的優勢,興建“風箏一條街”,並在有條件的農戶家中開辦“風箏製作農家樂”等新興旅遊項目。
“風箏聯絡,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熱情好客的金雞人,願與各界人士一道攜起手來,彩鳶領風騷,藍天競自由,共展金雞宏圖。
社會活動
2008年以來,崇陽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打擊非法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煙花爆竹和危化品的工作。為確保社會穩定,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打非”工作制度。年初即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副書記為副組長、相關領導為成員的“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各村、社區書記作為各自單位“打非”安全信息員納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打非”工作領導責任制,並且把“打非”工作納入年終目標,進行專項考核。
鎮黨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法》和“打非”相關的方針、政策。領導小組每季度組織各村、社區書記召開會議,研究“打非”的相關問題,並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各村、社區根據鎮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成立以村(社區)幹部、駐村(社區)幹部、村民組長、民兵組成的聯合排查整治小組,每隔10天對所轄區域內的所有民房、閒置廠房、農村無人居住房、果園等建築物進行拉網式排查。排查完畢後,將各單位書記和駐村、社區幹部共同簽字的排查表交回鎮安辦存檔。同時加強輿論宣傳,各單位在交通要道、人口稠密區懸掛橫標100餘幅,書寫牆體標語80餘條,散發宣傳單近5萬張,通告400餘張。鎮政府專門出動一台宣傳車每天在各村、社區的大街小巷、村、組、院壩間進行巡迴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通過在全鎮集中開展“打非”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廣大民眾的安全意識。非法生產、經營、運輸、儲存煙花爆竹行為在崇陽鎮得到有效遏制,杜絕了煙花爆竹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建設“平安崇陽”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一個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
招商引資
為全面推進“加快產業發展年”的各項工作,加快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八個一”發展戰略和三年奮鬥目標。經鎮黨委、政府研究,現提出崇陽鎮“加快產業發展年”實施意見:一、指導思想
以重點項目的實施推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全鎮主導產業的形成,從而帶動全鎮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加快產業發展年”工作的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馬良清為組長,鎮長楊林為副組長,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及相關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加快產業發展年”工作領導小組,並配備專門人員設立辦公室,每項項目抽調專人成立相應的工作組開展工作,黨委、政府定期開會研究項目推進情況,解決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安排下階段的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項目組人員分工落實的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保證完成項目推進工作任務。
三、工作重點
以市上重點工程項目為中心,緊緊圍繞項目推進開展工作。
(一)項目推進
按照崇州市“加快產業發展年”12個重大產業發展龍頭項目,其中涉及到崇陽鎮的項目7個,分別是第二快速通道、濕地生態示範區崇陽片區建設、國際摩托艇F1大賽、全友家具、柯世達、崇陽鎮土地整理項目、工業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崇陽鎮的在建項目成都華駿房產、愛民渠的蜀戈公司、崇州監獄二期工程以及工業園區和商業開發的各個項目都要按進度推進,確保項目形象進度。
(二)小區建設
為確保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在市上統一規劃的前提下,規劃建設柯世達拆遷安置小區、崇州監獄拆遷安置小區、全友家具拆遷安置小區、三和小區,還有正在規劃中的毛橋安置小區、西江東泉安置小區等,都要穩步推進。有關小區基礎設施的道路、下水道、水電氣、通訊等都要配合相關部門抓緊實施,小區建設要形成統一的格調、統一的建築風格,為保證項目征地拆遷順利進行和拆遷戶的安置提供必備條件。
(三)特色產業
“加快產業發展年”工作和發展特色產業密不可分。按照崇陽鎮地理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分布狀況,要著力發展以休閒旅遊業、城市服務業為支撐的第三產業和以風箏製作、肉牛養殖為龍頭的精品農業兩個重點,同時加快農產品加工業,推動產業聚集:
1、抓好以水陸村為主的風箏製作基地建設,積極打造“金雞風箏”品牌。
2、抓好以清平村為主的肉牛養殖基地建設,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引導養殖戶向規模和效益型發展。
3、抓好以東泉村為主的蕎面加工業發展,努力打造“周蕎面”品牌。
4、抓好城郊農家樂和“家政服務”品牌,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活躍城郊經濟。
5、抓好活水產業,力爭打造三和社區沿濱河路3公里的1000畝河灘地、300畝魚塘,發展為崇州城市具有城市特色的集垂釣、觀光、遊樂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建成活水公園。
6、抓好農產品加工業,以飼料加工和醫藥製造為主大力發展農產品龍頭企業,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經濟社會效益。
四、保障措施
以促進項目推進為目的,以產業發展為基礎,成立組織,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獎懲,促進“加快產業發展年”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一)建立機構,明確責任。鎮“加快產業發展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建設管理辦,負責和協調“加快產業發展年”工作推進的各項具體事宜。
(二)建立定期分析匯報督查考核制度。推進工作實行“一周一會、一月一評、半年一結、一年考核”的推進制度。“一周一會”指每周一次定時研究相關項目推進工作;“一月一評”指每月在組織督查後對督查情況按“好、中、差”進度進行通報;“半年一結”是指年中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小結;“一年考核”指年底檢查考核,兌現獎懲。
(三)突出重點,確保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涉及崇陽鎮7個重點項目和在建項目是崇陽鎮“加快發展產業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關係到崇陽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鎮黨委、政府將對涉及崇陽鎮7個重點項目和在建項目實施跟蹤考核、重點保證,對未按目標任務進度推進的項目組(含村社區)實行一票否決。